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配綠」:一種內蒙古旅遊正確打開方式

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18日電(李倩 呼很蘇力)盛夏的烏拉蓋大草原,綠草如茵。在茫茫草原上,一處兵團時期建築群引人注目,散發著獨特的紅色氣質。

“穿越”四十年 領略兵團文化

王世超是哈拉蓋圖農牧場職工,也是一家酒吧的老闆。一早,他就到店為當晚的生意做準備。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王世超經營的酒吧(新華網李倩攝)

他所在的哈拉圖農牧場是原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五十一團所在地,2011年以來當地對禮堂和郵局、招待所等按原貌進行修復,新建了具有兵團特色的配套建築,並通過各類優惠政策鼓勵當地居民創新創業,依託當地歷史文化優勢發展旅遊業。

王世超的酒吧應運而生。

“去年,烏拉蓋草原文化音樂節帶來了很多遊客,有很多遊客慕名來到我們這裡。持續一週,店裡每天要接待六七十名遊客。”這對於王世超的小店來說,是個大數目。

“今年音樂節馬上就要來了,預計遊客數量將超過去年,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王世超說。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當地特色小店(新華網李倩攝)

和王世超的酒吧一樣,當地的特色民族服飾店、畫廊、咖啡廳等正在依託著當地的特色文化、特色旅遊紅火起來。

哈拉蓋圖農牧場統戰部部長張明月介紹,近年哈拉蓋圖農牧場累計投資5940萬元建成總佔地面積44萬㎡的兵團文化產業園區,大力推進兵團歷史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依託園區內已修繕和建成的設施,成功舉辦了兵團文化節、各類文藝晚會、攝影展、球類競技等活動,將兵團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以獨特新穎的風格吸引了眾多遊客觀光度假,增強了旅遊業發展活力。2017年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00多萬元。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哈拉蓋圖農牧場兵團文化產業園區(新華網李倩攝)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哈拉蓋圖農牧場兵團禮堂(新華網李倩攝)

據介紹,哈拉蓋圖農牧場將依託獨特的兵團文化和天邊草原自然景觀,繼續在保護草原生態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草原文化旅遊業,讓當地的紅色兵團(知青)文化和綠色草原文化深度融合。

多措施保護生態 確保烏拉蓋大草原“高顏值”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如茵的烏拉蓋草原上歌聲飄揚。幾位來自黑龍江的遊客身著各色靚麗服裝從草原深處的步道走來,歌聲中透著愉悅。

披著綠毯的大地上牛羊點點。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烏拉蓋草原(新華網李倩攝)

“這是內蒙古大草原最具原生態特色的旅遊景區,生態保護工作是重中之重。”烏拉蓋九曲灣旅遊區經理王虎成說。

一直以來,遊客吃住產生的垃圾對草原生態帶來破壞。

王虎成介紹,為避免吃住場所對草原的創傷,烏拉蓋九曲灣旅遊區首創了將觀光體驗區與吃住功能區進行全面分開規劃模式,上千人的吃住從景區挪移至10公里處的兵團小鎮,從而有效保護景區的原生態特性。

“红配绿”:一种内蒙古旅游正确打开方式

烏拉蓋九曲灣(新華網李倩攝)

此外,景區內修建了十幾公里可移動木棧道,借鑑草原保護的傳統方式,每年反覆挪移。兩年內,遊客數量從幾萬增至幾十萬人次,方圓2萬畝景區中沒有新增一處草原傷痕。王虎成說。

烏拉蓋草原地處內蒙古旅遊資源富集區,先後榮獲“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旅遊目的地”“中國最具原生態景區”“全國生態旅遊示範區”等稱號。

王虎成介紹,2016年景區接待遊客13萬人次;2017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目前與上年6月同期相比增加了15%,預計2018年遊客量將突破36萬人次。

今年, 景區在瀋陽建立服務中心推介烏拉蓋大草原,並開通“天邊烏拉蓋”直通車,為遊客提供便利。“未來,北京、天津互動中心也將建立。”王虎成說。

據介紹,烏拉蓋管理區運用“旅遊+”思維,推動旅遊業與各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起富有當地特色的旅遊體系,全力打造內蒙古全域旅遊示範區。烏拉蓋管理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鬍明凱介紹,2017年,烏拉蓋管理區共接待遊客89.3萬人次,實現年營業收入2.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