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文|找不著北de二小姐 插圖|來自網絡

如果沒有足球,很多人或許不會注意到這個只有400萬人口的“小國”。也就更加不會知道,這個守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國度,不但誕生了一支帥炸天的格子軍團,還在有限的國土範圍內建立了成熟的葡萄酒產業。

1991年3月,一場戰爭因民族對立而起,摧毀了莫德里奇的家園,也搗毀了那裡的釀酒廠和葡萄園。但就和這個國家的足球一樣頑強,戰爭一結束,克羅地亞人迅速重建了他們的葡萄酒產業。

嚴肅吧,不過我覺得你們一點也不想看葡萄酒,反正能往後拖就往後拖吧,畢竟我也一點都不想寫……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搗毀家園的“家園戰爭”

這些天,大家從“魔笛”身上扒出了17年前的克羅地亞戰爭。

大約是在1990年,韋萊比特山腹地,一個小男孩闖進攝影師的鏡頭。這位攝影師正在蹲點拍攝狼群,沒想到意外捕捉到盧卡·莫德里奇超萌的童年剪影。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5歲的莫大先生

鏡頭裡,小盧卡正跟著羊群走在不太平整的山路上。他身穿一件oversize大外套,手裡攥著不怎麼威風的“小皮鞭”,有模有樣地去放羊。搖搖晃晃的身影,萌得一塌糊塗。他的羊也有點可愛,而且長得很肥。

那時候莫德里奇才5歲,年幼的他並未嗅到山雨欲來的危機感,正伴著山坡、原野、家人和小羊羔,度過自由自在的童年。

到了1991年3月,一場民族對立的戰爭在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爆發,無數人的命運被迫裹挾其中,悲慟漸漸逼近莫德里奇一家。

那年冬天,老莫德里奇正要上山放牛,不幸遇上戰敗逃散的塞爾維亞武裝人員。旋即老頭兒被殺害。沒錯,他正是盧卡·莫德里奇的爺爺。

為了躲避戰爭,父母帶著小盧卡·莫德里奇逃至 60 公里外的扎達爾,甚至沒有來得及掩埋老人的遺體。而後父親被強制徵入了克羅地亞軍隊。而莫德里奇不太整齊的一家人最終在海港城市扎達爾找到了難民避難所——科洛瓦爾酒店。避難所這種鬼地方,他們一住便是7年,好在還有個避難所。

當今世界上最好的中場,就是從這樣的過往裡走出來的,聽著多棒。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美貌不分黑白,這才是最偉大的平等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小媳婦兒,超中這張的毒

而當年那場搗毀家園的戰爭被稱作“家園戰爭”,一直打到1995年11月12日,持續了4年7個月,約有16萬名克羅地亞人喪生或失蹤,並造成22萬人流離失所。

這個國家有點迷人

1991年6月,克羅地亞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透過今年的世界盃,很多人感受到這個國家的一些迷人的側面。

格子軍團另一位中場大師拉基蒂奇,同樣是因為戰火自幼遠離故土。戰爭打響之前,他的父親也是一位足球運動員。在瑞士長大的拉基蒂奇早早展現出足球天分,當他宣佈要為克羅地亞隊效力的一刻,他爸哭了。對陣英格蘭的那場比賽,拉基蒂奇在賽前發燒到39度。但是上了賽場,他在120分鐘內堅持跑了14.5公里。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超有愛地收藏對方的球衣

大家喜歡聊的還有決賽之前歷經兩次點球大戰的克羅地亞門將。戰勝丹麥隊後,表現出眾的蘇巴西奇脫下球衣,露出的卻是另一件球衣:編號24,印著一張年輕男子在足球場上馳騁的圖片,上方還留有“forever”字樣。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瞧,其實蘇巴西奇身上掛著三個人

球衣上的帥哥名叫赫爾沃耶·庫斯蒂奇(Hrvoje Custic),是蘇巴西奇的好兄弟。以前倆人都在扎達爾俱樂部效力,心裡裝著大大的夢想,還許諾要陪伴對方一起站在更大的賽場上。不幸的是,在2008年的一場比賽中,庫斯蒂奇為了爭奪球權,意外撞到了邊線3米外的牆上,頭部受了重傷。5天后,因惡性的細菌感染離開人世。現在蘇巴西奇,一個人實現著兩個人的夢想。

