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株浙江白茶將「紮根」古丈

先富幫後富 茶苗送深情

150萬株浙江白茶將“紮根”古丈

華聲在線7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昊 通訊員 石立新 匡皓)7月15日,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捐贈白茶苗簽約儀式在古丈縣舉行。按照協議,該村共向古丈縣3個貧困村捐贈150萬株白茶苗,茶鄉古丈喜添致富茶。

黃杜村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白茶,短短几年就從貧困村變成富裕村。2003年4月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黃杜村調研時,把該村種植白茶致富的故事歸納為“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今年4月,在習近平同志到黃杜村調研15週年之際,黃杜村黨總支在開展“不忘初心,感恩奮進”活動中,20名黨員自發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在彙報種茶致富的同時,表示願意拿出1500萬株最好的白茶苗“白葉一號”捐贈給西部適合種茶的貧困地區,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

收到20名黨員的來信,習近平總書記對來信中提出捐贈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後,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方面立即落實。經過實地走訪踏勘,最後確定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對象,共實施新植茶園5000畝。

古丈縣獲贈的“白葉一號”茶苗共有500畝種植規模,共覆蓋古丈縣墨戎鎮的翁草、夯婁和新窩3個貧困村的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6戶430人。在實施中嚴格按照“一畝白茶帶動一個未脫貧的貧困人口,每戶不超5畝”的要求,建立貧困村、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採取土地流轉、茶苗折股、生產務工等方式積極參與,讓更多的貧困群眾通過種植白茶,實現脫貧致富,真正實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