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騰訊財經綜合報道 7月4日消息,人民幣中間價下調98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595,為2017年8月25日以來首次跌破6.65關口。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6497。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報6.6672,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報6.6410元。

7月3日,潘功勝、易綱接連發聲回應外匯市場波動後,離岸人民幣快速漲破6.69關口,收復日內全部跌幅。

7月3日稍早前,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中國有豐富的政策工具,中國外匯儲備充足,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韌性增強。這是人民幣近期貶值以來央行官員首次對人民幣表態。

7月3日午後,央行行長易綱稱近期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有些順週期的行為。

央行參事盛松成稱,在美元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調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依然有較大幅度的貶值,說明目前市場受情緒驅動較大。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呈雙向波動,因此,不應對人民幣貶值作過度的解讀,更不能認為是央行主動引導人民幣匯率的貶值。第一,應理性看待中美貿易摩擦。第二,我國金融強監管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在增加。第三,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較強,我們仍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第四,今年以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基本穩定。

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原因

近日,人民幣匯率貶值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時點接近,引發了市場部分投資者對主動貶值應對貿易爭端的政策揣度。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分析,美元指數強勢上漲是人民幣走弱的主要原因,中美貿易摩擦引發擔憂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首先,本次人民幣走弱並不孤單,事實上全球主要貨幣對美元都呈走弱趨勢,其中歐洲壓低歐元走軟更是助長美元的強勢,人民幣在強勢美元背景下貶值受短期因素影響較多。

其次,6月底和7月是中美貿易制裁與反制裁行動實施的關鍵時點,中美貿易戰引發市場對未來我國進出口形勢的擔憂情緒使人民幣匯率承壓。

其三,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降準的貨幣政策背離趨勢使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減弱,對人民幣資產和匯率形成壓力。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朝著擴大和升級的態勢發展,但以人民幣匯率貶值應對貿易爭端的可能性不大,雖然這可以在貿易糾紛中作為信號。

從匯率角度看各大資產的危與機

股市:4行業受正面影響大,3行業負面影響大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研報分析稱,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市場走勢影響微弱,不存在顯著規律,需要綜合考慮市場即時環境。從邏輯上看,匯率貶值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影響市場整體走勢:

匯率貶值預期加劇資本外流,減弱市場流動性;匯率貶值促進出口,增厚盈利,兩種效應的強弱決定了對市場的綜合影響。

從歷史上典型貶值區間看,除2014年1月至5月,伴隨著人民幣貶值,上證綜指震盪外,在所選其他主要貶值區間內,上證綜指大多趨勢上行。

一方面證明貶值對市場的影響並不顯著,另外,也表明人民幣貶值並不是市場的核心矛盾,國內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人民幣貶值相對可控,使得流動性緊縮效應後續或邊際企穩。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不過不同行業由於其內部產業結構、國內外市場佔比和收入成本端對現金流影響等因素的差異,導致在人民幣貶值情況下行業綜合反映有所差異,整體來講,主要受益行業有以下三大類:

海外業務佔比較高且收入以美元計價的、上游資源類受益進口替代的和有大量外匯敞口的行業;受損行業主要包括一些由成本端上升而使利潤受損較為嚴重的行業。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長江證券以“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這一指標,來刻畫匯率波動對公司現金流的影響情況發現,家電、銀行、電子和交運現金流受貶值正向影響較多,而非銀金融、休閒服務和鋼鐵受貶值負向影響較多,這與經濟邏輯也較為一致。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樓市:保匯率還是保房價?不存在

對一般老百姓(603883,股吧)來說,討論匯率的時候,主要是在研究房價走勢,當網上出現“房價和匯率二選一,只能保一個”的話題時,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在保匯率還是保樓市這個艱難抉擇上,曾經有兩個鮮明的案例:日本選擇保匯率,俄羅斯選擇保樓市,後來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中國何去何從,是關注也是考驗。

