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区: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等5则

衡水市桃城区:

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桃城区将纪念建党97周年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在扶贫一线举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性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开展一次到村宣誓。组织全区50个帮扶工作队200余名区乡两级帮扶干部到所包村与村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提振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开展一次专题党课。组织帮扶队到帮扶村讲一次党课,通过讲政策、找短板、明方向,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和“回头看”,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开展一次入户帮扶。组织帮扶单位党员与贫困户对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区50个帮扶单位,先后组织2000名机关党员开展帮扶活动300余次,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大局、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的党性意识,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柏乡县:

“八个先行”做好“两委”换届准备工作

通讯员 刘向芳

组建机构先行。柏乡县7个乡镇区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换届选举政策法规的人员组成村“两委”换届选举指导小组,派驻到各村,为村“两委”换届工作提供全程指导、协调、监督等服务。

摸底调研先行。调研组采用“推磨式”党建大调研,做到了“六摸清”,建立了2个台账和3个清单。

集中整顿先行。对排查出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一村一对策”;对15个后进村进行重点攻坚,彻底扫清换届障碍。

人选储备先行。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能人储备库;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村后备干部培养人制度。

业务培训先行。召开全县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及换届选举工作方案。

舆论宣传先行。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讲习所、集体会议、电视专栏、农村大喇叭、公开栏、柏乡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村 “两委”换届相关知识。

财务审计先行。在以往常规审计的基础上,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纳入审计范围,对全县121个村的财务进行审计,及时予以公布。

警示教育先行。通过教育培训、谈话提醒、发放警示宣传页等方式,开展村“两委”换届警示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沧州市运河区:

搭建三大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通讯员 陈冬梅

运河区牢固树立和贯彻以管理促和谐、以服务助发展的工作理念,组建运河园区企业党委,搭建管理、学习、服务三大平台,以非公党建助力企业发展。

夯实“管理平台”,打牢组织基础。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积极引导入驻企业组建党组织,向园区30家企业普遍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严格管理党员队伍,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园区企业党委下辖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其中独立党支部5个、联合党支部1个,覆盖企业10家,实现党组织工作全覆盖。

丰富“学习平台”,全面从严治党。根据园区党员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统一等特点,探索推行“滚动式”“交叉式”“互联网+”三种学习模式,确保学深、学透、学实。将同样的党课或学习内容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滚动式”学习,党员原则上参加本支部活动,遇有时间冲突时,可申请在其他时间段参加其他支部的活动。每次学习活动由多个支部共同开展,定期轮换支部组合的“交叉式”,方便支部和党员之间分享学习心得,开展学习交流。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开展在线学习的“互联网+”学习模式,打通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使出差在外的党员也能通过网络参加组织生活。一年来,共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培训26次,覆盖园区全部6个党组织和25名党员。

创新“服务平台”,激发党员活力。以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依托“七室一廊”8大版块,为园区30家企业及500余名党员、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先后组织召开“献良策、助发展”等主题座谈会3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组织园区代表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新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赴名店名企学习交流。举办“缘来是你”联谊会、“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关注企业职工身心健康、增强职工疾病防范意识”义诊等活动10余场次,有效激发企业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正能量。

临西县:

“智慧党建+” 提升服务水平

通讯员 柏学军

为解决全县农村存在的服务群众难、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临西县推行“智慧党建+”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水平。

“智慧党建+技能培训”。临西县委组织部精心设计“远教培训课程表”,坚持每周一课,要求10个乡镇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定时参加远教站点培训,实现了全县远教培训时间同步、内容同步。在“玉兰风采”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办“致富加油站”专栏,每周一期,推出8期24条种养殖技术,浏览量达10000余人(次)。

“智慧党建+电商服务”。从全县挑选3名电商创业大户,组建电商创业讲师团,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开办“电商创业大讲堂”,组织广大农村手机用户参加“大讲堂”学习,让基层党员群众学会网上创业新技能。在“临西党建之窗”设置特色产品版块,并链接县里11家网店,拓宽销售渠道。目前,举办“电商创业大讲堂”30余期,培训基层党员群众38000余人,网上销售达8800余万元。

“智慧党建+示范基地”。全县建立10个“智慧党建富民示范基地”,每季组织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学习,由种养殖大户现场讲授致富经验,形成“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形式,实现“一乡一特色,乡乡有基地”的富民格局。

曲周县:

“三学”提升干部培训实效

通讯员 袁朝恩

菜单式“点学”。曲周县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将全县干部按照党务、政务、农口、非公企业、乡镇干部、农村干部等多个层次类别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开展问卷调查,县委组织部结合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类别学员的需求,对培训方案及时作出调整,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互动式“研学”。县委组织部提前针对参训学员工作性质设定研讨题目,组织学员进行集中研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观点问题。参训中,打破一人讲多人听的授课模式,实行学员现场提问,老师现场答疑。学员根据学习情况,集中开展研讨,交流学习心得。

跟踪式“访学”。实施学分制管理,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将培训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定考核等次和提拔任用的条件之一。同时探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回访机制,通过“问卷式”“座谈式”和“入户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回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后续跟踪问效。去年以来,围绕跟踪培训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500余份,进行电话回访150余人,召开座谈会4场次,入户回访60余人,有效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