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1

“据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妈妈。”

这是韩剧《请回答1988》里一句感人肺腑的台词。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可是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有一些妈妈能够像神一样无处不在。

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就是这种“神一般的存在”。

71岁的朱妈妈,因为儿子给她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所以悲从中来,觉得儿子做饭这么好吃,是已经沦落到要自己下厨房给逼的,所以她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北京,照顾儿子的起居。

朱妈妈对儿子,那真的是360度无死角的好。

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点起来熬梨汁,为是的让儿子喝下去之后不上火。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儿子家的冰箱永远要填满,排骨是焯过水的,肉丝是按一次一份的量切好的。

哪怕是拍戏进组,朱妈妈都要背着电磁炉,上到五星级宾馆,下到农民房,也得生火做饭为儿子料理三餐。

家里永远一尘不染,厨房永远没有油烟……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在“用整个生命去爱儿子”。

可是这样的结果呢?

换来的是儿子39岁还无法结婚,事业停滞,即便在节目镜头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孤独。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2

妈妈不仅像神一般存在,也像神一般无法反抗。

朱雨辰的姐姐在8年前的一个节目中,说起他们的妈妈时,是一边心疼老妈妈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又一边心疼弟弟工作压力巨大,回到家还要面对妈妈无止尽的“你要吃什么,你要怎么样?”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看着自己身边最爱的人受苦,而又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也将她击倒,所以到现在她仍没有信心步入婚姻,成为朱妈妈口中有着“婚姻恐惧症”的女儿。

精神分析的一种说法是,孩子想从对妈妈的共生走向独立,必然要完成心理上的弑母。

即,要拿出不管妈妈多伟大,妈妈多痛苦,妈妈多需要他,他都要离开妈妈,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勇气。

如果妈妈因此表现得痛苦、想死,也随她去。

当然,让孩子与妈妈正面发生这样惨烈地脱离,很难。

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又让我们不能反抗父母,所以很多家庭就变成朱雨辰家这样,妈妈没有任何边界地干涉孩子的生活。

大到他的每一段恋情,朱妈妈都要干扰,小到每天吃什么喝什么,朱妈妈都要安排好。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这种密不透风的照顾,不仅妈妈自己很累很无奈,孩子更是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朱雨辰参加节目时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妈妈对他的这种爱,让他很有压力。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3

在朱雨辰和妈妈这种互相纠缠的关系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朱爸爸的存在。

可是在正常健康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是要高于亲子关系的,也会对孩子的独立和自由,给予满怀喜悦的祝福。

也就是说,正常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妈妈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她需要关注自己和配偶的关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经营自己的朋友圈。

一个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妈妈,她孩子的人生幸福指数也不会太差。

所以,无论是你现在是孩子还是已经为人父母,在发展任何一段关系的时候,都请以自己感觉为中心,表达真实的自我,别太在这个关系中委屈自己,否则最后会发现,这最不值得。

4

父母疼爱孩子天经地义,而且怎么宠溺都不过分。

但前提是在孩子一岁之前。

孩子一岁之后,就需要帮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在这个家里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人,他们也同样重要。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在孩子三岁之后,进入幼儿园,迈入小社会,就需要建立起规则意识,学会与人相处。

所以,即便是父母爱孩子,也需要有个度,给的爱太多,对于孩子不是爱,反倒是害。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但没必要一直“无处不在”

如果你已经成年,感觉自己父母还在实施这种密不透风的呵护模式,那么就要尽力摆脱父母的控制。

比如,去别的城市学习或工作,即便是最终并不留在那里,也可以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和父母的分离,走向独立。

如果你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请一定要记住

——妈妈幸福了,孩子就得救了。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代表作《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我调查了100组家庭,发现既能上班赚钱,又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根本不存在!》微信公众号:陈妍妈妈(chenyanmama0514) 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