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湖南哪些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

各位家長、同學:

大家好!我是湖南高考志願填報達人劉文達,最近很多家長在微信群裡問,劉老師你能不能把在湖南哪些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的名單整理一下。聽說文憑一樣。只是專業或者教學略有差異。為此,我特將前期的文章整理重新發布,希望對家長及同學有所幫助。

在湖南一共有22所院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如有遺漏請留言補充,劉文達在此謝過!】

1、北京聯合大學

2、中南民族大學

3、中華女子學院

4、湖北中醫藥大學

5、天津中醫藥大學

6、廣西醫科大學

7、山西醫科大學

8、重慶醫科大學

9、黑龍江大學

10、成都中醫藥大學

11、哈爾濱醫科大學

12、昆明理工大學

13、南京審計大學

14、西北政法大學

15、溫州醫科大學

16、西安工業大學

17、浙江財經大學

18、寧夏大學

19、福建農林大學

20、石河子大學

21、江西理工大學

22、新疆醫科大學

名單如上,但是家長還想對學校有一個更詳細的瞭解。為此。我又將每所學校的大概情況做了一些整理。同時與系統相結合,根據等效分原理預測的投檔線給大家做參考。希望大家學以致用。

1、北京聯合大學(綜合類院校)

北京聯合大學是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經過3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形成了經、法、教、文、史、理、工、醫、管、藝等10個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繼續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完備人才培養體系,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學校現有12個校區,分佈在北京市的6個城區,學校中心校區——北四環校區毗鄰奧林匹克中心區。學校現佔地約900餘畝,校舍面積約48萬平米,圖書館藏書近260萬冊,專任教師近1600人,全日制在校生2.5萬餘人,其中本科生2.1萬餘人,高職高專生3800多人、來華留學生1100多人以及一定數量的碩士研究生。學校還有各類成人教育學生近5000人。

學校現設有應用文理學院、師範學院、商務學院、生物化學工程學院、旅遊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智慧城市學院、機器人學院、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管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應用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等15個學院。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如下圖所示:【由於圖片過多,後百21所學校請家長及學生直接在系統中查詢】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2、中華女子學院(語言類院校)

中華女子學院地處首都北京,是直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教育部批准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建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六十五年來,學校幾經跨越式發展,1995年更名為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正式轉製為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目前設有21個本科專業,涉及法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經濟學、工學、藝術學、理學8個學科門類,同時還設有4個高職專業。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北京市專業特色建設點,2個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3、天津中醫藥大學(醫藥類院校)

學校始建於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2006年正式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加掛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醫學人文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校秉承“進德修業,繼承創新”的校訓,培養了以石學敏、張伯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醫藥傑出人才,為民族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新時期,學校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精神,牽頭組建“現代中藥協同創新中心”,在高水平大學建設道路上闊步前進。

學校正在建設中的新校區座落於天津市靜海縣團泊湖畔,佔地2600餘畝,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將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中醫藥博物館、中藥植物園;全國最先進的中醫藥科技園及中醫藥國際教育中心。

學校現有11個學院、4個學部、2個研究院所、3所直屬附屬醫院。設有6個學科門類,25個專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2個博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藥學、基礎醫學、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8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49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2320人,其中本科生7850人,碩博研究生3394人,留學生及臺港澳僑學歷生1076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4、山西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山西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山西醫學傳習所,創建於1919年。學校多次易名,數次遷址。1932年1月,改為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40年3月,更名為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6年8月,升格為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1953年9月,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55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系合併組建了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系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並由全國著名衛生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原江蘇醫學院院長邵象伊擔任院長。1996年9月,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經過九十八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已發展成為以醫學為主,醫、理、工、管、法、文、教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醫科大學,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碩博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鮮明的健康人文教育特色和以“醫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訓為核心的大學精神。

學校現有教職工醫護人員6000餘人,教師近1600人,研究生導師1200餘人。現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5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9名,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指導教師17名。

學校現有生物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應用心理、社會工作、圖書情報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5、黑龍江大學(綜合類院校)

黑龍江大學(Heilongjiang University)簡稱黑大(HLJU),坐落於北國冰城哈爾濱,學校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高校,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首批“世界翻譯教育聯盟”、“中俄新聞教育高校聯盟”創始成員,全國17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所在高校之一。

辦學76年來,黑龍江大學形成全國高校獨樹一幟的對俄辦學特色;為國家各領域培養了20萬高級專門人才,為祖國發展、龍江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有以閻明覆、張左己、姜大明等為代表的諸多政界精英;有以劉曉江、吳國華等為代表的多位高級將領,有以李鳳林、黃惠康、潘佔林等為代表的愈百位共和國外交官,有以李錫胤、劉敬圻、力岡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學者。

