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探測器該不該應用?準確預測病人離世時間是好是壞?

谷歌的AI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愈發成熟和完善了,從AI面試官到AI探測器,從針對性計劃性的面試問題,到準確性敏捷性的預測時間,讚歎的同時我們不僅發問:比醫生還準確的分析預測,人工職能會使醫生又危機感嗎?

谷歌AI探測器該不該應用?準確預測病人離世時間是好是壞?

目前這款AI探測器還未正式應用到市場上,正在訓練階段。不過相關消息稱,該探測器能95%地準確預測醫院病人在入院後24小時是否會死亡,高出醫院自己的預警系統10%。所以谷歌也有很大的信心相信,不久後他可能就會被用來提前預測死亡時間。

谷歌AI探測器該不該應用?準確預測病人離世時間是好是壞?

可期又可怕,我們的生命竟然被一個機器給預測終止的時間。但是病人知道自己所剩時日是好還是壞?我們無從探究。

就像前一段瓊瑤與兒女的爭論,平鑫濤腦梗在病床桑已經無意識,此時有心跳的平鑫濤需要插呼吸機維持生命,而瓊瑤卻拒絕這種行為,稱,丈夫在意識清醒時就跟她說過,讓他順其自然有尊嚴的離開。但子女想延續他的生命,與母親爭論不休。

谷歌AI探測器該不該應用?準確預測病人離世時間是好是壞?

後來瓊瑤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她對死亡的看法,也提到了當某一天她被病痛纏身很痛苦時,她希望可以有尊嚴的安靜死去:安樂死。

無獨有偶,臺灣主播傅達仁在一週前去瑞士進行了安樂死。提前幾天預約後,他如期到達瑞士,很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死亡只有一次,AI探測器的出現,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當死亡時間被預測,會不會帶來極大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