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故宮爲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北京近日連降強暴雨,而地處中軸線的故宮博物院卻並未被洶湧的雨水攻佔。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即便這場雨淹了大半個北京城,而故宮,最深的積水處也不過剛極小孩子的腳踝。為什麼如此大的一場暴雨故宮卻幾乎沒有積水呢?有人說,故宮“九龍吐水” 避免“看海”模式。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在觀賞故宮的過程中,雨勢突然加大,暴雨傾盆而下。卻只見雨水從故宮大殿臺基的螭首中流出,水量如柱。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遊客們紛紛大聲喝彩道"千龍出水",不顧滂沱大雨扔掉傘衝到三大殿臺基下拍照,記錄這難得一見的精彩時刻。這所謂的"千龍出水"又是什麼呢?故宮為何從不積水呢?讓我們來一步步解開這個謎團。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01

地勢很重要:整體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的走勢

故宮自建造伊始,就順應北京的自然地勢條件,整體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的走勢,該有坡度的地方有坡度,如此一來便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02

人工排水網絡龐大:主次分明、明暗結合的龐大排水網絡

最重要的是,故宮擁有主次分明、明暗結合的龐大排水網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明確指出,紫禁城的整個排水系統都是經過精密規劃過的,在故宮是存在出現大面積積水的可能性的。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溝通各個宮廷院落的排水系統有乾溝、支溝、明溝、暗溝、涵洞、流水溝等眾多排水設施。這麼多排水通道,多大的雨也不愁排不完。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前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排水功能也是相當厲害的。它們分別坐落於一個8米多高的工字形臺基上。臺基共分為三層,在四周欄杆的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面還安裝有一個精美雕琢過的的石龍頭。龍頭口內是一個通透的圓口,也是一個暗藏的排水口。這樣暴雨來臨時雨水就可以逐層下落進而排出。因此檯面不會存留一點積水。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此外,故宮的地下暗溝也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一有降雨,雨水悉數排入暗溝,再經由支溝彙集到乾溝,最後經乾溝排入內金水河。六百多年來,工作人員們都會在固定時間進行清洗、淘挖、養護措施,排水功能絲毫沒有退化。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03

故宮博物院始終都在堅持排水設施的專項巡查

自古以來,故宮博物院始終都在堅持排水設施的專項巡查,巡查涉及古建築、河道、排水溝渠、地面等方方面面。在暴雨中我們看到的除了人山人海的遊客外,還有著冒雨四處檢查的工作人員們。

暴雨中的故宮為何從不積水?難得一見的“千龍出水”告訴你真相

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故宮為何從來不積水"的疑問已經解開了。只能說古代人民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但是故宮能夠屹立至今,輝煌至今,都離不開世世代代的為故宮做出一點一滴奉獻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