截至2017年6月,黑龍江大學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7019人,碩士研究生5079人、博士研究生507人,留學生(學歷教育)968人。黑大的校區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擁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56億元,圖書館擁有館藏圖書593萬冊和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大學書城——學府書城。該校的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連續多年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6、哈爾濱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哈爾濱醫科大學(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黑龍江哈爾濱,為國家教育部首批試辦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的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省部共建大學、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牽頭院校,黑龍江省高等醫學教育研究基地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是1949年4月由原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原興山(現鶴崗市)中國醫科大學第一、二分校組建而成。2015年11月20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共建哈爾濱醫科大學。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校園總面積164.1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57.8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48586萬元;下設5所直屬附屬醫院,校本部普通高等教育設17個專業;有在編教職工8855人,在校學生21022人,其中,研究生5370人,普通本科生11367人(校本部7592人、大慶校區3775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7、南京審計大學(財經類院校)

南京審計大學是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為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因審而立、為審而存、依審而興、靠審而強。學校始建於1983年,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07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2011年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共建高校,201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經過3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特色高校。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1.6萬餘名;專任教師975人,其中,正高職稱152人,具有博士學位480人;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佔地145公頃。審計署審計幹部教育學院建於浦口校區。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8、溫州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溫州醫科大學(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浙江溫州,簡稱溫醫大,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的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改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

截至2017年4月,學校有3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1900畝,校舍建築面積55萬多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194萬冊;設有15個二級學院,有5所附屬醫院,19所非直管附屬醫院(臨床學院),開設26個本科專業,2個專科專業;有教職員工及醫護人員10000餘人(含附屬醫院),全日制在校生162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碩士研究生2839人,學歷教育留學生755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9、浙江財經大學(財經類院校)

浙江財經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入選第二批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

浙江財經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78年,浙江財政銀行學校分設後成立浙江財政學校;1984年籌建浙江財經學院,籌建期間稱浙江財政專科學校;1987年成立浙江財經學院;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

截至2017年3月,浙江財經大學共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佔地2300畝,總建築面積98.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6.8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6億元;建有16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3個研究院,開設有45個本科專業;共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000餘人(含獨立學院),教職工1492人,其中專任教師1080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0、福建農林大學(農林類院校)

福建農林大學(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福建農大”,坐落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是全國建校最早的農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點建設3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是農業部與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學、國家林業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學,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和全國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分別為創辦於193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農科和創辦於1940年的福建省立農學院。2000年,由原福建農業大學和原福建林學院合併組建新的福建農林大學。截至2016年11月,學校校園佔地4800多畝,擁有福州金山、南平、大學城、安溪四個校區;有科教基地1178畝,教學林場4.59萬畝。有教職工27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7萬人,在職研究生1068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5000餘人 。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1、江西理工大學(理工類院校)

江西理工大學(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寶鋼教育獎評審高校;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和鋼鐵工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

學校創辦於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17年4月,教育部確定由中南大學對口支援江西理工大學。

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有4個校區,校本部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截至2016年9月,學校設有13個學院,18個科研院所;建有1個國家特需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68個本科專業;擁有教職工18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5千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2、中南民族大學(民族類院校)

中南民族大學是一所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於白雲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於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堅持黨的民族工作規律與高等教育規律相結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結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辦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學校的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學校佔地1550餘畝,校舍面積100萬餘平米,館藏圖書697餘萬冊,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築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學校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預科等各類學生27400餘人,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內蒙、新疆、山西、江蘇、上海、河北、湖北、河南、山東、廣西、西藏、雲南、寧夏、安徽、湖南、江西、重慶、四川、甘肅、海南等省(區)進入第一批招生,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近60%。現有教職工1911人,其中專任教師1374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3、湖北中醫藥大學(醫藥類院校)

湖北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54年的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合格評估優秀學校。2003年,原湖北中醫學院與原湖北藥檢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新的湖北中醫學院。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批准湖北中醫學院更名為湖北中醫藥大學。在半個世紀的高等中醫藥教育實踐中,湖北中醫藥大學立足湖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奠定了堅實的辦學基礎,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已形成“中醫中藥並舉,文理工管相融”的辦學格局。

學校辦學層次齊全,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生教育;辦學類型較為豐富,包括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學生教育、成人繼續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等。學校現有教職工1212人,其中專任教師859人,正副教授374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

學校現有27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經濟學7個學科門類。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獲批3個教育部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個省級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試點學院。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4、廣西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廣西醫科大學(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綠城”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國家“111計劃”,為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以醫學為特色優勢,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1940年,校址遷至桂林。1949年以前,學校在戰亂中七次遷徙校址,三次變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2年,由中央衛生部委託中南衛生部直接領導。1953年4月,中央衛生部批准改稱為廣西醫學院。1954年7月,由桂林遷回南寧市現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校本部佔地面積7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書刊123.11萬冊,電子圖書12.5TB,數字資源32.5TB;設有25個學院(含9個非直屬臨床醫學院),2個教學部,40個研究室、所、中心,開辦本科專業22個;有專任教師1586名,其中正高職稱479名,副高職稱506名;有全日制在校生20461人,其中其中本科生9531人,七年制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198人,碩士研究生2899人,博士研究生279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27人,留學生(含漢語進修生)687人,專科生6651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5、重慶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重慶醫科大學創建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15年,成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學校由位於渝中區的袁家崗校區和位於重慶大學城的縉雲校區組成,校園總面積2650餘畝。其中,縉雲校區佔地2100餘畝,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