實際上,在幾年前,這個話題也討論得分外火熱。有部分投資者甚至將理財產品轉換成為了美元,後來,討論漸漸熄滅。因為我們做到了雙贏,匯率回升,房價也沒有出現大幅下跌。

中信證券研究部研報指出,兩個話題具有討論性是因為外匯與樓市長期通過經濟基本面、短期通過資金流動和貨幣政策調控而在走勢上具有一定規律性。

首先,一國的經濟基本面對資本吸引起主要作用,基本面向好,投資增加,房價、匯率也隨之上升;基本面惡化,資金外逃,二者也隨之下降。

從短期的資金流動看,浮動匯率制與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匯率升值時吸引外部資本的流入,資金供給增加推高房價,引發更多的本幣需求,匯率進一步升值,與此同時房市衍生出的貨幣供給增加則對幣值構成貶值壓力;固定匯率制與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房價上漲吸引資金流入,央行通過調控維持匯率穩定,但不斷增加的貨幣供給將進一步推升房價,直到房價預期下跌、泡沫破裂。

從貨幣政策調控上,如果要維持匯率,則央行需要加息,從而對房地產造成打擊;否則匯率將崩潰、資本外逃。這也成為所謂“匯市”和“房市”的兩難,但這是從短期思考匯市和房市問題,我國採取的是房市限售抑制需求、加大外匯管控實現穩定。長期來看,2013年前房地產價格走勢與GDP增速走勢更接近。2016年英國脫歐後房價與匯率的雙跌則正是外資不看好脫歐後經濟發展的體現。因此匯市和房市並不必然存在因果關係,而是更多靠共同因子呈現一定相關性。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證券時報刊文指出, 從過去兩年的經驗可以看出,“房價和匯率只能二選一”是一個偽命題,從資金流動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期內或許呈現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長,但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後,兩個目標是可以同時實現的。

除了日本和俄羅斯,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經驗:在1995-2001年間,美元指數和房價同向上升;2002-2007年,美元貶值、房價上升,兩者負相關;次貸危機後,美國的房價和匯率齊跌;而從2011年底開始,二者又呈現出同向上升的趨勢,所以,這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兩者的根基實際取決於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只要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足以支撐,二選一的局面永遠不會發生。

債市:今年來風險情緒的傳導和共振更明顯

利率和流動性是聯繫外匯與債市的橋樑。根據拋補的利率平價理論,匯率的遠期升貼水率等於兩國貨幣利率之差。因此從理論來說兩國利差在長期會給匯率一定的貶值或升值壓力,但現實中外匯可由央行調控或受兌換管制而並不會明顯與利差走勢吻合,例如2012年、2015年和2016年中美利差快速收窄時,人民幣匯率既有貶值也有升值。從流動性角度,與股市類似,匯率變動導致的資本流動通過影響債券供需關係進而影響債券市場。

通過研究2013年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單日跌幅超200個基點與當日股指和10年國債收益率變動情況,75次觀測中股指下跌、國債收益率下行次數均為40次,股指上漲、國債收益率上行次數分別為35次和33次,未呈現顯著的規律性。但是2018年以來,當匯率貶值幅度較大時,國債收益率下行和股票下跌的傾向性更強,特別是貿易摩擦出現反覆以來,各類資產之間風險情緒的傳導和共振更加明顯。

又跌了!人民幣匯率再度下挫6.65關口,貶值原因竟然是?

美元:4大理由告訴你不能換

最近人民幣兌美元跌的比較猛,不少投資者心癢癢要不要換點美元。

個人投資者買入美元時,至少在潛意識中相信在持有期內,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會超過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利差。

如果天不遂人願,在持有期內,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沒有超過同期二者的利差,那麼美元投資就虧了,這時即使美元已經對人民幣升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點位。

說簡單點,從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最大升值幅度達到6.2%,同期美元兌人民幣最高才升值了大約2.5%,如果這種行情延續下去,美元兌人民幣要想突破6.5或者更高,美元指數可能需要爬到99或100附近。所以,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1.除非您百分百確定,今年美元指數一定還能繼續強勢反彈到100左右,否則現在買美元就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

2.高拋低吸說起來容易,但一考慮機會成本,就會令人束手束腳,患得患失。

3.再加上外匯市場的行情轉向往往會突然到來,轉換之快超出想象。

4.每年只有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這裡還有手續費用。即便你做多了方向,其收益可能還不如銀行理財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