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是不是工作?

隨心飛燕


農民種地是不是工作回答是,是,一個人的工作是他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工人工作是上班,農民工作是種地,工人上班工作時間是8小時,農民種地是披星戴月。

我是一個農民,75年一畢業,第二天就下地割麥了,半天時間只割了10幾米長,腰疼腿痠,頭暈腦脹。隊長見我不會割麥,叫我回家吃飯,下午到生產隊場頭幹活,場頭上都是雜活,沒有技術,很容易學會。麥收結束就開始交公糧,由於我們生產隊田多,全年光公糧任務就是18萬斤,由於賣的公糧多,加之生產隊還有富業,養魚,養豬,我們隊還是比較富裕的,當年一個勞動日(IO分工)年終分配是1元5角錢,全公社第一,我和我爸兩個勞動力,年終分配扣除各項費用還能淨得300多元。

每年秋天秋種一結束,農民的工作不是冬閒,而是興修水利,農村話叫“上河工”,最強壯的男勞力上“大河工",象我們這邊的“鬥龍港",“新洋港”,“黃沙港”都是人工開挖整治的。上“大河工”是很辛苦的,勞動時間很長叫“兩星一昏”,就是早上出工天上是星星,晚上收工天上是星星。

在家的強壯女勞力和老弱的男勞力還要上“小河工",就是本公社範圍內的小河道的開挖與整治。“河工"結束也快要春節了,忙完年接著就要開始春耕生產了,這就是當年農民一年的工作。

現在農民退休也可以拿退休金了,我今年61週歲,交了年標準500元的基本養老金,從去開始每月可享受190元的養老金,雖然少了點,但比我爸那代人強多了,心裡還挺知足的!








百花爭春我為先


我現在不是農民,但是我曾經是農民,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十歲時候就參加農活一天二分七釐工,那個時候我們生產隊分值一毛錢,一天兩毛七分錢當時在當地屬於上中游水平。文革後初中畢業放棄讀書一直務農,除了扶犁打耙其他農活全部幹過,十五歲就拿十分工。特別是秋收冬㮑,夏季雙搶農活最多最累,早出工,晚收工,打夜工常事,那個時候年輕累不怕,就是想睡覺。

我知道農民艱辛,特別是計劃經濟年代要完成任務糧,超產糧,餘糧,統購糧稱三糧一統。一個生產隊一年計兩萬多斤糧食,有一萬多斤必須上繳國家,除了餘糧,超產糧給點報酬外,其他是一分錢也沒有。由此可見農民那個時候幾乎吃不飽穿不暖也要上交國家糧食,油料,棉花,豆類農產品支援國家建設。除此以外還有一下重大任務水利基本建設,全省水利工程,地區,全縣,區水利工程特別多,六歲時候我隨父母一起到浠水縣白蓮河水庫工地,路程七十華里走去,六歲的我跟著父母奔波。在那個工地一年半時間,還去過大鍊鋼鐵工地,一個土窯爐,燒柴火,三個人拉一個大風籍,煉出來的是鐵屎,那個時候我只有五歲。我隨舅舅,舅媽長大,獨子啊,現在五六歲孩子多幸福。

十五歲時候我上了水利工地搞後勤連長,負責一百多人吃喝住。沒搞幾個月我們連,就是一個大隊工地進度倒數第一名,那時一個區幾千民工,九十多個連隊,這多醜啊,我決定和前勤連長對換,我拿不下第一我不給飯你們吃!那個時候參加水利大多是十幾歲小夥子,年齡和我差不多,容易溝通,在鼓勵,多吃飯引誘,多出力,多流汗,加油幹,一罐半斤米多加一點,讓大家吃飽,那個時候水利工程就是在一條大河築堤挑土,喊口號跑著走,從倒數第一拿到全團第一。這個轉變當時的指揮長對我們刮目相看。水利工程幾乎是農民無償勞動,國家提供半斤錢幾毛錢一天生活補貼,可見農民無論糧食,水利工程建設對國家建設支持做了巨大貢獻。

還有三線建設工程也是農民參加修建的。

如今田地分到戶,大部分青壯勞動力去城市打工,現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如果沒有農民工根本幹不出來!

