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迎來政策機遇期 分布式光伏漸成燎原之勢

分佈式光伏正成為產業新風口。從光伏發電成本看,系統成本的降低

使分佈式光伏推廣成為可能,這成為戶用光伏爆發式增長的直接推手。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預計,分佈式光伏全年將突破10吉瓦,2017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居民戶用光伏爆發之年。

2017年以來,在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之下,我國分佈式光伏取得了爆發式的增加,特別是戶用市場的發展令業界振奮。業界廣泛認為,分佈式光伏就近利用清潔能源資源,能源生產和消費就近完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汙染排放低等優點,代表了目前能源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態。

加速推進分佈式能源發展,近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佈了《對於開展分佈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通知說明,分佈式能源項目在 110kv 電壓等級內可以選擇就近銷售電量。這也意味著分佈式光伏正在

逐步打破能源中心化和電力壟斷,傳統光伏發電企業將迎來企業發展轉型的新風口。

詳細來看,光伏發電“隔牆售電”的度電補貼應在當地分佈式光伏發電的度電補貼標準基礎上下降,20MW 以內不低於 10%,20—50MW 不低於20%。關於全額上網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來說,找到電價高的用戶可以大幅提升收益率,此外,試點區域內的地面分佈式光伏電站也可實現用戶直供電,降低限電風險,提升收益率。

此次《通知》允許分佈式清潔電力進行市場化交易,允許電價在調控機制下的自由化定製則是我國電力市場破局的起點。對於光伏發電來說,小規模分佈式光伏正是它的特點,在“隔牆售電”模式下,光伏發電不但能夠就近對工商業企業供電,並且可以降低輸配電成本。而分佈式光伏的出現使得電力的生產

原因不再侷限於依靠一次能源發電的大型集中式電廠,城市、社區、校園和建築樓宇等能源負荷中心開始有才能實現電力的自給自足。

因為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分佈式光伏補貼並未下降,這也導致了今年上半年以來光伏企業紛紛加大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建設力度。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本年1到9月份,全國新增裝機42GW左右,增加了60%,其中分佈式增加了300%以上。《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2020年,發電規模到達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佈式光伏6000萬千瓦、光伏電站4500萬千瓦。未來幾年的生長重心都將集中於分佈式。

值得重視的是,據經濟日報此前報道,分佈式光伏發電裝機主要集中於浙江、山東、安徽三省,新增裝機均超過100萬千瓦,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公開資料顯示,我國

具有高達5000萬個屋頂,若是其中20%的屋頂用於安裝光伏發電系統,那麼以每戶3千瓦的保守裝機量來測算,其裝機規模可到達30吉瓦。從今年分佈式光伏增長的趨勢看,分佈式光伏補貼已經4年未變,後續分佈式補貼將大約率下調,或引發下半年的“12.30”搶裝潮。

業內認為,地面電站和分佈式電站的“一減一增”,反映出我國光伏產業正在產生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正從單純地追求裝機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我國光伏產業正向高效、高品質化發展,淘汰落後產能;另一方面光伏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使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隨著新增裝機量的不斷提升,具備成本優勢及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加強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分佈式光伏市場正逐漸走向成熟,融資環境的改善、企業重視程度的

增長以及行業運營經驗的完善,都為分佈式光伏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而“把每一瓦的生產成本和利潤把握好,這將是未來企業在下一輪生存競爭中獲勝的主要”。在裝機規模不斷擴張的光伏行業,接下來四五年,或者將迎來新一輪的瓶頸、整合期,光伏企業或將面臨一場嚴峻的生存競爭

產業鏈迎來政策機遇期 分佈式光伏漸成燎原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