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膏方起於漢唐時期,《黃帝內經》中就有對膏劑的記載,宋代膏沿襲唐代風格,用途日趨廣泛,比如南宋《洪氏集驗方》收載的“瓊玉膏”沿用至今,清代膏方不僅在民間流傳,宮廷中亦廣泛使用,張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藥往往已達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時常選加阿膠、鹿角膠等,並強調辨證而施,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近現代膏方在江浙滬地區及廣東地區使用較多,尤以上海為甚。


北方實用膏方之人極少,知阿膠而不知膏方,綜合藥物和治理療效,膏方更勝一籌。東方意在接受董氏膏方創始人董瑞先生委託後,希望從設計角度對這流傳千百年的藥物進行解讀。

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包裝禮盒效果圖

首先在整體的視覺色彩上,我們根據膏方的顏色進行重新調色,制定了這款看起來穩重、高級的棕,並取名為“膏棕色”。從產品內容定位來看,它延續千年,是時間的沉澱,如果採用淺色系會輕浮,缺乏時間的穩重感;從產品自身的定位來看,這是一套送禮禮盒,價格不菲,少則上千,而且委託方表示它選取了二十多味中藥材,裡面還包含黃精、人參等珍貴藥材,因此必須要讓禮盒看起來與價值相等,方能有“送禮”的意義。

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禮盒內部結構圖

其次,在禮盒內部結構上,設計師著重凸顯膏方的內涵精髓。圓形結構從易學上來看,是最能“聚氣”的,與膏方對人體的療養功效一致,為的就是聚氣養神。天地蓋開盒方式,裡面初看為八卦元素,實際大有內容。

一共30塊膏方小塊,為一月的用量,最中心為八卦,將小塊膏方拿起後會看到分別對應乾、震、坎、艮、坤、巽、離、兌,這八塊從初一到初八時服用。既然膏方是傳統流傳下來的滋補藥物,因此選用農曆日曆會讓受眾更有“滋補”之意。為了消減包裝上過於偏向“易學”的意味,在外圈從初九到三十,膏方拿起後會對應二十四節氣,暗示經過年年歲歲時節的變化,膏方對人體會有調養功效,而它本身也是時間累積的精華。

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小塊膏方包裝圖

內部小塊的膏方,採用真空吸塑包裝,一包一次量。

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禮盒手提袋效果圖

外部禮盒手提袋採用印花壓印工藝,讓手提袋摸起來有質感,而不是光滑的材料,這也是為了增加包裝的穩重感。中間“董氏膏方”四個字的Logo採用燙金工藝,提手為絲帶,與許多奢侈品品牌的手提袋效果一致,增加禮盒高級感。

東方意作品集之董氏膏方

內部產品介紹卡

設計師:金盛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