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香港買東西那麼便宜?

用戶87403987209


香港迴歸祖國後,只需辦理港澳通行證就可以自由前往使得越老越多的消費者去香港淘貨。除了香港旅遊環境良好、消費品數量和質量上乘之外,價格無疑是吸引消費者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香港買東西便宜的因素:

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匯率和關稅的優惠政策。在香港迴歸之前,就以經濟發達地區的名義加入世貿組織,除去如煙、酒等特殊類別商品以外,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大部分貿易來往涉及的商品都是免稅的。香港迴歸後,為了保障香港的平穩過渡和市民生活的平穩有序,免稅的措施得以保留並繼續延用。

另外香港本身的地理優勢和自由貿易制度也是保證大部分商品平價的重要因素:對合規貿易不設管制、對大部分商品不設置關稅壁壘;進港出港手續、關檢及衛檢手續辦理十分簡便等措施就足以造就香港自由貿易港的地位和帶來相對低廉的商品價格。

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來港觀光的遊客喜歡買東西帶回的原因。


家族企業雜誌


為什麼香港買東西那麼便宜?

首先我要說的是,香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便宜。比如說你在香港買瓶水就要6~8元,一個人吃一頓簡單的隨隨便便就是七八十,坐地鐵也動不動就是幾十塊。

香港還有一樣東西是全球最貴的,那就是房子。香港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容納了730左右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全球第三,由於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度發達的經濟,讓香港的房價傲視全球,多個統計機構數據顯示,香港的房價均價位居全球第一,第二是倫敦。

除了之外,香港大多數東西相比於內地都要便宜許多,尤其是化妝品、衣服、包等,所以香港被內地人當成了購物者的天堂。那麼,香港的化妝品、衣服、包等東西為什麼要比內地便宜呢?

主要原因是關稅和匯率上。香港大部分東西都是免稅的。香港是個自由港,免稅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政策,迴歸祖國後繼續延用。

當年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就以發達地區的身份加入了WTO,WTO締約國之間大多數商品是免稅的,只有特定的商品收不高於百分之五的關稅!香港的免稅,是指,除了煙、烈酒和動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對其他進口物品徵收關稅。

雖然中國也加入了WTO,但是是以發展中國家加入的,所以大多數都收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關稅,只有少數的才收少量的稅或者是免稅。

香港免去了關稅,就省去了一筆不小的成本,所以在香港買的東西才會比較貴。


天天說錢


先看香港的經濟結構。香港的工業發展曾經盛極一時,推動了香港經濟起飛,但那已是昨日輝煌。GDP工業佔比從23%一路降到現在的不到1.4%,如今香港的GDP幾乎全是服務業產生的。

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是香港的四個傳統主要行業。這四個主要行業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並創造就業,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四大主要行業中最大組成部分是貿易及物流,其中的貿易佔了大頭。其次是旅遊,而旅遊業中大頭是就是零售業。

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其自由貿易制度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貿易不設置管制。二是不設置關稅壁壘。三是進出口手續極為簡便。四是進港關檢及衛檢手續簡便。

再看商品的價格構成的四個要素為:生產成本、流通費用、稅金和企業利潤。

香港的製造業日漸稀少,基本只剩下了關係民生的常用生活消費品的加工,所以香港市場上的商品絕大部分都來自進口貿易,其中大陸是主要來源地(可參看香港政府統計局首頁上發佈的香港統計年刊)。大陸的生產企業很多是享有出口退稅及其他出口優惠政策的,其他主要工業國家也多少都有類似政策,所以對香港來說,很多產品的進口價格比原產地市場定價還要低。

流通費用商品差價的基礎。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且毗鄰珠三角這個中國主要進出口產品加工基地,香港的位置得天獨厚,流通環節同樣受惠於大陸交通基礎建設及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

稅金也是價格的構成因素。稅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香港的稅率屬全球最低之列,稅制簡單可預知。一般生活用品中,除了極少類別的商品,進口都是免關稅的。此外香港不徵收增值稅、銷售稅或資本增值稅,只有在香港賺取的收入才須繳稅。這應該就是到香港購買進口商品價格相對便宜的最主要原因。

雖然香港一直是一個購物天堂,但隨著內地消費環境的改變,使得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去消費全世界的商品,現在並不需要特意去香港進行消費了。


