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怎麼評上高級職稱呢?

夕陽下垂釣A


2018年度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的評審工作已經鋪開,許多教師雖然對近年職稱評審中有關“崗位指標少”、“評審過程欠公平”等問題“吐槽”較多,但是,夠條件的教師還是應該去努力爭取一番才甘心吧。畢竟它仍然是對老師們辛勤付出予以認可與回報的主要方式之一。

教師怎樣才能評上高級職稱?究竟需要些什麼條件呢?

“三味”在頭條中看過許多類似問題的解答,說法並不完全一樣。雖然各省市具體政策有別,但最基本的要求還是以國家相關政策為依據的,應該不存在太大的區別。

今天,"三味"以廣西桂林市2018年的評審政策,為各位做個詳細而權威的解讀,讓老師們心中有數,早做準備。

一、崗位指標條件

這一點是目前教師職稱評聘中的先決條件。一般按地市政策不同存在兩種情況:一是“限聘不限評”,只要評比條件符合,即可評上,但聘任須有空缺崗;二是“限評不限聘”,也就是“即評即聘,評聘結合”,須有空崗指標才能評,只要評上也就聘上。桂林市就屬這種情況。

二、政治思想條件

主要包括師德考核合格;年度考核合格以上(近5年);遵紀守法且近5年內無處分記錄或處分滿2-5年;近5年評職稱中無弄虛作假行為等。一般教師,應該沒問題。

三、學歷、資歷條件

博士學歷,須取得中級職稱2年以上;

碩士、學士、本科學歷,須取得中級職稱5年以上;

幼兒園、小學、初中專科學歷,取得中級職稱7年以上;

農村小學任教25年以上老師,中專學歷,取得中級職稱7年以上。

四、職稱外語和職稱計算機不做要求。

五、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近三年(2014-2016年)教師繼續教育學分、2017年公需科目合格。

六、專業技術能力條件

七、教學業績和論文條件

八、在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審中的優待政策

1、要加大對一線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傾斜力度。

2、進一步對鄉村教師職稱評審傾斜。

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 20 年且在職在編在崗的中小學鄉村教師,可不受崗位數量限制參加職稱評審,評審通過後聘崗,不佔用原單位崗位數。

九、在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審中,嚴格實行公平公正和逐級公示原則對所推薦的參評人員及其評審材料,至少公示5日以上,對弄虛作假的,一律予以退回。


三味聊心屋


首先是領導,之後是領導親戚,再之後是跟領導關係較好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領導管理著全校老師,有指標首先是自己知道。人的本性基本就是自私的。有好處不先想自己會先想跟自己無關的人麼?會想對自己不夠禮貌的人麼?

有一次聽一個老師講優質課。講完之後,她說起評特級教師的事情。她說的特級教師全是校長跟副校長。再說一件事,就是我的一個同事,為了評職,想方設法讓自己當了個小領導,我問他,你都這麼大歲數了,當什麼小領導啊?這輪上你當一把手那估計是不可能了。他說,我當小領導的目的就是為了評職稱啊。

之後是領導親屬。領導自己評完了,自然就輪到親屬了啊。

再之後,是跟領導關係好的。

有人可能問了,評職是需要業務強的。你說的很對。但是,在領導眼裡,業務強的人很多,但是,業務再強,你眼裡必須有領導,也就是說,你必須服從領導,你必須聽領導的話。不然,你業務再強,領導不用你,你強到哪裡去呢?所以,業務能力強的有兩種,一種是圍領導的,很快評上了。另一種是不圍領導的,要麼是沒有評上,要麼是轉行轉校到別處強去了。

我見過一個女老師,業務強,肯吃苦,臨退休的時候,有一個高職指標,跟她競爭的是比她年齡小的一個領導。倆人好像分數差不多,最後讓老師們投票。很多老師都投了那個領導。為什麼?女老師再業務強,可是退休了啊。領導即便是不教課,但是他是領導啊。

還有一點忘記說了,就是說捨得花錢的,有大後門的。

中國向來禮尚往來,後門後窗越多越好。

規則都是人定的,或者說領導定的。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是不行啊!