還有工廠,二三線城市工作全部離不開農民,一個國家GTB百分之七十是離不開農民,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農民最偉大,應該是我們最尊敬的人。可是他們從祖輩起務農,為國家建設作出了那麼大的犧牲,他們六十歲時候一個月只能領到七十塊錢養老金,現在他們為了糧田不荒蕪七八十歲仍在田間地頭工作。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因為七十塊錢養不活他們,只有種出糧食才有飯吃。老了病了雖然有新農合,但是自費部分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堂哥肺氣腫,74歲他想住院治療,在縣醫院住了二十多天沒好轉,人快不行了,轉省人民醫院住了七天剛好轉一點兒女讓他出院,沒錢治啊,一萬多元自費在農村也比較難。

所以我想我們是否對農民好一點,讓他們享受國家該享受的福利,城市人五六十歲暴走,跳廣場舞,農民在田間暴曬,揮汗如水,是誰養育了我們?是你們的一無所有的農民,農民工。希望大家記住他們一直為我們國家默默奉獻的一個群體,也希望社會善待他們。


王老歪49681976


那要看人們對於工作的定義是什麼,就筆者而言,種地當然是屬於工作範疇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特定的工作時間和和工作內容

種地講究農時,披星而出,載月而歸是每日種地的常態,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在何時播種,移栽,收穫等各有其時,符合工作概念。

2.能夠獲得報酬來養家餬口

和其他工作一樣,農民種地也是為了獲取勞動報酬,從而維持日常生活開支。

3.有針對性的工作人群

種地的工作人群為農民群體,有著鮮明的工種劃分。

4.有服務對象

服務對象主要為糧食收購者以及農產品購買者。

因此種地工作,而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之所以現在人們會有這樣的困惑只因為我國農民長期以來是被作為一種階級對待,而非一種職業,但是現在農民職業化成為了新趨勢,國家更是鼓勵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但要讓“農民=職業”和“種地=工作”成為大家所孰知的事情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土地論壇


農民種地不是工作是是什麼?!我想題主最清楚!是要大眾各抒己見發點個人看法。只有那些自視清高型.把麥苗當韭菜的小資.講道理好象頭頭是道.實則偏見的空談家.不認為農民是工作。“七十二行.莊稼為王”兩年虛心學習,你能成為一個好工人丶好教師,甚至很好的事企業管理人員,十年你也學不出農活全能的把式!這就是農民!不論你文化程度有多高.腦子有多麼好使,農活:水深著哩! 從毛澤東時代起農民起早貪黑.風裡雨裡.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種莊稼.種棉花.蔬菜.水果.養豬.養雞...。工人.幹部.市民你們的吃穿使用.水果肉蛋來自那裡?!農村人不但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千千萬萬的公職人員和市民,農村是給城市輸血的大血庫!!!農民不但幹農活鐵路.公路.水利.開山劈石那裡沒有農民的汗水和血淚.傷了,自已養,死了.自已埋!掙過一分錢嗎?全是義務!傷亡了有公傷嗎?有撫卹金嗎?毛都沒有! 城鄉差異太大太大了,工人退休一月幾千塊。農民退休嗎?幾十元還有人說三道四!王國福.毛主席時代的老勞模說過: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幹革命!農民死了就徹底退休了。開山劈石,修鐵路.修公路,治水修水庫.為祖國.為城市.為子孫後代這一頁就揭過去了。


大漠孤煙178865474


工作”二字”是一個書面用語,按土語的說法那叫幹農活。誰要問誰你在哪兒工作。答我在家種地,或者我在建築隊壘牆,或者我在哪哪工廠打掃衛生。總之,現在研究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農民種地算不算重要行業。要我說:不僅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全國上上下下哪個人不吃米不吃麵。因此,農村就是個大型加油站,每時每刻都在向各系統輸送油料。雖說土地都分給各家小戶了,你一年多少種點,自己吃點,吃不完再賣點,一來自己問題解決了,二來別人也不餓肚子了。你看這日子多美呀!

說到種地,你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重新爬起,面對現實,崇高科學,抓好土地流轉,化解農業矛盾。要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契機。幹一行愛一行。要必須認清當前新形勢下的農業基礎地位,種好地多打糧。咆哮國家,因此,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起點新任務新挑戰,而你說農民種地是不是工作。


農村土秀才


最近偶然聊到機器人的問題,有人就說可能要不了多少時間,農民就會被機器所取代,農民這個職業就會發生大的改革,到時候的農民就剩下那些掌握機械的高科技技術人才,農民也是一項高科技的職業了。那麼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的農民到底是不是一項職業呢?而農民種地算不算在工作呢?於是有關方面的專家就給我們做出了以下的回答。

在大家固定的思想中,職業和工作指的是那些每天固定上班然後按時領取工資報仇的那一類人,而且有法定的節假日和休息日。比如,醫生是一項職業,律師是一項職業。對於農民來說,既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也沒有法定的節假日,勞作的時間也不固定,應該只能算作一類人的稱呼,並不能稱之為一項職業。

