聚焦城市應用場景,東方網力如何實現1+1>2的融合價值

望京SOHO坐落於北京朝陽區望京街10號,由世界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擔綱總設計師,佔地面積115,392平方米,集辦公和商業一體化,這一名副其實的北京新地標,也被稱為“第一印象建築”,因為這種奇特的建築外形會給路人駐足拍照留念的感覺。不過,今天說的不是建築,而是將辦公地點選址在這裡的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月26日,記者有幸參加東方網力在京舉辦的小型媒體沙龍。

聚焦城市應用場景,東方網力如何實現1+1>2的融合價值

成立於2000年的東方網力,在安防行業精耕細作近20年,已經發展成為視頻監控管理平臺毋庸置疑的領導品牌。根據IHS報告顯示,東方網力取得了視頻監控管理平臺市場佔有率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績。近年來,東方網力通過內生外延的方式逐漸加深在行業市場的產業佈局,在平安城市、智能社區、軌道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聚焦城市應用場景,東方網力如何實現1+1>2的融合價值

而隨著IT產業發展到產業互聯網階段,安防行業也從最早的金盾工程、平安城市,發展到了現在的雪亮工程,智能感知網。而城市因具備用戶多、數據多、應用場景多等特點,將在安防行業與IT產業交融發展推動下,湧現出很多大規模產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東方網力提出了“N科技 AI城市 用創新科技推動全球AI城市的湧現與發展”的新使命。在城市這個最大的應用場景,東方網力到底怎樣去佈局、逐步實現自己的願景,我們感到很好奇。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與東方網力副總裁張晨先生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聚焦城市應用場景,東方網力如何實現1+1>2的融合價值

東方網力副總裁張晨

安防人工智能時代,積極佈局

作為國內第一批專注於大規模城市級視頻聯網的企業,這些年走來,東方網力成功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北京APEC會議、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天津全運會、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週年及建軍90週年閱兵等特大型活動提供安保服務。

2016年,安防行業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雪亮工程、公安大數據、智能感知網等一系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出臺,給整個安防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需求的變化導致技術變遷,進一步推動了安防產業的發展。據中投顧問預測,2018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610億元,未來5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9.81%,到2022年將達到9613億元。

在面臨產業新機遇之時,東方網力積極在全球範圍內加大深度學習、視頻結構化、AI智能攝像機方面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圍繞城市這個產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進行佈局,積極在公安、綜治、智能社區、軌道交通、醫療、教育等眾多行業將前沿技術產品化落地。

“深網視界是東方網力在行業算法的一個佈局,通過三年時間做了人臉、人像和人群等產品;物靈的創立,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家庭應用場景的機會。我們積極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我們的平臺中來,在未來我們希望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先品牌。未來佈局的核心還會圍繞著視頻來做。”張晨在講到東方網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積極探索時候分享說。

張晨分析說,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落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四五年前,用傳統的算法是無法實現人臉的動態識別等功能,而隨著深度學習的漸趨成熟和產品化落地,這些都已經迎刃而解。”在談到對傳統廠商來說,人工智能落地的重點問題時,他特別提到了三點:第一,人才梯隊的搭建;第二,與傳統產品的融合;第三,解決好產品性價比問題。

洞悉用戶需求,將前沿技術融入產品研發

作為國內致力於在安防人工智能時代,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視頻管理平臺提供商和安防人工智能平臺的引領者的東方網力,對於城市安防有著非常透徹的理解。

“在我們來看,‘城市’將是安防行業與IT產業發展的一個會師地。而社區是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面向的客戶包括居民、物業、公共安全部門等。從我們目前的探索來看,現在的技術發展已經完全滿足這些需求。”張晨介紹到。

基於對城市應用場景的前瞻性洞察、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與充足的技術積累,東方網力推出了智能安防社區解決方案,並在上海試點成功並得到推廣。這也標誌著東方網力在推動警務流程再造和社會治理領域有了跨越式發展。

東方網力推出的智能安防社區解決方案,是將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大數據等自研技術與社區場景應用完美結合的產品落地,在很好地解決了安防最後一公里的難題的同時,實現 1+ 1 > 2的融合價值。基礎數據的匯聚,大大提高了基於社區的城市公共安防、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基層建設的效率。

同時憑藉多年服務公安行業的技術與經驗積澱,東方網力更是推出了視頻圖像解析系統、AI攝像機等將前沿技術場景化落地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當被問及怎樣看待現今很多IT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獨角獸企業也都跨界進來的現狀時,張晨淡然地說道,“當有跨界的實力企業進場的時候,我們的感覺是,大家對這個行業的判斷是一致的。做企業永遠不要怕競爭,最重要的還是在產品和客戶身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擅長的領域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