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1歲大學生爲了DNF里的「天選之人」負債20萬,父親罵其是畜生這件事?

靜電女王思密達


關注老搬長開心每一天,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玩DNF的朋友都會知道,在DNF裡有一種叫做“天選之人”的稱號,很多玩家都把天選之人當做遊戲裡大佬的門檻,沒有天選之人一定不是大佬,但有了天選之人也未必都是大佬。

事件回顧:21歲大學生,為了DNF裡所謂的天選之人選擇網貸。

這是一個真實而悲傷的故事,為了讓自己在遊戲中可以更厲害一點,除了靠運氣爆肝之外還能幹嘛?答:充錢。

截圖中這個小夥子也是這樣想的,但自己又沒錢,管家裡要顯然也不太現實,於是這位小夥子便產生了網貸的想法。據小夥子透露,一開始自己只是借了一萬塊錢,本來預計是除了購買天選之人剩下的錢還能過個好年,而且按照正常還貸額度,自己是可以還上的。

但是小額貸款跟正常貸款根本不一樣,借了1萬到手只有6000,而還款的時候卻要還1萬5,這一下打亂了小夥子原本設想的還款計劃,沒辦法只得一邊借一邊還,最後窟窿實在堵不上被網絡貸款的人找上門之後,父母才知道了這一切。


據這位小夥子的父母透露,其實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了。

之前還在上大學的他因為迷戀網絡遊戲,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充錢購買裝備,自己也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一開始還是隻是靠搬磚賺來的錢增幅遊戲裝備,不過後來漸漸的靠搬磚的錢已經滿足不了的時候,便開始了網貸。

到事發時,這位小夥子累積的網貸數額已經有了20萬之多,而這位小夥子的家庭其實並不富裕,甚至用貧困形容也不過分,最後父母實在無力償還只能選擇報警。

這些年因為網貸而背上鉅額債務的年輕人越發的增多,說徹底取消一些不合法的網貸,我贊成,所以話說回來,這種成年人所做出來的不理智行為,自己是不是該為此負責呢?不然誰來教育他?所以,我的觀點是父母可憐,而他不值得可憐。


說句題外話,筆者真的不喜歡有些年輕人“不能掙先能花”生活方式,當能力不能滿足野心的時候,要麼努力,要麼眯著,你說呢?


電競老搬長


說下自己的看法

自己第一個玩的網遊就是毒奶粉,不過那是在毒奶粉剛剛國服上線的時候,那時剛上大學,一個學期2000塊的生活費,平均一個月500塊錢,別說給遊戲充錢了,吃飯買衣服都要掐著算著。

玩毒奶粉只是打發時間,後來同學強化武器在某網站賣了50塊錢,才知道原來玩遊戲可以賺錢。那時候的50塊錢對我們窮學生來說真的不少,要知道在學校吃一頓飯才3塊錢,並且吃的飽飽的。

從那以後,毒奶粉真的是在校園裡火了,本來六七百兆的遊戲,慢慢的上了一個G,後來越做越大,真的是越來越毒!

但當時給遊戲充值的理念很少,畢竟手機都沒有錢,什麼春節套,國慶套,都是搬磚買的。


慶幸的是那時候學校裡沒有小貸公司,不然真的會有同學去貸款。

再說說這件事

貸款20多萬玩遊戲,一開始以為是富二代,以為是像王校長這種人物,為了快感,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金錢,但畢竟王校長有揮霍的資本,不但家裡有錢,自己也能掙錢!

上了大學20多歲了,多少有點自控能力和辨別能力了!家裡的經濟條件怎麼樣,難道自己心裡沒有點數嗎!

但從這件事中反應了兩個社會問題!

1.網遊毒害青少年!

從3歲到30歲,大部分的人都沉迷於網遊,“王者農藥”,“吃雞”,“毒奶粉”,還有最近比較火的,家裡有礦才玩得起的“逆水寒”,每一個遊戲都在侵蝕著青少年的心靈。

本應該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聊天的時間,通通奉獻給了遊戲。

現在給遊戲充值的人群越來越龐大,而年齡卻向年幼化發展。沒有賺錢能力的青少年,只能偷偷摸摸的用父母的錢。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快捷支付太方便,而有些家長對金錢的管控能力太差,也導致孩子養成這種壞毛病,往往銀行卡里的錢被花光了也不知道。

而另一種社會現象,也要向網遊一樣嚴肅對待,那就是網絡直播!

