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衆到底背不背?

這兩天,日本有一本以中國抗日神劇為基礎的中文教材徹底火了,這本書不僅梳理了中國21部抗日神劇的主要劇情和人物關係,還對劇中的各種離奇情節進行了吐槽,引發了不少熱議。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這本書雖然上架還不到十天,但目前已經是日本新書暢銷榜的第一名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書的全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就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

而封面上對這些抗日神劇的宣傳詞也是“完全無視時代背景”等內容;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並且直接將“抗日神劇”

定位為喜劇,不少中國網友看了之後都覺得既尷尬又無法反駁。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而這21部劇中被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神劇《抗日奇俠》——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大名鼎鼎的手撕鬼子就是出自這部劇——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另外劇中還有鐵砂掌、鷹爪手、輕功、點穴等各種神功。

其中有位女主,就是靠著廣場舞一樣的太極打死了拿著槍的敵人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除此以外,這部神劇還誕生了一句相當經典的臺詞——“我爺爺九歲就被日本人殺害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憑藉著過人的“實力”,這部劇被作者巖田宇伯評價為中國抗日神劇金字塔頂尖的作品!

不過塔尖歸塔尖,作者的吐槽也不能不提:

比如劇中人物的衣襟壓反了,穿成了壽衣的穿法;

比如劇中日本人寫的信語法完全不通;

甚至有的場景還有SM嫌疑……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而能和《抗日奇俠》一決雌雄的還有《孤島飛鷹》:劇中拿SM面具當面罩的問題暫且不論,機密文件裡的日語也是寫的亂七八糟——在情報組織成員名單中,AV女優、日本前首相的名字赫然在列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順帶一提,這部劇裡的日本軍官竟然還留著明治維新時期之前的髮型……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另外這部劇背景明明是1937年,但劇中已經開始運用紅外線激光檢查,紫外線探測生命等21世紀的新興技術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不過最不能忍的還是這個。。。。。。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估計尼克楊看了都想打人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而除了這些以外,書中還提到了不少其他“抗日神劇”中的雷人橋段:

比如《敵後便衣隊傳奇》裡的包子炸彈——

劇中,一位鄉親給首長送了一個自己做的包子,

首長表示味道不錯;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結果該鄉親表示,這包子是用來迷惑小鬼子的,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只見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隨手一丟,竟然炸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面對這種操作,首長驚呆了;

結果該鄉親左右開弓,咬一口包子,扔一個,炸一個;

再扔一個,再炸一個……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不僅日本網友表示驚呆了,中國觀眾也是目瞪口呆啊!

另外什麼負重300斤行軍?舉重隊需要你啊朋友!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還有數學不好的閻王——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像什麼手榴彈打飛機——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石頭炸飛機——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褲襠裡藏個雷之類的無厘頭劇情更是比比皆是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另外還有八百里開外就可以一槍幹掉鬼子的“神射手”,這一槍都能從北京打到內蒙古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甚至還有無視牛頓定律的“槍鬥術”——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最離譜的是,某些劇裡的人名居然出自各種AV女優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像什麼掛著馬克思恩格斯照片,說著韓語的日軍會議室——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神鵰俠侶的後代出山打日軍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這些莫名其妙的橋段相比一下也根本不算個事了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因此,這本書一問世,就靠著離奇到無底線的劇情吸引了不少日本網友。截止到目前為止,這本書的相關留言已經超過了四萬——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還有人把書的封面印在T恤上——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做成車貼貼在車上——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甚至還有人說要把這書當禮物送給臺灣的朋友,表示感覺他們會喜歡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而日本網友對這些雷劇的輕視和調侃也並沒有僅限於此,日本最大的論壇之一2ch最近就有很多吐槽抗日神劇的帖子——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明明是部分人的“傑作”,但現在已經是所有中國人要給這幫雷劇背鍋的節奏。

除了對文化的惡劣影響之外,不少網友也擔心這些胡編亂造脫離現實的影視作品會影響外國人對抗戰歷史的正確認識。

而這樣的憂慮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像陳道明就曾直言擔心觀眾在看多了“抗日神劇”後認為抗日就是那個樣子的——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喜劇寫成教材,這鍋中國觀眾到底背不背?

其實在創作抗戰的相關作品時,本應該保持著高度的嚴謹性和專業性,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電視劇,更涉及到了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問題。

但有的文藝工作者對這段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歷史卻毫無敬畏之心,而是一味地追求娛樂化、低俗化,為了博取眼球毫無下限,打著愛國的旗號販賣著粗製濫造的荒唐作品。

這些“神劇”在塑造白痴般日軍形象的同時,又何嘗不是把觀眾當成白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