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國民航國際化特徵將愈加明顯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吳丹 報道:記者從2016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十二五”我國民航國際航線爆發式增長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業國際化特徵將進一步明顯,國際航空運輸發展將呈現“投入加大、增長提速”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國際航空運輸總週轉量、旅客運輸量年均分別增長8.7%、16.9%,與我國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的國家增至118個,簽署雙邊適航協定的國家增至29個,國際航線由302條增至663條,通航56個國家和地區的138個城市。其中,僅2015年一年,我國國際客運量和新開國際航線條數增速就都保持在30%以上,創歷史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航線的總週轉量增長了76%。

為何“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的國際航線會呈現如此迅猛的增長態勢?李家祥認為,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正在向外向型發展的轉型升級中,為中國民航國際航線的開闢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撐;二是中國民航及時調整自身發展戰略,政府層面積極倡導航空公司開闢國際航線,航空公司加快了國際航線開闢步伐,為中國民航加速國際化佈局提供了基本保障;三是中國民航進一步加強了與國際民航的合作,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為我國航空公司走向國際提供了外交和國際環境的支撐;四是行業從相關產業政策和保障措施上加大了向國際航線的傾斜,為我國航空公司遍及全球的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三五”時期,依託國家對外開放新格局,我國民航業國際化特徵將進一步明顯。主要表現在:國際航空運輸生產迅猛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程度;參與國際民航事務不斷深入,需要進一步提高制定國際規則的能力;民航國際合作領域將日益拓展,需要進一步開闊國際視野。

面對新形勢,全行業必須始終堅持開放發展。堅持服務於國家戰略,全面佈局國際航空運輸發展,構建民航對外開放新格局;堅持合作共贏,建立中國民航“走出去”的協調機制,拓展航空合作領域,努力提升中國民航國際影響力;堅持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完善國際航空運輸政策,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推進我國民航國際化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