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慶王朱栴出生,誰也沒有想到,他一生絕大部分時光,都將在這個被人稱為“塞上江南”的地方度過。

朱栴為什麼會千里迢迢從南京跑來鎮守寧夏呢?這還要從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大規模分封藩王說起。朱元璋出身貧寒,在元末紅巾軍起義的暴風驟雨中,參加了農民起義軍,後來勢力日益壯大,獨霸一方。他善於用人,精於謀略,最終把蒙古貴族趕到了漠北大草原上,建立了明王朝。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朱元璋,從小無依無靠,四海為家,漂泊無依,養成了殘忍多疑的性格特徵,對功臣們十分不放心。為解後患,他大殺功臣,還下了一道聖旨,分封諸子為藩王,以“同姓治異姓”,加強邊防,保衛朱明江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洪武二十四年,朱栴被封為慶王。朱元璋還按制,給慶王朱栴賜金鑄玉印一枚,上書“慶王之寶”四字,同時御賜金冊。朱元璋冊封朱栴的金冊冊文如下:

洪武二十四年,歲次辛未,四月戊午朔十三日庚午,父皇制曰:

昔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名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第十六子栴:今命爾為“慶王”。分茅胙土,豈易事哉?朕起自農民,與群雄並驅,難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饗神祗,張皇師旅,伐罪救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今爾固其國者,當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禮,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時饗之。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於戲,勤民奉天,藩輔帝允執厥中,則永膺多福。體朕訓言,尚其慎之。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洪武二十六年,年僅16歲的朱栴來到了寧夏。慶王府就建在寧夏鎮城南薰門內,位於今中山南街西側向北至今解放東街,向西至今銀川飯店一帶。初到寧夏鎮守的慶王朱栴大權在握,擁有地方軍事指揮權。朱元璋讓他管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的軍務,等於是把西北的邊疆防務全部委託給了他。這時的朱棟意氣風發,成為朱明王朝鎮守西北的代表性人物。

人生無常,繁華常常轉瞬即逝。正當朱栴年少得意,展露才華之機,一場橫禍起自蕭牆,徹底改變了朱榜的命運。明朝皇室內部為了爭奪皇位,竟然自相殘殺起來,這就是明初著名的“靖難之役”,這場內亂也深深地影響著朱栴以後的人生軌跡。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洪武三十一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了,按照他的遺詔,皇太孫朱允炆,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後,對他十幾位手握重兵的皇叔感到如芒在背。在手下大臣的慫恿下,建文帝開始削藩。結果卻引起了早蓄異謀的朱元璋四子朱棣的起兵反抗。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諸子中最有雄才大略的一位,所以朱元璋把鎮守元大都燕京要地的重任交給了他。朱棣手下精兵猛將如雲,在當時諸王中威望最高。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幌子,經過4年的艱苦戰爭,終於打進南京,奪取了帝位,成為明朝歷史上有名的明成祖。在這場內亂中,慶王朱的態度呢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明成祖即位後,朱栴立即親自到京城去朝賀。明成祖朱棣知道自己是憑藉著強大的藩王事力量奪取的皇位,因此,對手握重兵的諸位藩王兄弟不能不防。

所以,朱棣把朱元璋制定的“同姓治異姓”的政策改變為“以異姓治同姓”,將貼身太監派往各地對宗室和鎮守文武大員進行監督,僅派來監視慶王朱栴的太監就有16人之多。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在如此惡劣的政治局勢下,朱栴為了保全性命,選擇做一個聽話的藩王了。他只好寄情于山水,研究起詩詞歌賦、文章典籍。朱栴自16歲來到銀川,直至61歲去世,中間的45年時間都是在寧夏度過的。他在寧夏鎮城居住期間,作了很多詩詞,可惜大多沒有流傳下來。

只有他創作的數十篇詩詞,被收錄到寧夏古代方誌中,才得以傳世至今。尤其是他創作的“西夏八景詩”,描繪了當時銀川城的美麗風光,具有較高的文學造詣,而且還有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朱榜的“西夏八景詩”有《賀蘭晴雪》《漢渠春漲》《月湖夕照》《黃沙古渡》《靈武秋風》《黑水古城》《官橋柳色)《梵剎鐘聲》。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朱栴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寧夏志》,這部志書因為撰修於明宣德年間,所以又稱《宣德寧夏志》。《宣德寧夏志》對寧夏地方文獻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是現存的寧夏第一部地方誌,對寧夏古代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朱栴的晚年生活過得並不如意。朝廷之上,皇帝對他並不信任。直到明英宗即位時,明王朝開始走下坡路。還有人告發慶王朱栴私自制造兵器,準備軍馬造反。這樣的誣告,讓年老的朱栴心力交瘁,焦頭爛額。儘管皇帝對這些誣告並沒有當真,可是朱栴已經心灰意冷,想告老還鄉,回到江南去。英宗沒有批准,只是下旨對他進行了一番安慰。朱栴只好繼續靠寫寫詩文打發時光。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明正統三年,朱栴在慶王府家中病逝,享年61歲。大明慶藩一支封國長達253年(1391-1643年),傳親王位歷10世,冊封親王11人,世子1人;受封郡王爵位20人,傳王42人。宗族支脈繁衍,宗室人口總數近萬人,形成塞上古城銀川一個龐大的封建特權集團。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農民軍攻佔寧夏鎮城,末代慶王和宗室成員都被處死,慶藩一支遂滅。

慶王封藩寧夏鎮 吟詩作賦頌銀川

歡迎投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爆文重獎!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