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致力昆蟲調查 近10年晚間燈誘昆蟲采10萬餘件標本

 中新網衡水6月12日電 (崔志平 王鵬 周海榮)11日,河北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老師武大勇在此間舉行的“365百姓故事匯”宣講比賽上做宣講時稱,自2009年任教以來,他和學生們致力於衡水湖溼地的昆蟲調查,很多次晚上在蟲叮蚊咬下燈誘昆蟲到凌晨2點,截至目前,採集到的10萬餘件標本大大地豐富了該院的動物標本館館藏。  

當日,以“立德樹人、築夢前行”為主題的宣講比賽共有來自衡水學院17位老師做了宣講。  據武大勇介紹,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他始終把教育教學和培養更多的“生態使者”當成最重要的任務來抓。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先後開發了3門與衡水湖相關的學校特色課程,其中《水生昆蟲學》還被評為學校的雙語課程。  武大勇說,近10年來,共有200多名學生參加到他的科研項目中,他先後指導60多名學生獲得15項衡水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和思維,也使同學們對衡水湖溼地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從心底裡熱愛和保護好衡水湖。他相信會有更多學生成為衡水湖的“生態使者”。  衡水學院2015級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王子旺稱,自2016年夏天開始和武老師做野外調查和實驗,先後去過衡水湖、德州、滄州和唐山等地眾多河流和湖泊中採集過底棲動物、浮游生物和魚類的樣方。在科學研究中,武老師不僅在大的方面注重結構框架和思維邏輯,也非常注重細節,可以說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衡水學院黨組副書記、院長田光教授說,武大勇是我們學校近年來引進的留美博士。在實際工作中,他不僅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做的好,還組建了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圍繞衡水湖和周邊溼地做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溼地管理和保護當中。  武大勇,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9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學專業,獲碩士學位。2006年在美國懷俄明大學昆蟲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2009年4月到衡水學院任教,2013年6月評為河北大學碩士生導師。(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