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那光華
這裡的寺廟先籠統的認為是佛教寺廟。東漢時,為了供奉西域來的僧人,朝廷就在三公就寢之外另建了一個機構稱為寺,主要是用來教授朝廷以及民眾佛法。
而廟是其實是古時候祭祀祖先以及天人的地方,宗廟祭祀。明末清初以後,有些廟宇也請出家人去住,漸漸寺廟就混為一談了。
發展到後來,有人和宗教信仰的地方,就會修建寺廟。按照宗教的說法,修建寺廟一方面是向神明表達自己的虔誠,也有些是為了贖自己的罪過。
上海的寺廟還是以佛教寺廟居多,很多都是古代的時候遺留下來的。比如龍華寺,就是三國時代的產物。
而玉佛寺、下海廟等等,他們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向神明禱告,一方面是為了祈求平安,因為上海在古時候還是一個靠打漁為生的小漁村,因此出海都需要求神庇佑。後期經濟逐步發展起來,大商巨賈需要財神等庇佑,保佑這個地方的人可以發家發財。
而且平原地區,道路很暢通,木材運輸也很方便,所以建立寺廟也方便。各地的移民來上海定居,也帶來了各自的信仰,修建了道教或者佛教寺廟等等。也為上海添上了充滿宗教文化的一筆。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經這麼一問,回頭一想,上海本地的寺廟還真不少,僅市區中心城區內就有靜安寺、龍華寺、玉佛寺、城隍廟等著名寺廟,各中心城區還有寶華寺、下海廟等地方性的寺廟,各郊區還有為數更多的寺廟。
其實,作為一個很早就有人類生產、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伴隨著人口的聚集,寺廟便會相伴而生。
與國內其他地方高山深處,立足於隱世、修行為主的寺廟有所不同,上海的這些寺廟,往往與上海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有關。
比如,老城區豫園內的城隍廟,是一座中國本土道教的宮觀,當初修建這處城隍廟是為了讓道教的守護城池之神的城隍來保佑上海城的安全,似乎與道教的修道昇仙有所不同。
虹口提籃橋地區的下海廟,則是因為三百年前,那個地方是上海的入海口,當地的漁民在出海時,為了祈求海神保佑漁民平民而修建的寺廟。
相傳有1700年曆史的龍華寺,是三國時的孫權為其母親而建,是上海地區最悠久的佛寺。與龍華寺同一時代的靜安寺,也是在三國時期始建,香火一直延續至今。
歷史相對較短的玉佛寺,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為了迎奉玉佛而修建的禪院,人氣現在卻更高一些。
總之,上海的寺廟與本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起到了很好的人文作用。
享旅
上海市區寺廟並不多見,比較著名的也只有靜安寺、龍華寺、玉佛寺三處,之所以覺得上海寺廟多,源於人們對於上海傳統文化氛圍的預期較低,大多人認為上海是一座偏西化的城市,應該沒什麼傳統文化遺存,其實上海的中華文化氛圍並不缺乏。
靜安寺位於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區,周邊都是高聳入雲的寫字樓,古典與現代交相輝映,與上海其他寺廟風格不同的是,靜安寺有著濃郁的漢唐風韻,大氣沉著。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內藏有八大山人名畫、文徵明真跡《琵琶行》行草長卷。
龍華寺的名稱來源於佛經中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傳說是三國時期孫權為其母親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但實際有文獻記載的是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暨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龍華寺更名為“空相寺”,明朝永樂年間恢復了原名“龍華寺”。50年代初龍華寺由上海佛教協會重修,寺廟西邊建於民國年間的血華公園改名為龍華公園,1959年,龍華寺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玉佛寺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佈局嚴謹,佔地面積約11.6畝,建築面積8856平方米。玉佛寺建築師承宋代寺院風格,中軸線上排列著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三重殿堂,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