因為給主播打賞,而花光家裡存款了報道這兩年頻頻發生,而換來的除了主播一句“老鐵,666”,還有親人的兩行淚!

2.校園網絡貸

不知道什麼時候,網絡貸開始侵佔校園,各種貸款琳琅滿目,放款條件低,貸款利率高。

貸10000實際給六七千的情況已經發展成行規了,而真正能還清貸款的學生,哪個不是掉了一塊肉或者放了一碗血。

貸款的雪球越滾越大,很多學生無力償還,甚至被迫裸貸!

堂堂大學生,放在古代都是百裡挑一,千里挑一的人物,為什麼分不清是非黑白,明明知道是坑,為了裝逼,為了享受,而選擇毫不猶豫的跳進去!


希望國家能出臺一些政策條文,對網遊公司和小貸公司加大各方面的限制和審核,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有明黑白、辨是非的能力!


城郊賓館系列故事


如題,這種蠢貨不值得同情。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而且,這並不是一個個案。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相關新聞,這種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這些都是曝光出來的極端案例,沒有見光的,只會更多。

我一直都在呼籲,玩遊戲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當下中國遊戲行業的殺豬行情下,如果心智不夠成熟,虛榮、攀比、憤怒這些情緒一旦佔據了玩家大腦,就很容易讓人掉進坑裡,而且一旦陷進去,身上不褪幾層皮很難重新迴歸理性。

君不見,那些被國產垃圾遊戲支配的玩家們,輕則三年白乾,重則傾家蕩產,更有甚者,挪用公款欺瞞詐騙失去人身自由也屢見不鮮。

十幾年前,就曾經有人大喊:網絡遊戲猛於虎!

那時年少輕狂,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覺得這些磚家狗屁不通,完全不懂遊戲,就會瞎噴!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再看當下遊戲圈,我雖然不敢苟同,但卻沒有了大聲反駁的勇氣。

看著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為了遊戲偷偷花光家庭原本不多的積蓄,看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為了遊戲不惜借貸甚至出賣肉體,看著越來越多的成年人為了遊戲不務正業負債累累,我開始反思,自己當初選擇進入遊戲行業是不是錯誤的。

即便沒有身處漩渦中心,但看到那些可憐的遊戲玩家被垃圾遊戲控制擺佈,我的內心還是會有些許自責。

眼看著邪惡勢力愈發強大,遊戲這一事業在黑暗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孤獨與無助便愈發蔓延。

我明白自身力量的弱小,什麼都改變不了。

雖然一直作為遊戲圈的邊緣分子,我從沒參與過任何一款殺豬遊戲的製作。但不親自下手,是不是就代表了無罪?

這是一個問題。

  • 在屠刀架在自己的頭上之前,我們都是冷眼旁觀者。

  • 從這一點看,題主所說的那個“天選之人”又是值得可憐的,我收回我文章開頭時所說的氣話。盲目消費拖累家庭固然可恨,但那些挖坑給人跳的奸商們才是幕後黑手才真正可恨。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什麼救世主,想要改變遊戲行業現狀,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抵制垃圾遊戲的行動中來這一條路。

做不到完全抵制,也一定量力而行!


我在右


這個二十一歲的大學生基本上算是開始了“雙廢”人生,一廢是指沉迷網遊而荒廢了學業,二廢是指玩物喪志而走上了歪路。這樣的年輕人如今已經越來越多了,他們絲毫沒有個人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一點都不值得可憐,這倒正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再說這個大學生的父親,他罵兒子是畜生,看似是恨鐵不成鋼在管教兒子,其實他有不教之過的責任。兒子上大學期間在學校到底都幹了些什麼,在課餘時間都做了些什麼?身為父親應該有所瞭解,即便離的遠,那也可以通過孩子在錢的開銷上有所察覺。一旦發現有異常現象,應該及時向兒子問詢錢都花哪去了,如果兒子不說實話,必須要做親自調查。