關於什麼是職業,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職能*行業,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職業。職能+行業,那麼農民有專門的技能,就是栽種農作物,而且農業應該說也是一個行業,所以從這裡說農民應該是一項職業。

之前在關於養老問題的時候,就有專家建議把農民當作一種職業,同樣有工資,同樣交五險一金,同樣有退休政策。但是,由於實施起來不太現實,所以這個議題也就被放下了。但是關於農民是否是一項職業的討論確從來沒有停止。

有人說,工作只是那些在單位上班的才能稱為工作。也有人說,工作是不分是否在單位上班的。關於工作的定義,工作是社會工作中每個勞動者體現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角色定位。所謂工作就是勞動者通過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將生產資料轉換為生活資料以滿足人們生存和繼續社會發展事業的過程。很顯然後者的觀點比較正確。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分工不同。

以某種勞動為生的都是工作,以前說的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以為就是工人才是工作呢。如今工作有很多工種,他都是工作你用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還是其他的方式生存,都是工作。

不僅如此,我們看到我們的高等學校有專門的農業大學,培養了很多農業的高技術人才,而且也有很多的專家教授為農業做出很大的貢獻,比如最熟悉的袁隆平院士,他們也都是農業的工作者,他們難道就不是職業了嗎?所以說,農業也是一項職業。也有網友建議應該把他們納入職業體系,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村樸


隨著農業的現代化,從農民種地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投入的精力來看,種地已經不再是工作。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大部分農民種地的現狀。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家裡有13畝土地,每年在土地上花的時間不超過20天,這是我們華北地區普遍的現象。6月1號左右收小麥,用聯合收好直接賣掉,再翻土播種玉米加上打藥,全部機械化加起來三天左右。在玉米成長的過程抽兩天時間打一次藥,追一次肥。基本等著秋收,秋收的時候同樣聯合收直接賣,再翻土播種小麥一體化,加起來最多也就三五天,年後打一次藥,基本就等著明年六月份收小麥。這樣全年加起來也就10天左右,完全可以保障畝產中上等。

各位,這樣看來種地其實不在算一份工作,不再像以前一樣每天圍著土地轉,而且最主要的是不要出力。可以看作是農民在外面打工或者經商給農民的一份很好的兼職和福利。


記憶大師—陶寶


農民種地是不是工作?

這個問題問的真滑稽,首先你要把工作這個名詞兒定位到什麼範圍?以某種勞動為生的都是工作,以前說的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以為就是工人才是工作呢。如今工作有很多工種,他都是工作你用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還是其他的方式生存,都是工作。以前有這麼一樣說法,天生意萬買賣,不如老農翻地塊。說的就是種地的重要性。改革開放幾十年現在把糧食看得不重要了。糧食產量高了這要歸功於,有許多的科學家和千千萬萬農村的勞動者。辛勤的汗水,如水稻之父袁隆平,這有許多化肥農藥領域的專家。為農村,提高糧食產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成績。(你能說袁隆平和那些化肥農藥專家和農技,科技人員不是工作嗎?現在的年輕人把糧食看的不重要。可是在50年前,人們一天一個人還不到1斤糧食。那個時候人人都把糧食看得非常重要,因為糧食就是命,那個時候沒有化肥農藥。農業基礎設施也不完善。雖然都說那個時候的糧食好吃。但是產量也是很低的,大豆100斤左右,玉米三四百斤。如果現在的糧食產量像那個時候那麼低。恐怕人們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那糧食不重要了。

現在黨中央實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以,年輕人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還有大學生趕緊抓住機遇。到廣大的農村創業,為我國農業儘快地實現全面機械化。貢獻你們的聰明才智!


平安2595717


在農村農民的主要工作就是種地,由於農民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



從小就與土地打交道,種地就是他們的職業。由於改革開放和社會的發展,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民,利用農閒時間離開自己的家鄉,出外打工,可是一到農忙的時候會回到家鄉幹他們所熟悉的工作。



雖然種地賺不了多少錢,可是農民依然把土地看成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對自己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用心經營。



他們把自己的一輩子獻身到土地上。


李欽英問答達人


和工人相對應,農民當然是一種職業,農民的工作就是種地,為祖國提供充足的糧食。昔日交公糧、繳提留款的情景歷歷在目。
農民根據種植農作物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糧農、棉農、果農、菜農等等。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是在各自的崗位
上為國家默默奉獻。這是我的戶口簿職業:糧農!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種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