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批評,使人更強

中紀委機關報:批評,使人更強

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角度看,批評的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是一項必要的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從這裡切入,理解批評的價值可能另有一重境界。

有人說,現在領導幹部不好當。幹得不出色,幹部群眾會批評;幹得有成績,還是會有人不滿意。特別是,在媒體高度關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形勢下,網上網下,輿論如風,有些尖銳批評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精神壓力。這是實情,也確是領導幹部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都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沒有人吃藥而不覺得苦,正像沒有人天生就喜歡被批評,人性如此。所以,如何對待批評歷來是人生一大課題。

有句古語對領導幹部來說應該很受用,雲:“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其一,主政一個方面工作,無論怎樣努力,很難在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其二,幹工作就可能引起矛盾、觸動利益,不可能做到每人“悅之”。怕得罪人,就沒辦法處理問題、開展工作。

其實,還應該有第三層意思,就是誰都不想得罪的話,恐怕要得罪更多人;想繞開矛盾,更多矛盾遲早還是要暴露出來;想當“和事佬”,結果裡外都招致是非。這種四面討好、不想擔責、不願出力的幹部,老百姓心知肚明,常常給出類似“佔著茅坑”之類的尖銳批評。其實,看似深諳“明哲保身”的人,真的出了事,也躲不了問責。

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角度看,批評的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是一項必要的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從這裡切入,理解批評的價值可能另有一重境界。

批評應是一種必須常備的清醒劑。對領導幹部而言,主要問題可能並不是聽到的批評太多,而是常常被恭維讚美之聲所包圍。即使有批評,也是被禮貌客套包裝過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公款出國旅遊,違規配備專車,辦公室裝修超標,家屬子女佔公家便宜……一段時間,這些很為老百姓詬病,批評的聲音不少,但很多領導幹部未必聽得見。有人從“破紀”走到“破法”後,才如夢方醒,閉目塞聽到頭來害的還是自己。教訓是,沒有批評,不知敬畏;聽不到批評,昏頭昏腦。

接受批評應是一種工作中的常態。有時,不論怎樣努力工作,總是免不了被人批評。有的有道理,有的未必有道理,有的就是偏見、誤解。既然無法避免,就更需要以平常心對待。尤其作為領導幹部,對那些善意的批評,不論是和風細雨般的還是刺耳扎心的,都要認真傾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然,對於懷有不良動機的造謠抹黑、人身攻擊,也不必一味沉默,應當用事實反駁,依紀依法維權。黨組織要旗幟鮮明地為那些為工作不怕得罪人、為事業敢擔當的幹部撐腰,不放縱歪風邪氣,不容許小人當道。

批評應是一種人生磨鍊,對聽慣了好話的幹部來說,不好聽的話入耳,心理承受是個難過的坎。而這正是對幹部的一種特殊考驗。不少幹部說,“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會帶來一種非常尷尬、沒面子的感受。這就對了,嚴肅認真的批評,正像醫生治病,總是要挑開發炎的膿包,又臭又髒又難看。但是,經過這樣的“療程”打磨錘鍊的人,都會受益良多。

做事先看底線,處事講究規矩,辦事有所戒懼,這難道不比萬劫不復之後哀嘆“悔不當初”好許多倍嗎?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最美味的食物未必最有營養,食之不當,有時甚至不利於健康。同時,有些食物,未必美味,但有大補功效。雖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絕對化,但從更為積極的方面理解和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會使人變得更強。(米博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