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暫時難兌付,老牌P2P平台銀豆網停止運營

资金暂时难兑付,老牌P2P平台银豆网停止运营

又一家老牌P2P平臺宣佈停止運營。7月18日,P2P平臺銀豆網稱,由於銀豆網實際控制人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即日起,銀豆網將停止運營。平臺將停止發標,所有線上交易無法操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行業恐慌情緒蔓延,無論大小平臺都面臨同樣的流動性問題、債務方違約問題。近期爆雷的平臺大部分都是歷史遺留的或者頂風經營的大額企業借款業務,投資者應該高度重視此類平臺的風險。

资金暂时难兑付,老牌P2P平台银豆网停止运营

01

老牌P2P平臺停止運營

7月18日,P2P平臺銀豆網發佈《關於銀豆網停止運營的公告》顯示,銀豆網已經運營4年178天,由於銀豆網實際控制人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即日起,銀豆網將停止運營。平臺將停止發標,所有線上交易無法操作。銀豆網還表示,目前平臺CEO已經報案,平臺將盡力提供線索,配合公安機關緝拿李永剛,追繳資金,最大限度彌補投資人的損失。

北京商報記者所在的維權群裡,有部分投資人已經趕往銀豆網總部,根據投資人發回的照片,目前銀豆網辦公地點大門緊閉,空無一人。針對相關事件的最新進展,記者試圖聯繫銀豆網客服人員和CEO王鵬程,均未獲得回覆。

公開信息顯示,銀豆網運營主體北京東方財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註冊資本8000萬元,實繳資本6292萬元。就在7月17日,銀豆網還上線了8個投資項目,合計金額57.5萬元,並升級了加息券。

銀豆網官網顯示,截至6月30日,銀豆網累計交易額超百億元,累計交易筆數112萬筆。其中借款餘額44億元,借款餘額筆數34萬筆,累計出借人數量62757人,逾期金額為4700萬元,逾期4筆,平臺金額逾期率僅為0.44%,累計代償金額為零,平臺目前主要標的為個人小額借款和企業貸。

目前行業恐慌情緒蔓延,無論大小平臺都面臨同樣的流動性問題、債務方違約問題。麻袋研究院研究總監路南分析認為,一旦平臺無法或者不願意以自有資金兜底,必然會出現所謂的爆雷,區別只是平臺選擇良性退出還是直接跑路。其中風險最大的問題是大額企業標,近期爆雷的平臺大部分都是歷史遺留的或者頂風經營的大額企業借款業務,投資者應該高度重視這類平臺的風險。

02

實控人失聯CEO“叫苦”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從現有的公開資料來看,銀豆網公告中提到的平臺實控人李永剛並不在銀豆網的歷次股權變更之中。工商資料信息顯示,銀豆網股東為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70%)和CEO王鵬程(30%)。

在宣佈平臺停止運營後,當日下午,銀豆網又發佈了一則署名為CEO王鵬程的公開信。王鵬程在信中說,“銀豆網伊始是在我的管控範圍內合規運營,自2014年中光擔保出問題後,李永剛作為中光股東,以代償為由介入銀豆網資產端,在華信入股前後整個銀豆網就被李永剛集團操控。”。

王鵬程說道,“銀豆網被李永剛集團操控後,我作為平臺對外宣傳的CEO已被架空,不知曉不掌握投資款的任何流向,不參與資產端任何事物,像傀儡一樣被矇蔽被裹挾了三年的時間。”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王鵬程提到的中光擔保出問題一事指的是,2014年8月中光擔保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被停業整頓,該事件在行業內引起很大的反響。此事波及到多家與中光擔保合作的P2P平臺,其中就包括銀豆網。當時,銀豆網與中光擔保共簽訂了5個項目的合作協議,合計金額1.4億元。

王鵬程還說道,目前實控人失聯情況非常突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但我需要冷靜梳理線索,積極蒐集證據,全力配合經偵部門緝拿李永剛,盡最大能力控制資產,竭盡全力彌補投資人損失。

對於網貸平臺實控人信披不明所存在的風險,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直言,實際控制人在後臺操控平臺,前臺表演的是其安排的替身,這是一種有預謀的安排,在設計之初便安排了退路。投資者自行維權往往會慢一拍,難以取得有效成果。即便個別投資者能在民事案件中申請保全,其能保全的財產數額僅能以其個人主張的標的額為限。

“而爆雷平臺往往受害人眾多,損失資金龐大。大多數法院在操作中,民事案件中保全的財產對申請執行人而言又沒有執行的優先權。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能否追回損失只能寄希望於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了。”王德怡如是說。

03

大標平臺轉型迫在眉睫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銀豆網債權專區轉讓標的利率多在13%左右,截至7月18日,銀豆網上的債權轉讓高達15頁,已達到450多條。

在維權群裡,有不少投資者表示,銀豆網標的涉嫌造假。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在銀豆網可投標的的40家借款企業中,有35家企業註冊地在安徽省,且經營範圍也多顯示為“汽車及零配件銷售、二手車交易、化工產品等”,其中借款金額大多為100萬元,註冊資金在100萬-500萬元不等。此外,有7家借款企業的成立時間還不到兩個月。另據企查查數據披露,有一些成立時間半年、公司網址電話均未查到。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沒有實際業務或者抵押物的證明,這些公司難逃殼公司嫌疑。即使有實際業務,從風控角度來看,成立兩個月的公司資金流水、業務無法評估風險,不符合風控基本原則。如果“殼公司”借款只是為了部分規避借款限額,那要看保障方式是否真實完備,當然也可能涉嫌違規。如果“殼公司”是發假標自融,則觸犯了監管紅線。

針對上述質疑,王鵬程此前向北京商報記者承認,這些借款人註冊公司主要是為了突破20萬元限額,因為做房貸業務資金需求量很大,20萬元根本滿足不了這些借款人的需求。

2016年8月24日,原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在不同網絡網貸信息中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100萬元;同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貸平臺借款不超過100萬元,不同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不超過500萬元。

限額規定一出,不僅讓做大標的平臺只能走上資產轉型之路,借款人在遇到大額貸款需求時也無所適從。資深互金評論員畢研廣表示,這種模式最大的風險,是借款人不明的風險。一但幕後企業形成大面積風險,這些“殼公司”起不到任何履約作用。實際用款人的不明會造成違約後債務無法追償、追償難度加大的問題。也給平臺的風控以及貸後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對於如何應對此類風險,路南強調,平臺應該高度重視流動性管理和輿情監控,避免出現資金集中流出的風險。其次,對歷史遺留的大額企業借款,要加強貸後風險管理,最好儘快清退存量。仍然在經營企業借款的平臺,應順應監管要求,儘快轉型小額分散資產。流動性出現問題或者有重大資產違約風險的平臺,應該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提前處理,處理不了應該主動良性清盤。

资金暂时难兑付,老牌P2P平台银豆网停止运营

精彩回顧

资金暂时难兑付,老牌P2P平台银豆网停止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