學校具有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港澳臺學生和外國留學生資格。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8000人,其中研究生5100餘人,本科生20000餘人,留學生700餘人。

學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2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76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在“2013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排名全國前列。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6、成都中醫藥大(醫藥類院校)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為現名,2006年原四川省衛生管理幹部學院、四川生殖衛生學院併入。歷經60年的發展,學校已經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學校佔地面積1800畝,有19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3萬人,其中研究生2400餘人。

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

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中藥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省部級重點學科44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31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等。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7、昆明理工大學(理工類院校)

昆明理工大學創建於1954年,時名為昆明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昆明理工大學。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學與原雲南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學。經過60餘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行業特色、區域特色鮮明,經濟、管理、哲學、法學、文學、藝術、醫學、農學、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齊全的重點大學,在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現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佔地4300餘畝,主校區為呈貢校區,位於昆明市呈貢大學城。

60餘年的建設發展,現已形成了以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為優勢學科,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農業工程等為支撐學科,生物學、醫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等為新興學科的特色鮮明“大有色”優勢學科群。

學校設有26個學院、1個教學部、6個研究院、9個附屬醫院,1個應用人才培養基地,設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3067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0726人,2016年有各類長短期留學生1447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在學校設有“駐昆明理工大學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工作辦公室”,現有268名國防生在讀。學校設立城市學院,專門培養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生。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8、西北政法大學(政法類院校)

西北政法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西法大”,省部共建高校,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管理、文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入選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員、“立格聯盟”創始成員、西北地區法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源於中國共產黨1937年創辦的陝北公學和1941年的延安大學,歷經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併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學院;1963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2000年劃轉陝西省;2006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截至2016年9月,學校雁塔、長安兩個校區共佔地1347畝,學校設有19個學院,設有30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2700餘人。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19、西安工業大學(理工類院校)

西安工業大學是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共建高校。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層次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站單位。

學校創建於1955年,是國家“一五”計劃156個重點建設項目的軍工配套項目,具有鮮明的軍工特色,是兵器行業部署在西北地區唯一的本科院校。1999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陝西省管理為主。60多年來,學校踐行“敦德勵學,知行相長”的校訓,弘揚“忠誠進取,精工博藝”的校風,注重學生軍工品格的錘鍊,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區域經濟和國防工業輸送了11萬餘名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佔地面積1160畝,校舍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750餘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1510餘人,本科生約1.9萬餘人。

學校現有14個教學單位,有“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機械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學科列入省級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建設項目,6個專業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現有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專業碩士授權類別,18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55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20、寧夏大學(綜合類院校)

寧夏大學(Ningxia University),簡稱“寧大”,學校坐落於賀蘭山下有著“塞上湖城”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農為主體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

學校現有77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自治區重點學科,7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211工程”重點培育學科,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民族學、水利工程、草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有能源化工、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生態恢復、土建與水利工程、草畜產業等11個自治區院士工作站。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詳見系統。

21、石河子大學(綜合類院校)

石河子大學(Shihezi University)位於被譽為戈壁明珠的新疆石河子市,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大學,是“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由教育部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建,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由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重慶大學、江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

學校現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2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相關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4個本科專業,4個博士後流動站。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在校生4147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146人,普通專科生1118人,國防生392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492人。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所高校”等

榮譽稱號。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如下圖所示: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22、新疆醫科大學(醫藥類院校)

新疆醫科大學,坐落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風景秀麗的鯉魚山下,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省屬重點大學,入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和新疆自治區共建高校。由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南大學對口支援新疆醫科大學。

其前身新疆醫學院始建於1954年,1956年建成招生,1998年6月新疆醫學院與新疆中醫學院合併成立了新疆醫科大學,2011年11月4日,國家衛生部與新疆自治區簽署了共建該校的協議。

學校有4個校區,共佔地130萬平方米。有15個學院,2個教學部,各類在校生25638人,其中統招博士研究生247人,統招碩士研究生2859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學生174人,普通本科生9008人,普通專科生1372人,留學生421人,成人教育學生11557人(專科7102,本科4455)。

近三年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錄取最高分、投檔線、線差、入檔位次、最低等效分、平均等效分、最高等效分、歷年和今年的招生計劃數據如下圖所示: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志願填報——在湖南省一本二本都招生的大學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