對於像這種因沉迷網遊竟然動用了網貸手段的大學生,其行為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他不知道那是一個無底洞,那這個大學上的還有價值嗎?或者說我們的大學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近些年我在做家庭教育諮詢工作時,每年都接手幾起大學生因沉迷網遊而出現掛科和厭學的案例,從高職高專的學生,到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甚至還有清華北大的學生,這說明網遊已經危害到高校學生的正常生活了。

假如我是案例中這位網貸達20萬之多的大學生父親,我絕對不再給他提供任何經濟上的支持,我寧願讓他休學去打工還貸,堅決不會再縱容他如此玩物喪志,直至毀了一生。這樣的年輕人絕不值得同情,打與罵都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認知和分辨力很差,並且自控力也非常弱,雖然已經是成人。


韓國成老師


值得可憐!

有句話叫做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句話我很有異議。

父母為了孩子好,那是掏心窩子的好,這句話我認,但是也有一些父母,對待孩子,沒有必要的知識,有些父母更是貫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絕望教育。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真的很絕望。

另外還有一些父母,嘴裡喊著,不要點外賣怕不乾淨或者營養跟不上之類的話,自己又不做飯,或者坐著不好吃。

不要玩手機,除了要求孩子學習以外,其他活動都不帶上孩子,似乎孩子是世界除了學習,就只剩下學習。

所以,做父母的真得好好學習一下怎麼做父母,在孩子面前罵他畜生,有用嗎?

以上,個人觀點。

至於網貸,欠了20萬,怎麼辦?

我有親戚也是沒成年欠了10幾萬網貸,前年電話都打爆了。

所以,我個人也有一定經驗。

1,涉及到徵信的平臺,能還上的,一定還,至於該系統是否真的上徵信,自己去查。

2,沒有涉及到徵信的平臺,違約之後,他們打電話過來一般就是要求只還本金,例如你借了1000,現在要求你還5000,如果你違約了,各種電話打過來,你可以跟他商量,只還本金跟央行規定的利息,什麼會員費、審核費、加速費之類的費用,一概不要理。

3,雖然還不上,是孩子的徵信完蛋,以後飛機火車貌似都會坐不了,所以,該還的還,幫著孩子一起還,畢竟家長責無旁貸。

4,發生這樣的事情,家長跟孩子要好好聊聊,再怎麼打罵,他畢竟是你的孩子,你能把他怎麼樣呢?


軍幸子


我家族財富密碼高級研究員張仲覺得說畜生也不為過


毫無辨別是非的能力,把虛擬世界的快感當做追求的樂趣,這是無智


花錢如流水,毫無節制,這是荒淫無度和揮霍


不顧父母的勸阻,肆意妄為,這是不孝


這個事件反映了幾個問題


一、網遊的滲透毀了很多孩子的自制力和辨別能力,讓他們沉迷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二、網貸本來是給需要錢的人用來募集資金的工具,但卻成為很多無知的年輕人無腦貸款來滿足自己的幫兇



對此,我們應該警惕青少年網癮問題和網貸的監管、貸款對象的盡職調查等多方面問題。


家族財富密碼


沉迷遊戲而負債,這可是位大學生啊!付出千辛萬苦供出來的大學生,現在淪落成這樣誰最痛,父母最痛!在父母親看來,是人都該知道父母親的不容易,是人不為別人考慮也會為自己考慮,父母親都情不自禁想罵人!想罵她人渣都抬舉他了,更合適的一詞就是畜牲!


路在哪裡呢


罵的好我前段時間偶然刷到了一個視頻就是與這個相關的 視頻中說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這不應是用畜牲來形容的人了 這種人真的找不到什麼詞語好形容 我這個人一般比較理性 但對於他我只想說死了算了


銀狐至深


個人觀點,玩遊戲沉迷的我認識很多,但是你說去借錢買裝備,還借這麼多,我周圍一個都沒有,具體一點的原因還是他覺得凡事都有他父母頂著,無所謂,其實也有一部分父母的原因,他不是借了一次,而是借了三次,最終欠下了25萬元的鉅款,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個人覺得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這學生價值觀估計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