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研制出了“神经喜剧”新品类。

冤家路窄的男女主人翁,一路嬉笑逗骂,迸发出跨越阶层的爱情火花。

这些神经喜剧里诞生了不少独立反叛的富家女,以及幽默活力的平民男。

如今国产片也开始炮制神经喜剧了,可惜,大多数都是“低仿”货。

比如最近上映的《21克拉》,显然是有机玻璃做的赝品。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

是女神经

文|乔乔

作者简介:ACG 爱好者,互联网从业者。看了三十年漫画动画但仍然不会画画的废柴。大龄女性已婚已育。

当我看完阿莫多瓦的《对她说》,带着一丝感伤的心情,踏入《21克拉》的影厅五分钟后,我得承认,我不该吃完大餐再去吃烤冷面——饿的时候尚觉美味,不饿的时候就散发着可疑的地沟油气息。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21克拉》和《克拉恋人》都拍摄于2015年,主演都是迪丽热巴,但剧情毫无关系。这是部关于拜金女迪丽热巴与抠门男郭京飞的恋爱喜剧,改编自同名话剧——无聊得像上司的万年臭脸。

观看《21克拉》的一个半小时里,我打开34次手机,发了十几条微信,并仔细观察了其他观众:全是情侣,搂在一起傻乐——给他们什么都会乐。电影结束的字幕还没放完,情侣们已经走得干干净净,奔赴下一战场。

这是对《21克拉》最合适的观影态度:用完就扔。

从大明星到拜金小三,编剧有多恨迪丽热巴

2015年的热播国产电视剧《克拉恋人》,意外捧红了迪丽热巴——一个高鼻深目、盘亮条顺的维吾尔族姑娘,带着满身灵气在镜头前发光。当她趴在车窗上,像一条小狗瞪着无辜大眼,边说“那你把我带过来干嘛?我还没吃饭”边吹起额前一缕头发时,命运之神的眷顾降临了。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想当年热巴就是因为这张动图圈粉无数

一直以来,人物单薄是国产影视剧的通病:缺乏深度,浮于表面。《克拉恋人》里迪丽热巴饰演的高雯,显然在人设上下了心思:大明星又女神经,独立又怕孤单,高冷又可爱。在当时充斥着绿茶女的国产影视剧里,这种“反差萌”如一股清流,迅速收割大批观众的心,可能女观众更多——毕竟,女生们并不想太柔弱。

然而,当我看到《21克拉》里迪丽热巴身裹粉红色的貂、带着一脸蠢相刷卡时,我意识到这电影完了,迪丽热巴肯定欠编剧很多钱。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灵魂拷问:我有貂,你有啥

电影里迪丽热巴拥有一个不堪的身份:小三。在中国的婚姻语境下,小三是处于绝对道德劣势的角色。编剧为淡化负面色彩,费心洗白:她被大鹏饰演的贝总包养三年,只觉得自己是真爱,没发现是小三。

不好意思,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已婚妇女的我不禁嘴角上扬。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两人这一同框便知道是真爱了

迪丽热巴与贝总分手后,失去了全部经济来源,又不愿意卖掉她那个超像1:1高仿货的红色爱马仕包包来还房贷(为什么贝总的女人还要还房贷,也是很谜),便打算出租空闲房间赚点钱。然而上海高档小区的精装修豪宅,租金仅需2000元/月,迪丽热巴要么是做慈善,要么脑子瓦特了。

郭京飞饰演的抠门男是一个话剧演员,万年龙套。因为迪丽热巴的意外搅局,丧失了翻身做主角的机会,丢掉工作和住处,来租迪丽热巴的房。郭京飞做了顿带鱼,迪丽热巴连刺都吃了下去,俩人就此萌生爱意(带鱼:怪我咯?)。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这个红色包包出镜率贼高了

徐浩峰说:爱情片其实是阶级斗争的故事。横亘在男女间的阶级鸿沟引发的冲突,才是电影的看点,奥黛丽赫本的《罗马假日》便是典型代表。

但在《21克拉》里,编剧只致力于通过肤浅的细节来展现迪丽热巴的拜金,却刻意回避了阶级:里面的每个人,不管贫穷富有,都显得跟个二傻子似的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看见钻戒时渴望的小眼神

至于拜金,无非是爱买点奢侈品。在女性有意愿、有能力为自己购买奢侈品的现今,仍然将奢侈品与拜金挂钩的编剧大约生活在上个世纪。

在电影的最后,为表现迪丽热巴的转变,编剧居然让她背起了一个丑陋的布包,我仿佛看到了编剧本人:一个经历了几十次相亲仍未成功、斤斤计较人均消费、发际线后退、肚腩隆起、自我感觉良好的油腻直男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热巴还是泯然于众流量女星了

《21克拉》洗去了迪丽热巴在《克拉恋人》里所有有魅力的人设,只保留了硬拗的女神经形象,直接瓦解了迪丽热巴构建的品牌形象,使之变得和其他流量女明星一样:说不上哪里不好,但不special了。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是老男人装嫩

《21克拉》里的郭京飞是个灾难。三年前36岁的他虽不算太老,但眼角眉梢掩藏不住中年男人的气息:愤懑,谨小慎微。这种气息是岁月刻进面孔里的,伴随着眼袋和皱纹,在大银幕上愈发明显。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3年前郭京飞的胶原蛋白也早已撑不出年轻的感觉

他饰演的抠门男更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冲动年轻人:给迪丽热巴所有存款,甚至裸奔。郭老师演技虽好,无奈不敌岁月,当他努力做出夸张但并不好笑的肢体动作时,令我油然而生一种悲凉感:为什么好好的演技派不做,非要与小鲜肉争锋。而球场裸奔那出高潮戏,当郭老师已显松弛的肉体出现在镜头前、背部还有疑似黑斑的东西时,我悄悄别过了头,不落忍。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美人如是,美男子也如是。除非你是孔侑。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孔侑:谁cue我?

房价这么高,有情真能饮水饱?

《21克拉》的故事模式是经典的“落魄男女有情饮水饱”模式:男女主角在各自的人生低谷相遇,因为都很穷,所以恋爱都纯纯的。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蒲田进行曲》、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和前年的《爱乐之城》都属此类。

恋爱仅是表象,梦想和陪伴才是电影升华的药引。不幸的是,《21克拉》多少欠缺这两点,变成了一部无聊的烂片。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老套的情感模式,毫无内涵的无趣

郭京飞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么?不是,没有看到他作为演员的努力,甚至放弃了演戏改卖盒饭。迪丽热巴?抱歉我只看到她在菜市场砍价。陪伴在电影里有简单的体现,但欠缺层次,俩人的恋爱快得莫名其妙,彼此托付终生也让人难以信服。

缺乏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仅仅“情绪到了”是不够的,俩人最终要面对生活最不堪的一面:金钱和贫穷。显然,《21克拉》轻轻巧巧跳过了这个关键矛盾:郭京飞答应送给迪丽热巴的21克拉钻戒最后缩水成0.21克拉,迪丽热巴欣然接受。在这部电影里,真爱是钻戒,克重不关键

21克拉的迪丽热巴不是女神,是女神经

真爱不是问题,钻戒更重要

但现实真的如此轻巧吗?当电影结束,每一对情侣都要面临选择:开车、打车还是地铁?五星级酒店、如家还是回家?吃路边摊还是饭店?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情感与金钱的纠葛。

结婚是恋爱喜剧的结束,但在生活里,结婚仅是开始。看电影的笑声如几枚肥皂泡,第二天我们就忘记了为什么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