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顏勤禮碑》兩三年了,感覺沒多大進步,是怎麼回事?

風清揚0729


剛才看了你的字,給你幾點建議。

學兩三年勤禮碑,學到這種水平,只能說是走錯了路。

首先在用筆上,方筆比較多,可見三年來學帖很雜,露鋒起筆應當不是學顏學來的,而且筆畫多硬,不夠“筋”的肥。

看一下上圖臨作。

其實並不建議初學就入手勤禮碑,這個難度比較高,用筆變化的幅度很大,結構的空間感要求比較高,如不是有極強模仿天賦,不建議這麼做。

問題還是臨的比較雜,肯定不止學了顏體。建議先專一,只學一體,瞭解基本筆法之後再精煉筆畫,把筆畫練的精一些,每一筆是藏鋒露鋒,是轉是折,是方是圓,都應該注意一下,這些細節都是勤禮碑非常重要的地方。

看到這個行書,可能是學了米芾,“年”寫的還不錯,至於“四月”明顯欠缺楷書基礎,轉折不到位。

你這些用筆的問題,實在沒法講清楚,因為太多了,包括結構也很方,很擠。

相對於錯的地方,還是對的地方好挑一點。


未來如果精研一帖,用心兩三個月,有兩三年的用筆基礎,進步會非常大。

如果還這麼寫,幾乎就是廢了,我當初也就寫成這個樣子,估計熟悉我的朋友都看見過我三年時的楷書,比你強點有限。

不過專一之後只要幾個月,就可以迅速提升,這是關鍵。


話不多,因為問題解決辦法很簡單,把以前的帖,該扔的扔,該送人的送人。

我個人的字帖,只要非顏體,都給了我老師,堅持不看別的帖,不碰別的帖,專寫一帖,專看一帖。


過程比較辛苦,但是結果很美麗。


如果贊同,請點個關注,謝謝


梁宇航


必須肯定,題主還是學到了一點東西的。至少這樣的學習過程會使我們的書寫有了某種規矩,在硬筆書寫時,也會受到影響,使字有一定的美感。

如果說有問題,那麼首先在筆法,其次在結字。

先說筆法。露鋒起筆是顏晚年書法作品中用得比較多的,但其露鋒已達自然含蓄的境界,而我們初學者一旦學習起來,就難免“為了露而露”,顯得俗氣了。建議題主還是先從《多寶塔》學習起來,重視顏體筆法。

再說結字。顏體之結字粗看無甚高妙之處,但細究起來便不一般了。比如最為簡單的,橫輕豎重、裡輕外重、撇輕捺重,這些都是要重視的。一句話,多反思,多求教書家。

最後說一句,專一家則成。喜歡顏體就琢磨顏體,不看別家。博採眾長那是以後的事。





語文教師兼作協會員


不明白你說的沒啥進步是指哪方面。俗語說的好,字無百日功,練書法是個功夫活兒,但只要勤加練習,很快就會有所體會。如果你感覺沒進步,不妨試試以下方法:1.邊練邊體會。勤揣摩。2.也許是風格的問題,不妨改換一下,比方說練練柳公權玄秘塔碑。3.找個有些成績的老師給指點一下。4.拿出點牛勁,我就不信下了狠功夫,就沒有進步。


平平安安115593735


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些墨跡的法帖,比如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有爭議,但是我覺得對於理解書寫,還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顏真卿的楷書,絕大多數都是碑刻,即便是刻的工藝特別精湛,但和書寫相比,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也就給我們學習唐人楷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和障礙。通過墨跡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古人的書寫狀態。


砥齋


你學顏三年沒有進步,肯定是不得法。這乃學書大忌。建議你先停筆。看看毛病出在哪。沒仔細讀帖?書法理論欠缺?無腦臨帖?找出原因,改起來就有徵對性。學書要動腦,只下笨功夫,而不想,一輩子也寫不好。


不玩手機難啊


看筆意這位朋友先於習練多寶塔,字形秀氣沉穩。說練習勤禮碑進步不大,也許是讀帖問題。勤禮碑與多寶塔雖然都是顏體,筆鋒處理上有很大差別,勤禮碑的字形韻味,變化於提按頓挫,節奏感明顯優於多寶塔。另一個原因,就是對文字的理解,但凡學習書法,一定要先了解文字的變化與文字本身的意義,這樣可能對書法練習有幫助。一己之見,謬誤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