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賣地收入猛增43% 誰在支撐這場盛宴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收緊的中國,土地市場的出讓金依然居高不下。分析稱,中國政府還將出臺更重磅的政策來抑制過熱的房地產市場。

中國賣地收入猛增43% 誰在支撐這場盛宴

中國房地產市場依舊火爆(圖源:新華社)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北京時間7月19日報道,7月13日,中國財政部常規發佈的一項數據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金26,941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50美元),同比增長43%。

這表明,在一波嚴似一波的房地產調控大潮中,中國的土地市場不僅沒有降溫,反而越來越火爆。

那麼,是誰在瘋狂賣地?誰又是瘋狂地買地者呢?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3月,中國三四線城市經營性用地成交金額達2,2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遠高於一二線城市之和。

除了土地出讓金,與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增幅也頗為可觀——契稅2,9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土地增值稅3,2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房產稅1,4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城鎮土地使用稅1,309億元,同比下降0.2%。只有耕地佔用稅80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7%。

這一系列數據表明,當前中國的三四線城市的已成房地產市場的主力軍。中國指數研究院稱,2017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45%,樓面價同比增長53.9%。

此外,數據顯示,今年5月,在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有61個,平均漲幅為0.6%,上漲數和漲幅均創1年來新高,而三四線城市是推動中國房價上漲的主力。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市場上有觀點認為,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價走高,在一定程度上與棚改及貨幣化安置有一定關聯,在投機炒作氛圍蔓延之下,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地方債務狀況和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有所加深。

不過,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的棚改安置工程正在收緊,這意味著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將發生新一輪的變化。與此相對應的土地出讓熱度或許也能夠有所收斂。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表示,從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運行情況來看,房價總體還是比較平穩。但是,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確實比較高,有一些熱點城市上漲的壓力還比較大,房地產還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一些邊遠地區、人口外流壓力比較大的地區還有一些庫存。所以,中共中央提出“因城施策、精準調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