其實,克羅地亞不僅擁有足球精神,還誕生了安西奇、西里奇這樣著名的網球選手。並多次取得過水球、手球世界冠軍。

莫德里奇的家,即便曾戰火紛飛,仍是個有酒的好地方

安西奇,網球啥啥大滿貫,真的敲可愛呢

除了這些精神層面的美好,克羅地亞本身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坐落於亞得里亞海東岸,綿長的海岸線足有1777公里,大小島嶼1185個,是一個擁有碧海藍天的國家。

“一眼望千年”是中國人對西津渡口的稱譽。在克羅地亞,同樣有很多地方可以窺見曲折而複雜的歷史演進。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島嶼上的特羅吉爾,那裡先後經歷了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經威尼斯,到後來的法國和奧匈帝國。據說島上住區垂直的街道佈局可追溯到希臘時期,現在還可以找到各個時代的教堂和古建築。

即便是僅從個人感受來講,這樣一個國家,不應該沒有酒。

踢球好的國家,葡萄酒也更好喝?

克羅地亞國土面積僅為56594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五分之三個重慶那麼大;人口417.4萬,相當於成都常駐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正如這個“小國”可以培養出了不起的球隊,在克羅地亞,葡萄酒也是一個成熟產業。

那裡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3.3萬公頃,據說境內種植200多個葡萄品種,葡萄酒生產企業超過300家,最近幾年年產量可以達到7500萬升左右。其中白葡萄酒佔到60~70%,主要產區乾旱的內陸地區;紅葡萄酒在30%左右,多半出於沿海一線。

從風土來看,克羅地亞西部毗鄰亞得里亞海,與意大利隔海相望,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全年溼潤。許多有名的葡萄酒產區就坐落於Dalmatian群島上。葡萄多種在岩溶山坡上,其中較陡峭的山坡上降雨較少。而海岸附近的葡萄園則依山坡而坐,那裡陽光充沛,十分有利於葡萄的栽種。

克羅地亞內陸則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北部毗鄰阿爾卑斯山,Pannonian平原橫臥國土東北,冬季寒冷,夏季炎熱。葡萄酒產區主要集中在與Pannonian平原相鄰的山丘地區。

據說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人便將葡萄園引進克羅地亞海岸,自此葡萄酒業也開始興旺起來。在前文講述的“家園戰爭”期間,許多釀酒廠和葡萄園遭到毀壞,但釀酒產業戰後迅速恢復。

克羅地亞葡萄酒成熟發展的主要標誌有三個:首先是擁有自己特色品種。專家們公認的克羅地亞最優秀的紅葡萄酒是由一種叫Plavac mail的品種釀造的,中文譯作“普拉瓦茨馬裡”,又被稱作“小蘭珍珠”。

Plavac mail是一個個性低調的品種,在遺傳基因上和克羅地亞的仙粉黛屬同一品系,由仙粉黛和多布里契奇自然雜交而成。用它所釀製的葡萄酒口感醇厚,單寧豐富,酒精度高,果香濃郁,還伴有煙燻和烘烤的香料味,極具陳年潛力,基本上與加州的仙粉黛葡萄酒有異曲同工之妙。

產業發展的規範性也從側面印證著克羅地亞葡萄酒的成熟發展。與法國葡萄酒的AOC分級體系一樣,克羅地亞葡萄酒分三種質量等級,從低等級到高等級分別是Table wine、Quality wine和Premium Quality Wine,並嚴格規定酒的等級必須在酒標上註明,同時必須註明葡萄酒的品種。

第三個標誌則體現在這個國家的飲酒氛圍上,和意大利、法國這種舊世界國家一樣,飲用葡萄酒是克羅地亞人的日常,那裡對餐酒的人均消費量比較大,據說海岸產區出產的紅葡萄酒中,只有10%屬高品質的葡萄酒,其餘都是普通檔次的餐酒。同時,這個國家白葡萄酒的消費量也非常可觀,這一點跟法國、美國都比較類似。對待葡萄酒,克羅地亞人還有自己頗為獨特的飲用姿勢,據說他們喜歡在飲用葡萄酒前向酒裡兌水。

此外,克羅地亞還是斯洛文尼亞橡木森林的所在地,許多歐洲釀酒師喜歡用這裡出產的橡木桶來陳釀最好的葡萄酒。

說來,足球真是神奇,它好像已經讓與這個國家有關的一切都變得迷人。說句不負責任的大家別信就好,感覺管他什麼酒,應該都會很好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