有人說了,評職稱需要什麼公開課,級別課什麼的。親愛的,如果領導安排你講你才可以講,領導哦不安排給你,你連講這些課的資格都沒有!

所謂的評職,其實就是讓老師放下教學,去做各種跟教學沒多大關係的東西。這種東西存在了這麼多年,能說明什麼呢?

不知我說的對否?歡迎各位指導。謝謝。

我是頭條卜玉霞,只說大實話,謝謝關注,歡迎轉發。

卜玉霞


評上高級職稱,這對教師來說是一件大事,不僅關乎職業收入,也關乎職業榮譽。眾所周知,教師的工資是和職稱掛鉤的,職稱高自然收入就高,另外,三尺講臺耕耘了幾十載,如果來個高級職稱都沒評上,自己都覺得矮人一頭。更有甚者,會遭到淺薄之人的嘲笑。我在評上高級職稱之前,就有一位朋友當著我的面就說:“你能,你怎麼沒評上高級職稱?”

那麼,教師如何評上高級職稱呢?我要說的是兩句話:一是要相信天道酬勤;二是要懂得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一.要評高級職稱,就要有勤奮、吃苦的心理準備。

1.要做班主任。按照評審高級職稱的條件,必須在取得一級教師資格之後,有至少五的班主任工作經歷。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班主任不好做,學校分配給你的班級成績指標,學校的各類檢查、評比,學生各類資料的整理,學生檔案填寫,班級管理,林林總總,工作頭緒多之又多,更讓老師們叫苦連天的是學生不好管,也不敢管,出事了,班主任就是首位責任人。家長配合老師還好,一旦出現與家長之間的糾紛,需要道歉的永遠都是老師。但是,要評上高級職稱,這些工作你就必須要做,打掉牙也要嚥到肚子裡,苦、累、委屈都得自己扛著。

2.

要教畢業班。申報高級職稱,必須勝任循環教學,沒有教過畢業班,是沒有申報資格的。教畢業班顯然也是個苦差事,工作時間長,責任心重,校升學指標會像大山一樣壓在你身上。我曾經教過多年畢業班,每天早七點、晚七點,晚修之後要查宿舍,十一點回家都是早的,每天在校時間超過十個小時,一年備考,十次模擬考試,面批面改、試卷分析,學生成績分析,培優,補中,轉差,一年下來,身心俱疲。但是要申報高級職稱,這個苦必須吃。

3.要出成績,要評優。我們不否認有些人因為有“靠山”,有“後臺”,成績不好也能評優,但是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評優還得靠實力。這個實力就是指成績,沒有社會關係,成績再不好,評優無望,申報就無望,因為高級職稱要求必須有縣區級以上的先進。要想出成績,就必須下一番苦功,瞭解學情,鑽研教材教法,精心設計練習,認真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等等,勤奮努力才能出成績,“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嘛。有了出眾的成績,你才有底氣去向領導要求先進的名額。

4.如果是縣區以上的學校,要申請去教育薄弱地區支教一年,就是要去吃苦一年。這是近年來新增加的硬性規定。

二.要評上高級職稱,就必須做有心人,按部就班的做好準備工作。

1.

工作之餘,要把自己的工作體會、經驗,撰寫成教學論文,並且參加縣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評獎,或者在專業報刊上發表,最好是國家級、省級、市級都要有獎項,或者公開發表。

2.要有課題研究。如果自己比較忙,就參加課題組,承擔其中的部分內容,但是排名一定要在前六,否則無效。

3.要上公開課,每學期至少一次校級以上公開課,要積極參加縣區級以上的公開課評比,並獲得獲獎證書。。

4.要和年輕老師“結對子”,指導青年教師,要有相關的證書。

5.要組織學生開設專題講座。指導學生向當地報刊投稿。

6.要指導學生參加學科比賽,獲得優秀指導教師證書。

7.要爭取參加校本教材的編寫。

8.如果是高中教師,爭取參加高考評卷,這個是有聘書的。

具備了以上條件,如果你的申報材料沒有錯誤,包括格式,字的書寫等錯誤,相關證書齊全,會評上高級職稱的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我是高級職稱,評上那一年36歲。我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故事。

