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北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幸福北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本報記者 王瑞欣 通訊員 馮婧

走進新時代,開創新局面!近年來,城北區衛生計生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忠實踐行“兩個絕對”、全面落實“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深入實施“五四戰略”,以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目標,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圍繞創新引領、協同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健全機制,全面提升了城北區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為實現全民健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抓實效 特色服務不斷提升

北區制定了《城北區基層醫療衛生“三家服務”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各基層醫療機構打造“3+1+N”健康服務團隊新模式,積極開展全科家庭醫生健康團隊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百姓藥箱家庭健康服務。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公佈了《2016—2017年度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和2017年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名單。其中,小橋、朝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評為全國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北區二十里鋪民族中心衛生院被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命名為“全國百佳鄉鎮衛生院”。

特色服務一:自2010年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我區所屬的五家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按規定比例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並加強基本藥物的使用管理。為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用藥需求,我省在2017年3月份新增147種非基本藥物,現已基本滿足了廣大患者的用藥需求,今年上半年共撥付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170.03萬元。

特色服務二:按照區政府出臺的《城北區開展緊密型城鄉衛生一體化管理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轉變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模式,使得村衛生室醫療服務能力等到進一步提升,鄉鎮衛生院門診、住院人次和業務收入明顯增長,病人住院次均費用、個人自付費用和藥品費用明顯下降,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廣大農村群眾獲得感普遍增強。

特色服務三:積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充分發揮傳統中醫藥特色優勢,傾力打造“國醫堂”。運用中醫理論和診療手段開展中醫治病,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對轄區患者進行預防、治療、康復和全面調攝,全區衛生院和社區中心“國醫館”建成率達100%,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中藏醫服務提供率達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藏醫館建設覆蓋率100%。

重服務 持續推進醫養結合

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做好對農村社區、居家養老人員的健康服務。基層醫療機構按照區域劃分,分別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老年幸福院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係,充分發揮緊密型城鄉衛生服務一體化和“三家”(家庭責任醫師、簽約服務、百姓藥箱)服務的優勢,建立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在城北區中醫院設立老年病科,為老年人就醫提供便利條件。

基層醫療機構按照分級診療的要求,開設康復和臨終關懷床位,配備康復設備,全面開展康復期病人康復服務。針對貧困人口、殘疾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和低保人群的老年人,按照精準幫扶的要求,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嚴格落實“一免十減”26項便民服務措施,提供就醫便利服務,為老年人開展醫療、護理、養生、康復服務。

目前,城北區社會福利醫養中心位於寧張路57號,佔地10.6畝,建築面積6020.7平方米;區民政局通過爭取省、市民政專項資金於2014年8月開工建設,2016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總投資1500萬元,區配套資金400萬元,新建老年人生活樓2棟,設置養老床位134張,護工18人。

中心設置有全科、針灸理療科、中醫科、護理部、藥房、檢驗科、醫技科等科室,醫院配有C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心電圖機、B超、燻蒸床、汗蒸床、沙療床、光電治療儀、疼痛治療儀、多體位治療儀、煎藥機、牽引儀、牽引床等醫療設備;設置醫療床位10張,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健康諮詢、生活護理為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植入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服務機構。將服務對象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定期開展巡診、管理、慢病隨訪、健康諮詢和提供中醫藥保健服務。充分發揮緊密型城鄉衛生服務一體化和“三家”(家庭責任醫師、簽約服務、百姓藥箱)服務優勢,建立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按照分級診療的要求,配備康復設備,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為老年人開展醫療、護理、養生、康復服務。

促健康

不斷創新服務模式

為推動“兩個絕對”具體化工作紮實有效開展,促進“健康中國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雙戰略互融共通在農村醫療發揮積極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醫、村、家”三位一體健康之家,健康之家以村民健康為中心,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導向,設置了診療室、藥具室、談心室、健康大講堂、保健服務室,讓群眾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將關注點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努力為村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積極為符合生育兩孩夫婦提供孕前、孕中、孕產和小孩出生以後的全程服務,積極篩查高危妊娠孕產婦,切實加強對高危妊娠孕產婦的管理,減少出生缺陷,並幫助其辦理生育服務。實施計劃免疫與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積極爭取政府配套資金,實施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設立專門的保健服務科室,配備專職服務人員,投入120餘萬元為基層各機構配備醫療保健和計劃生育專用設備,滿足了基層開展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需求。同時,建立了數字化疫苗接種門診,開通“疫苗百事通”微信公眾平臺,“一站式”服務為幼兒及幼兒家長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接種環境。截止4月30日,農村和城鎮一孩已登記598戶,其中已生育253戶;農村二孩已登記145戶,其中已生育106戶;城鎮二孩已登記211人,已生育136人;其中全面兩孩已登記185人,已生育127人。

亮點工作

●成立以省中醫院為依託,南京、重慶市中醫院技術支撐,區域內5家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全覆蓋的區域中醫聯合體。將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向下延伸,今年建立4個村衛生室“國醫堂”(每個支持2萬元),中醫藥服務更加貼近群眾。

●支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在今年全省人均60元的基礎上在增加3元,達到63元。

●率先成立全省首家“醫村家”三位一體健康之家,樹立大衛生、大健康概念,為村民提供生命全週期的衛生健康服務。

●為遏制心血管病帶來的重大公共衛生威脅,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降低疾病負擔,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部分省市開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以下簡稱高危篩查項目),我區為青海省6個項目點之一,經過動員、培訓、協調等前期籌備階段,該篩查人群為35歲-7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