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曝光「老賴」,對資本市場不誠信行爲說不

證監會7月2日消息,證監會已發佈第二批資本市場“老賴”名單,共46人,均為不繳納證監會行政處罰罰沒款當事人。如被證監會認定為“股市黑嘴”的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廖英強、操縱“匹凸匹”股價案接到34.7億元“史上最大罰單”的鮮言、廈門北八道集團法定代表人林惠惠等。而金亞科技則成為“老賴”重災區,共有包括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丁勇和在內的14名相關人士登上“老賴”名單。

與6月1日公佈的首批31名資本市場“老賴”名單相比,此次公佈的“老賴”名單多出了整整15名。而在首批公佈的“老賴”名單中,邢某等人因為主動繳納全部罰款,已被證監會移出了“老賴”名單。

眾所周知,按照相關規定,一旦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就意味著當事人已經進入到“老賴”行列,成為不誠信者。那麼,在申請銀行貸款、乘坐飛機、軟臥、高消費等方面將被受到嚴格限制。顯然,對這些曾經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手握鉅額資金,出入都是高規格、高檔次,向銀行申請貸款也都比較方便的人來說,自然是一件很不適應、也很沒面子的事。然而,又不能不面對的是,他們的失信行為,確實已經觸犯到了底線,必須承受相關規定的懲罰,併為之付出代價。

事實也是,資本市場以誠信立足,沒有誠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要知道,作為利益博弈場所,如果資本市場不以誠信為本,就無法進行公平公正的利益博弈,就會使市場秩序受到極大破壞。而一旦市場秩序混亂,最受傷害的就是普通投資者。所以,整治和打擊資本市場的不誠信行為,實質就是保護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普通投資者利益,是為了資本市場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而從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和個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及話語權,不停地做出不利於市場秩序規範的行為,甚至明目張膽地進行利益掠奪,行為惡劣,手段下作。所以,必須通過強有力的整治和打擊手段,對資本市場的不誠信行為說“不”。

證監會對資本市場的不誠信、不規範、不合法的行為予以查處,並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推動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曾經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者,竟然無視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不在規定期限內上繳違法收入與罰款,成為資本市場的“老賴”,當然需要公開曝光,將其“老賴”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其寸步難行。

應當說,今年6月1日證監會公佈的首批“老賴名單”,和此次公佈的第二批“老賴”名單,都是依據2018年5月14日證監會《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和民用航空器實施細則》做出的。而在實施細則公佈不到兩個月時間裡,證監會就發佈了兩批“老賴”名單,一方面,說明監管層對資本市場誠信建設的重視,正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資本市場誠信建設力度,樹立資本市場的誠信風氣;另一方面,說明資本市場的不規範行為還是比較多的,失信行為也比較多,出現“老賴”的概率較大。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證監會2016年頒發的《資本市場誠信建設實施意見(2016—2020年)》執行,真正把資本市場的誠信工作做好,做出成效。

隨著連續兩批“老賴”名單的公佈,今後,資本市場在如何加強誠信建設、防止各種不規範行為發生、堅決整治和打擊各種擾亂資本市場秩序行為方面,將會逐步進入到常態化軌道,類似公佈“老賴”這樣的方式,會經常出現,以更好地督促企業和投資者遵守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從而推動市場的制度化、法制化、規範化建設,不斷提升市場的誠信建設水平。

也只有在資本市場形成“老賴”無處藏身、無路可走、寸步難行的格局,資本市場的誠信之路才能越走越順、越走越快、越走越通暢、越走越平坦,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護。也正因為如此,對已經公佈的“老賴”,證監會應當依據實際情況,按照《行政強制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由人民法院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直至罰沒款繳納義務履行完畢,讓“信用中國”能夠在資本市場得到有效反應和全面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