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團隊用心記錄雄安方言 傳承優秀文化!


我們關注
北京,關注雄安

這個團隊用心記錄雄安方言 傳承優秀文化!

傅林(左)和他的團隊在雄安新區調研。 傅林供圖


這個團隊用心記錄雄安方言 傳承優秀文化!

工作中的傅林(中)。 劉鑫鵬 攝


這個團隊用心記錄雄安方言 傳承優秀文化!

“安新課題”獲評“優秀”。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4月10日,河北大學文學院申請並獲批設立“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作為該中心的主要發起者和參與者,河北大學文學院青年黨員教師、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河北安新課題組組長傅林和他的學生團隊,一年來奔波在雄安新區,尤其是安新縣的每個角落,記錄雄安方言,觸摸文化脈搏,延續雄安歷史文脈。

設立研究中心 助力雄安建設

6月29日,在河北大學,記者見到了傅林。


談起“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設立的初衷,傅林介紹,該中心依託河北大學正在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和“國學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的優勢科研資源,整合相關研究力量,以保護和弘揚雄安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延續雄安歷史文脈為目標,並以之為契機,加速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


“高校的任務除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還包括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傅林認為,“‘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設立,一方面提高了研究針對性和效率,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同時,也是高校在服務雄安建設需求,傳承雄安優秀文化的具體體現。”


據瞭解,“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首批確定了六大研究項目,每個項目都成立了一個專業的團隊,由專業的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做。其中,傅林負責語言資源保護項目,並具體承擔安新課題的攝錄工作。

克服種種困難 記錄雄安點滴成長

一年來,傅林和由他的學生組成的三個實踐團隊,每週都會利用課餘時間趕赴雄安新區,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調研,通過影像和文字的方式,一點一滴記錄雄安新區的歷史文化。


期間,從尋找合適的錄音人到合格的錄音場地,傅林和他的團隊也遇到過很多問題。


在去年暑假期間,傅林團隊原先預定進行攝錄的河大文科實驗室因裝修不能使用,而備用場地安新電視臺的條件又達不到要求。無奈下,他們不得不自己搭建場地。

因為攝錄對場地的要求特別高,傅林和他的團隊雖然買好了設備,但卻始終沒有找到合格的地方。就在大家絕望的時候,傅林在安新電視臺工作的學生郝叢提出去他們家試一下的建議。


“我第一反應是肯定不行。錄音棚尚且噪音超標,家裡怎麼行呢?但去了她家一試噪聲,竟然達標了!”傅林回憶,為此,郝叢一家每天總是早早起床吃飯外出,只是為了給他們騰地方錄音。


“雖然後來又有許多‘小插曲’,但好在我們最終都一一克服了。疲憊是經常的,但快樂比它更多。”傅林說。


辛苦終結碩果 “安新課題”獲評優秀

“當然也有質疑的聲音。有些人認為雄安的文化沒有可以值得研究的。”傅林說,對於這類觀點,他不能苟同,

“雄安新區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歷史遺存、歷史記憶、傳統的生活方式、文獻、方言都是文化。有質疑,說明我們更應把工作做好。”


傅林介紹,安新方言裡的信息很有價值,讓大家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安新方言的兒化、連讀變調、詞彙等,都非常有特點且存在很多變異,這對語言學研究者來說是很珍貴的材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12月24日,“安新課題”成果成功通過國家驗收,並被推選為河北省優秀課題。


對此,傅林並沒有停止他的腳步,並再次承擔起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2018年項目中的阜平、淶水課題項目,目前已經開始了調查和研究工作。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主要載體,如果方言消失,那麼附著在方言上的歷史和文化信息也就消失了。”傅林說,“不保護方言,我們將來會後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