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利水腫、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中醫十大名方——五苓散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

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朮澤瀉豬苓茯,

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除。

小便不利水腫、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中醫十大名方——五苓散

方劑組成:

豬苓、茯苓、白朮、澤瀉、桂枝。

用法用量:

豬苓(去皮)、茯苓、白朮各9g,澤瀉15g,桂枝(去皮)6g。

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現代用法:散劑,每服6-l0g;湯劑,水煎服,多飲熱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方劑解析:

本方主治病症雖多,但其病機均為水溼內盛,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傷寒論》中原治蓄水證,乃由太陽表邪不解,循經傳腑,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而成太陽經腑同病。

太陽表邪未解,故頭痛微熱;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不利;

水蓄不化,鬱遏陽氣,氣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於口,故渴欲飲水;

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飲入之水不得輸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稱“水逆證";

水溼內盛,泛溢肌膚,則為水腫;水溼之邪,下注大腸,則為洩瀉;

水溼稽留腸胃,升降失常,清濁相干,則為霍亂吐瀉;水飲停於下焦,水氣內動,則臍下動悸;

水飲上犯,阻遏清陽,則吐涎沫而頭眩;水飲凌肺,肺氣不利,則短氣而咳。

治宜利水滲溼為主,兼以溫陽化氣之法。

方中重用澤瀉為君,以其甘淡,直達腎與膀胱,利水滲溼。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其利水滲溼之力。佐以白朮、茯苓健脾以運化水溼。《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的氣化有賴於陽氣的蒸騰,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溫陽化氣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傷寒論》示人服後當飲暖水,以助發汗,使表邪從汗而解。

功能主治:

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或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或水腫、洩瀉。舌苔白,脈浮或浮數。

以下西醫臨床疾病可以參考使用:

溼疹蕁麻疹、肥胖症、急性黃疸型肝炎、糖尿病消渴、慢性充血性心衰、前列腺炎、手腳多汗症、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以及胃腸炎水瀉、胃動力不足、眩暈、盜汗自汗、妊娠嘔吐及減肥降脂等。

小便不利水腫、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中醫十大名方——五苓散

加減運用:

1)本方去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並治小便不利。

(2)本方加蒼朮,名蒼桂五苓散,治寒溼。

(3)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溼熱發黃,便秘煩渴。

(4)本方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積熱。

(5)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六腑之熱,名桂苓甘露飲。

(6)本方去桂、澤瀉,名豬苓散,治嘔吐病在膈上,思飲水者。

(7)本方單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煩渴,引飲過多,腹脹便赤。吳鞠通把桂枝改紫油肉桂,主治腹部水腫顯奇效。

(8)本方單用澤瀉、白朮,名澤瀉湯,治心下支飲,常苦眩冒。

(9)本方單用茯苓、白朮等分,名茯苓白朮湯,治脾虛不能制水,溼盛洩瀉。再加郁李仁,入薑汁服,名白茯苓湯,治水腫。

(10)本方加川楝子,治水疝。

(11)本方加人參,名春澤湯。再加甘草,亦名春澤湯。治無病而渴,與病瘥後渴者。

(12)本方去桂,加蒼朮、甘草、芍藥、梔子、黃芩、羌活,名二術四苓湯,通治表裡溼邪,兼清暑熱。

(13)本方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治傷暑大汗不止。

(14)本方加甘草、滑石、梔子,入食鹽、燈草煎,名節庵導赤散,治熱畜膀胱,便秘而渴。如中溼發黃,加茵陳;水結胸,加木通。

(15)本方合益元散,治諸溼淋瀝。再加琥珀,名茯苓琥珀湯,治小便數而欠。

(16)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湯,一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溼,停飲夾食, 腹痛洩瀉,及口渴便秘。

(17)本方合黃連香薷飲,名薷苓湯,治傷暑洩瀉。

(18)本方合小柴胡湯,名柴苓湯,治發熱洩瀉口渴,瘧疾熱多寒少,口燥心煩

關注我,一起關注身心健康!

小便不利水腫、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中醫十大名方——五苓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