98年畢業,我分配在了鎮最偏遠的一所二中。開始的一個學期我沒上課。我沒事就聽課,替別人監考、改卷。這些都是我主動乾的。所以,我贏得了一個好人緣。

第一次接班,我接了七年級一個班的語文兼班主任,兼九一一個班美術。無論那項工作我都認真去做,七年級語文全鎮第一,比一中的成績高出許多。學校的元旦作文比賽我負責審稿、插圖、粘貼。兩年後順利晉了一個級別。



一直接手學校較差、較亂的班級。管理班級積累了一套經驗,所以到現在幾乎沒教過低年級。

08年開始CN刊物發表文章,09年晉上中一。那一年我懷著二妮,教兩個班語文,每班69名,一個班班主任。同時擔任年級主任,教導主任,語文教研組長。我的工作量是兩個人的。

為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11年辭職,不再擔任一切職務。



15年,我擔任九年一個班語文,同時擔任七年級一個班語文。工作量是兩個人的。同時還辦了辦刊,出版刊物,成立社團,舉辦活動。還兼任語文教研組長。同時主持了省課題、市課題、縣課題,承擔了校本研修,出版了校本教材。參與縣進修學校教師培訓,作報告十餘場。

16年晉上中高。連續擔畢業班語文十多年,兼班主任。

從我的成長之路上,大家可以看到只要你努力,是可以晉級的。不是大家所說的都是領導,或領導家屬。我晉中一的時候成績獎、論文、輔導獎佔得分值較多,成績獎不用說年年有,論文當時CN發表30多篇,交上去的時候,領導一直說:“浪費了,浪費了。這麼多。”省級、國家級都有,輔導學生作文CN發表20多篇,榮獲教育司獎。《教育時報》曾報道我帶班經驗。

在這裡我不是顯擺自己怎樣,只想通過我故事給年輕人幫助,付出就有回報,晉級不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不要把過多的心思用在人緣上,搞關係上。要在自己的專業上下功夫,只有你不斷的生長,裝你的盆才會顯得小,才會有人給你換上大盆。



為了不斷提升自己,我自費參加了多次語文高端研修班的學習,買了近百本專業方面的書。

這就是我,一個普通老師的成長之路,中高就是這樣晉上的。


瑞雪紅花


首先,我們來看《安徽省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標準條件(試行)》中關於申報高級職稱的基本條件↓↓↓

再來看一級教師(原小學高級教師)的申報條件↓↓↓

根據上述文件,在評聘結合的情況下,如果學校有一級(原小高)崗,符合基本條件的老師都可以自由申報。實際情況是,農村(尤其是偏遠農村)學校崗多人多,所以,那些教齡才幾年的新老師就已經評上了一級,而城區學校崗少人多,因此出現了擁堵現象,有些老師甚至快退休了還沒評上一級。

在出現了幾個十幾個人爭一個一級崗的時候,各個學校制定的方案不同,但都是以上面的文件為依據,一項一項地賦分,得分高者上。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我覺得這種算分的方法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我寫了1篇市級論文就得1分,沒寫就得不了分,這沒什麼好說的。那些沒得到的分,正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比如成為骨幹教師,比如努力輔導學生獲獎。很多人質疑這中間是 不是有人為因素,我想,與其勞神琢磨這個,不如做好自己,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說話,證書、成績擺在那,不是誰能輕易抹殺的。


小碗教語文


老人不說古,小孩就沒譜。現在很多人的想法和說法,以前都發生過。職稱評審是從88年開始的,當年沒有本科文憑,25年以上教齡是基本條件,兩年評一次。每個縣每次不超過5個指標。到2003年,那批文革前畢業的本科基本都評上高級,專科的大部分評不上,中師畢業極少評上高級退休。2003年以後實行所謂評聘分開,只認工齡和學歷,每年評一次,5到6年時間有一半以的教師是高級。評了聘不上的意見更大。所以是有歷史教訓的,不能想當然。


司南之杓岑


說說我們單位怎樣評上高級職稱的吧,參評需要準備如下資料:

