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作業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從symbian、Android、Windows phone、iOS、blackberry等當年的百花齊放,發展至今只剩iOS與Android兩家平分天下。按照源代碼內核與應用環境的開放程度劃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可分為開放型平臺(基於Linux內核)和封閉性平臺(基於UNIX和Windows內核)兩大類。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1996年微軟發佈了Windows CE操作系統,預示著微軟開始像手機操作系統進攻。2001年,塞班公司發佈了symbin S60操作系統,作為s60的開山之作,把智能手機提高了一個概念,塞班系統憑藉其龐大的客戶群和終端佔有率稱霸了世界智能手機中低端市場。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2007年6月,蘋果公司的iOS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手指觸控的概念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iOS將創新的移動電話、可觸摸寬屏、網頁瀏覽、手機遊戲、手機地圖等幾種功能完美地融合一體。2008年9月,當蘋果和諾基亞兩個公司正沉寂於彼此的爭鬥之時,Android——這個由Google研發團隊設計的小機器人悄然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安卓憑藉著良好的用戶體驗和開放性的設計,很快的便打入了只能手機市場。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Symbian OS

Symbian(中文譯塞班)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Psion公司開發的EPOC操作系統。而Psion是1998年由諾基亞、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幾家大型移動通訊設備商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個合資公司,專門研發手機操作系統。究其本質,塞班是一個實時、多任務的32位操作系統。具有功耗低、內存佔用少等特點,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使用。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塞班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系統內核與人機界面分離技術,對硬件的要求低,經過不斷完善,可以支持GPS、藍牙、以及3G技術。採用塞班的手機主要來自當年的大牛——諾基亞。但2013年1月24日,諾基亞在當日財報電話會議中宣佈,諾基亞808殭屍最後一款塞班手機。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Android

安卓的英文原意為“機器人”,Andy Rubin於2003年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名為Android的公司,其主要經營業務為手機軟件和手機操作系統。Google斥資4000萬美元收購了。並於2007年11月5日正式推出了其基於Linux2.6標準內核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命名為Android。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Android平臺的最大優勢就是開放性,允許任何移動終端廠商、用戶和應用開發商加入到安卓聯盟中來,允許眾多廠商推出功能各具特色的應用產品。平臺提供給第三方開發商寬泛、自由的開發環境,由此誕生出了眾多實用性好、新穎、別緻的應用。

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史:塞班的消亡與Android、iOS的崛起!

iOS

蘋果公司於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佈了這個系統,以Darwin(蘋果電腦得到一個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為基礎,屬於類Unix的商業操作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