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北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本报记者 王瑞欣 通讯员 冯婧

走进新时代,开创新局面!近年来,城北区卫生计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践行“两个绝对”、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为目标,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围绕创新引领、协同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健全机制,全面提升了城北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实现全民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实效 特色服务不断提升

北区制定了《城北区基层医疗卫生“三家服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各基层医疗机构打造“3+1+N”健康服务团队新模式,积极开展全科家庭医生健康团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百姓药箱家庭健康服务。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布了《2016—2017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2017年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其中,小桥、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北区二十里铺民族中心卫生院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命名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

特色服务一:自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区所属的五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按规定比例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为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需求,我省在2017年3月份新增147种非基本药物,现已基本满足了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今年上半年共拨付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170.03万元。

特色服务二:按照区政府出台的《城北区开展紧密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转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模式,使得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等到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长,病人住院次均费用、个人自付费用和药品费用明显下降,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广大农村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

特色服务三: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特色优势,倾力打造“国医堂”。运用中医理论和诊疗手段开展中医治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辖区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全区卫生院和社区中心“国医馆”建成率达100%,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藏医服务提供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建设覆盖率100%。

重服务 持续推进医养结合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做好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人员的健康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区域划分,分别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年幸福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充分发挥紧密型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和“三家”(家庭责任医师、签约服务、百姓药箱)服务的优势,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在城北区中医院设立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条件。

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开设康复和临终关怀床位,配备康复设备,全面开展康复期病人康复服务。针对贫困人口、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低保人群的老年人,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严格落实“一免十减”26项便民服务措施,提供就医便利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医疗、护理、养生、康复服务。

目前,城北区社会福利医养中心位于宁张路57号,占地10.6亩,建筑面积6020.7平方米;区民政局通过争取省、市民政专项资金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500万元,区配套资金400万元,新建老年人生活楼2栋,设置养老床位134张,护工18人。

中心设置有全科、针灸理疗科、中医科、护理部、药房、检验科、医技科等科室,医院配有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熏蒸床、汗蒸床、沙疗床、光电治疗仪、疼痛治疗仪、多体位治疗仪、煎药机、牵引仪、牵引床等医疗设备;设置医疗床位10张,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咨询、生活护理为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植入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将服务对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定期开展巡诊、管理、慢病随访、健康咨询和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充分发挥紧密型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和“三家”(家庭责任医师、签约服务、百姓药箱)服务优势,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配备康复设备,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为老年人开展医疗、护理、养生、康复服务。

促健康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为推动“两个绝对”具体化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促进“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双战略互融共通在农村医疗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医、村、家”三位一体健康之家,健康之家以村民健康为中心,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导向,设置了诊疗室、药具室、谈心室、健康大讲堂、保健服务室,让群众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将关注点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为村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积极为符合生育两孩夫妇提供孕前、孕中、孕产和小孩出生以后的全程服务,积极筛查高危妊娠孕产妇,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管理,减少出生缺陷,并帮助其办理生育服务。实施计划免疫与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积极争取政府配套资金,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设立专门的保健服务科室,配备专职服务人员,投入120余万元为基层各机构配备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专用设备,满足了基层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需求。同时,建立了数字化疫苗接种门诊,开通“疫苗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一站式”服务为幼儿及幼儿家长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接种环境。截止4月30日,农村和城镇一孩已登记598户,其中已生育253户;农村二孩已登记145户,其中已生育106户;城镇二孩已登记211人,已生育136人;其中全面两孩已登记185人,已生育127人。

亮点工作

●成立以省中医院为依托,南京、重庆市中医院技术支撑,区域内5家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的区域中医联合体。将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向下延伸,今年建立4个村卫生室“国医堂”(每个支持2万元),中医药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在今年全省人均60元的基础上在增加3元,达到63元。

●率先成立全省首家“医村家”三位一体健康之家,树立大卫生、大健康概念,为村民提供生命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为遏制心血管病带来的重大公共卫生威胁,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国家卫生计生委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以下简称高危筛查项目),我区为青海省6个项目点之一,经过动员、培训、协调等前期筹备阶段,该筛查人群为35岁-7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