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錢幣作為法定貨幣,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執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這是 錢幣作為法定貨幣在流通領域中具有的職能。然而,當拋開其作為法定貨幣的角色,而作為一種藝術品和文物, 錢幣又具有了另一種特殊的職能——收藏價值

不論是人民幣金屬幣,還是人民幣紙幣;不論

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是普通流通人民幣,還是紀念性流通人民幣;不論是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還是現實流通的人民幣;不論是古錢幣,還是外國錢幣,其圖案不僅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圖像,也有名山大川、風景名勝、國卉名花,這些藝術圖案都是經過著名的藝術家群體反覆揣摩、精心設計的,它們都是一幅幅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因此,從錢幣身上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藝術的薰陶。

每一套錢幣的誕生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科技有密切關係,票面圖案設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政治風貌,其印製鑄造質量反映了當時的印製鑄造技術和工藝水平。因此,從誕生和流通於不同時期的錢幣票面上,就能瞭解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背景。例如:從第一套人民幣票種多、版面雜、面額大、設計思想不統一、印製工藝上的多樣性以及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等特點,可以反映其誕生年代的戰時性;從誕生於60至70年代的第三套人民幣票面上的交通、農業、機械、鋼鐵工業等主景,可以反映當時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指引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和科學技術新成就。從票面看,戴草帽、扛鋤頭、挑筐簍(1962年版1角券)是當時農民的標準形象;拖拉機(1960年版1元券正面)、裝卸機(1960年版5元券背面)、機床(1960年版2元券正面)是當時質文明的象徵;井架(1960年版2元券背面)、大橋(1962年版2角券正面)是當時現代化建設的帶頭產品。通過這些人民幣實物,可以瞭解當時社會經濟情況、風俗人情,是研究社會歷史發展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第二套人民幣叄元 (散連10張) 估值50萬

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第一套人民幣 壹佰元 大帆船

1.收藏有利於調節貨幣流通,緩和通貨膨脹。人們收藏各套人民幣和金屬流通紀念幣,使同額人民幣由流通領域轉入收藏領域,從而減輕對市場的壓力和衝擊。而且這種收藏一般是永久性的,這對國家來說等於吸收了一筆長期穩定的無息存款,或者說是不用商品、黃金準備的貨幣發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收藏人民幣越多,越有利於調節貨幣流通和緩和通貨膨脹。當然,由於各套人民幣尤其是早期舊版人民幣受供求關係影響,其收藏交換價值要高出面值的幾倍、十幾倍甚至數百倍,但這是流通領域的人民幣與作為收藏品的人民幣之間的交換,作為收藏品的人民幣始終處於收藏領域,而與之相交換的流通領域的人民幣卻退出商品流通領域,從而減輕了對市場的壓力和衝擊。因此,收藏人民幣的人越多,收藏對象的交換價值越高,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越多,就越有利於緩和通貨膨脹。

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第一套人民幣五元大水牛

2.有利於瞥及錢幣知識,提高全民防偽反假意識。人們收藏錢幣是作為藝術品和文物來收藏的,因此,收藏是一種高雅的文化活動。人們在收藏的過程中,十分注意對錢幣的外觀設計、紙張選用、印製技術、防偽技術、鑄造技術以及版別的研究,這對普及錢幣知識,開展群眾性的防偽反假鬥爭十分有利。可以說,廣大錢幣收藏愛好者就是一支義務普及人民幣知識,進行防偽反假宣傳的特殊隊伍。

3.有利於培養人們愛護錢幣的良好習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一般不論品相,同面額的貨幣不管是新是舊,是否折汙,只要不缺損,其價值均等同面額。但作為執行收藏價值職能的貨幣來說就大不相同了,每位錢幣收藏愛好者最關心的是收藏品的品相,都喜歡收藏儘可能全新的票幣,並以專冊精心珍藏,由此養成一種珍愛貨幣的良好習慣。

中國紙幣收藏前十名 都是那些 第一套散連10張估值50萬

第一套人民幣 一萬元 駱駝隊

4.有利於提高人們文化素質。當然,每位錢幣收藏愛好者會有其不同的心理和價值取向,但總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文化活動,是培養人們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情操的善舉,有利於兩個文明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