基本資料 1. 《申報表》(一式二份) 2. 身份證複印件 3. 學歷、學位證書複印件 ⑴ ⑵ ⑶ …… 4. 現專業技術職務證書複印件 5. 相應類別的教師資格證書複印件 6. 十二五繼教合格證書、十三五繼教合格證明原件 7. 計算機水平證書複印件 8. 外語水平證書複印件 9. 取得現專業技術職務後本人的代表作(含著作、論文、教材、經驗總結等)一至兩冊(篇) (1) (2) …… 10. 教育、教學或管理工作的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千字文 11. 有關獎勵、榮譽證書複印件 (1) (2) …… 12. 近五年“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原件 13. 考核課的規範教案及課後自評 。



評上一級教師滿五年;有課;有文!才有資格參評!自己準備上述資料、述職,民主評議,確定上報人選,區裡差額評比。

【備註:2015年以前評選的小學高級教師,說這回統一職稱了,又全體變為一級教師了!所以說,眾多的小學教師,依然奮鬥在通往高級的路上!】


無意紅塵柳


教師評上高級按照正常晉升資格,研究生需要5年,2年可以評中一,再3年評高級(這裡講的不是正高),普通本科畢業生需要10年,5年評中一,5年評高級。但最終評上高級職稱的不是時間決定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高級的條件比中一的嚴苛很多,級別要求也上了一個檔,學校為了滿足評高級的條件滿學校的“帶徒弟”,就是有一條要求指導3名年輕教師,“老帶新、新促老”初衷是好的,但是為了評職稱而湊數量,流於形式,累倒的是年輕老師,一個年輕人至少會被3個人結為徒弟,徒弟準備的材料比師傅多太多,然而最後徒弟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指導,也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認證,徒弟太可憐了。其次就是要求3節縣級以上示範課,每年的優質課比賽次數和名額是限定好的,但是如今“僧多肉少”,頭破血流啊。最後就是支教,3年間斷性或者1年連續性,無論如何本校分內工作是不能放鬆的,老師就要打好時間戰。條條框框太多了,對於評上的人或許不是說的那麼難,對於評不上的就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了。但不放棄,終歸是有希望的!






Co姐日誌


我來說說教師評高級職稱的情況,因為我看到每個人說的都是基於自己看到的情況,都是基於當地的情況,所以我也來說說我所在的長三角的某個地方某個學校教師評高級職稱的事情。

在我工作的單位,是什麼樣的人有資格參與高級職稱評選呢?最基本的條件是符合職稱評定要求的。那些要求有十多條,全部具備條件的老師,不論是什麼學科,什麼條件,都可以申報。

這些符合條件的老師要自主申報,準備材料,要述職,要接受學生滿意率測評,同事滿意率測評,學校還要組織人員對材料進行逐項打分。然後按照總分及是否是大市骨幹,擔任多少年班主任,高三任教情況進行綜合排名。這個排名非常嚴肅,用一句話來講,我認為就是對學生,學校的貢獻率。

至於走後門,走關係的情況,以我的觀察和同事的反饋來看,我覺得在我所在的這個單位幾乎不會出現這個情況。畢竟同單位的教職工有兩百多位,區市教育局還有舉報途徑,哪是輕易就能憑個關係,憑個擔任箇中層領導職位就能上位評上個高級職稱的?


高中專職心理教師


評職稱需要達到門檻,也就是年限要求,以及平時工作的各種材料。因各地方評審方案不一,僅供參考。

第一,年限要求。(以下是某地試行稿部分內容,如有不到位的地方或者不明之處,已完全版為準)

凡申報評審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達到擔任下一級職務任職年限的要求(破格者除外)。

2017年申報評審中小學教師各級職務對“任職資歷”的具體要求是:

1.申報正高級教師,應任副高級教師職務滿5年(2012年12月31日以前任副高級職務,以下類推);

2.申報副高級教師,應任中級教師職務滿5年;

3.申報一級教師,碩士學位任二級教師職務滿2年以上,大學本科任二級教師職務滿4年(高中),大專學歷任二級教師職務滿4年(初中、小學)、中專學歷任小學二級職務滿5年(含其他系列助理級職務);

4.申報二級教師,大學本科見習1年期滿並考核合格,大學專科任中學三級教師職務滿2年、中專學歷任三級教師職務滿3年(含其他系列員級職務)。

二,工作評審

以下附評分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