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最多流播最廣影響最大,觀衆喜聞樂見的荀派代表劇目《紅娘》

《西廂記》堪稱中國人的愛情百科全書和愛情寶典,不僅題材引人喜愛,情節曲折動人,而且人物刻畫豐滿細緻,配以與浪漫內容相稱的秀麗優雅又生動活潑的語言,詩意盎然,喜劇色彩濃郁,有著一種不同尋常的魅力。幾乎所有的地方劇種都有移植或新編的《西廂記》題材的劇目,京劇主要有兩種。一為荀派的《紅娘》,一為張派的《西廂記》,這兩出戏可以說是一題兩做的姊妹篇。

演出最多流播最廣影響最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荀派代表劇目《紅娘》

荀派的《紅娘》早於張派的《西廂記》,1936年在北京首演即大獲成功。紅娘是全劇的主角,著力讚美了她在張生、崔鶯鶯婚戀故事中成人之美、見義勇為的品格。在《紅娘》這出戏中,荀慧生先生在舞臺藝術方面有不少創造,生動地塑造了紅娘熱情爽朗的藝術形象。其中的主角唱段可以說是無不精彩,加上荀派表演的繪聲繪色,深受喜愛,成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荀派代表劇目。

演出最多流播最廣影響最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荀派代表劇目《紅娘》

演出最多流播最廣影響最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荀派代表劇目《紅娘》

“琴心”一場的反漢調“看小姐紅暈上粉面......”、“佳期”一場中的反四平“小姐小姐你多風采,君瑞君瑞你大雅才......”和“拷紅”一場中的西皮散板轉快板的唱腔“我小姐與張生好事成就......”,都特別富有新意。而"逾牆"一場的表演更是令人讚歎,紅娘以棋盤掩蔽張生而行,載歌載舞,活潑有趣。

荀慧生先生一向注重藝術與生活的呼應,藝術和時代的結合。解放之初,由於此劇個別臺詞略顯粗俗,紅娘總是忘不了想做張生的二房,有一夫二妻制思想,有損於紅娘助人為樂的形象,一度被列入了禁演戲單。荀先生從善如流,虛心接受批評,取消了粗俗之詞和紅娘爭做偏房的情節,從而使紅娘見義勇為、成人之美的性格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可愛,經過了反覆琢磨加工的《紅娘》愈來愈精細,也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同。

紅娘是京劇藝術大師荀慧生用他的全部心血和才華傾心創作出的一個地位卑賤,但敢於反抗封建禮俗,為讓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仗義執言、力保事成的小人物的光輝形象,豐富了戲曲人物畫廊,也反映出日益崛起的平民意識,弘揚了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

《紅娘》一直是梨園界的熱門劇目,久演不衰,代代相傳,經得起舞臺的長期考驗,至今仍為廣大觀眾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