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巨人——老子提出的「聖人之治」思想

老子,是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他是公認的“百家之祖”,道家學派創始人,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東方巨人——老子提出的“聖人之治”思想

對內聖系統進行無為而治的最佳教材,當屬帛書版的老子《德道經》。《德道經》是世界範圍內主要經典中唯一一部由聖人自己動筆撰寫的著名經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道德能量。在傳統經典中,能與生命內聖系統相吻合的並不多見,其中首推帛書老子《德道經》,她既其大無外地包羅宇宙天地起源、生成和發展的全部信息和軌跡;又其小無內地細微到沒有時間空間制約與束縛的質象境和德一境中,對宇宙自然以及生命的奧秘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在音韻上,老子《德道經》的語言結構最符合音韻的需求,不僅四言韻比較多,而且重要的半音節的字運用得非常豐富。例如“之、乎、者、也”這些半音字,符合音韻當中“哆來咪發”中“發”音的半音,很容易構成一個優美的“S”玄曲波的圓潤波形。

老子在《德道經》當中,提出了德性思想,用德性思想來主宰左腦的智識和右腦的慧識,共構成三元論,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中氣以為和”,將德性、慧識及智識三個元素整體包容在一起,形成平衡互動而德性居中的模式,這就是老子的治理思想模式。老子的治理思想模式,如果與近現代的西方管理思想相比較,可稱為心治;而西方的管理模式,基本可以稱之為人治,是意識智能技巧的治理。

人治思想和心治思想本身存在很大的不同。從其產生的生理基礎而言,管理思想只是在左腦智識意識思想層面上誕生的一個大系統;而治理思想需要開啟慧識。人們熟知的是西方文化特別重視直覺和靈感的迸發,認為直覺和靈感的迸發是創造力的一個源泉;而在中國古代兩千五百年以前,古人早就揭示了人體右腦深層次的質層存在著大量的慧識,而不僅僅只是靈感和直覺,因而需要整體地將其開發出來,進行綜合治理。

東方巨人——老子提出的“聖人之治”思想

東方巨人——老子提出的“聖人之治”思想

老子“三生萬物”的思想貫穿於五千言的始終。老子的治理思想,包括了心的功能,它需要心中具有德性,右腦的慧識和左腦的智識結合,再加上大腦皮層的意識,整體結合在一起而構成“聖人之治”的模式。老子的“聖人之治”思想和現代智能管理思想之間存在互相包容的關係,即治理思想包容了管理思想。聖人之治,簡稱聖治。概括而言,聖治之道,源生於道德心靈統領下的左右腦慧智共運的心治和法治;現代智能管理之道,源生於左腦和大腦皮層的人治和法制。

《德道經》五千言中充滿著治理的大智大慧思想,如果單純運用左腦智識意識思維進行解讀,則難以窺探老子思想的全貌。為什麼古人用“治”不用“管”?“治”字左側部首是三點水(氵),而“管”字上面部首是“竹”。“氵”表示水性。“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是直接產生於天德能量基礎之上的一種物質。“竹”屬於木類,水生木,“氵”與“竹”兩者之間是水與木、母與子的關係。水是木母,由水來生子,在五行深刻的變化當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互生機制。老子曾經說:“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這就是告訴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一定要認識到本質上面去,認識到它誕生的原發地當中去。在誕生地和原發地的母體上,去追蹤它的全息功能,這樣才能深刻地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這是“聖人之治”的一種方法論。慧識治理和智識管理的差異性也正在於此。

東方巨人——老子提出的“聖人之治”思想

​老子《德道經》涉獵和適用的範圍實際是極其廣泛的,既適用於身體內部,也適用於家庭和社會,還適用於文化、哲學領域,以及企業治理、謀略、戰爭等等方面。

(中國德慧智研究中心 作者:熊春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