旅行中國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溪梅認為:因為免稅,所以很多東西便宜。但同樣的商品進口到內地,海關是要加稅的,內地貴就是在於稅比較高而已。像小編前段日子剛去完香港。親身體驗了下。他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很便宜,只是大陸很貴的東西,他這邊便宜。像正常的在711買一瓶水,我記得我買的是維他檸檬茶差不多在8-12左右一瓶,正常在大陸買最貴就5塊了。像女生很喜歡買化妝品,那邊基本街道兩邊都是各大藥妝店,價格便宜到懷疑真假。但是還是忍不住的買買買。

香港屬於一個自由港,免稅是從很久之前就有了,現在一直還在維持著免稅,只有東西是免稅的才會比內地便宜很多,而且要趕在匯率好的時候去購買東西,最低的時候差不多1比0.8左右。這樣的話買大件或者奢侈品是比較划算的。其實稅就佔了很大一塊兒,就像蘋果手機在美國當地買就很便宜,到了國內就很貴很貴,其實東西沒有多少錢,貴就貴在稅上了。

所以大家都會覺得沒有稅的香港國度,買啥都便宜。


首席投資官


我住深圳,經常過去香港那邊買東西,基本上化妝品現在全跑香港揹回來,真的是便宜很多,至於這麼便宜我覺得是兩個原因吧。

1、香港是自由貿易港

我記得香港除了菸酒其他產品都是免稅的,要知道關稅可是一大筆支出呀,因為免稅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東西都非常便宜。

比如衣服,鞋子,包包,還有就是我最愛最愛去背的化妝品了。

香港的藥妝店特別多,不過現在也開始有假貨了,之前新聞還報道過,雖然假貨查處還是挺嚴的,但是畢竟利潤在那,離內地又近很多人都會鋌而走險。

要去記得去政府認證的藥房,我自己是隻去其中幾家的。具體多便宜呢,找幾個我常買的東西說一下吧。

這個100ml的城野水,68港幣。

15ml樂敦cc精華,印象中是78港幣,如果我記錯了,那就是28港幣。

145ml眼唇卸妝液,45港幣。

covermark粉底霜,380港幣。

2、匯率

現在港幣的匯率是1港元=0.8351人民幣,哎呀,比前幾天漲了呀,上次去香港的時候還是0.81不到呢。

因為香港畢竟離內地很近,所以很多時候專櫃的定價其實和內地這邊是一樣的,但是有匯率差呀,雖然大部分定價一樣,但是實際就是打了八幾折啊,包括衣服也是這樣的,好吧,我經常去的還是優衣庫,而且香港優衣庫還有更多款式的說。

還有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原因吧,就是香港大型購物中心很多活動,什麼一年兩次的店慶呀,聖誕節啊,會出售各種化妝品套裝,算下來套裝價格基本上就是平時的5-7折,入手相當划算。

但說真的,香港也不是什麼都便宜,我去香港習慣去麥當勞肯德基,不為啥,最便宜啊,吃個早餐餐蛋面四個人,吃了200港幣。。。。。然後大部分的快餐都是48塊錢起價,想來想去還是麥當勞最划算,我記得有些套餐比深圳這邊的還便宜。

水果也貴,之前去超市瞅了一眼,我記得嚇到我了,所以其實有些香港人會跑到深圳這邊來買菜滴。

還有交通,我覺得公交車和地鐵都不便宜啊,每次去衝100塊錢八達通,基本一天就用完了。。。。


這大概就是為啥香港購物很便宜的原因吧,香港打折季真的蠻多的,不過人更多,比如sogo店慶,我去了,但沒有擠進去。。。。很佩服那些代購的,有時候都要排一兩個小時才能買單。

我是小ka,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愛偷懶的小ka。

愛偷懶的小ka


現在,大陸好多朋友都前往香港旅遊,並買回一大堆商品,還直誇香港的東西比大陸便宜。

香港有兩類東西,一類是生活基本品類,另一類是奢侈品。生活基本品的價格肯定比他們高,比如食物、蔬菜。還有,香港的房價是全球最高之一。

真正比大陸便宜的是他的奢侈品,手錶、高檔化妝品、高檔服裝。

為什麼香港的化妝品、衣服會比大陸更便宜呢?

一、香港是國際自由港。一般進口貨物都不需要付任何關稅,也沒有關稅附加。只有酒類、菸草等對社會居民健康有害的物品才會徵收關稅。因此,來自韓國的化妝品、歐美的高檔時裝,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手錶、珠寶、奶粉、汽車等產品都免徵關稅。

相比香港,大陸為了保護本土產業,對進口商品徵收比較高的稅率。2015年,我國關稅總水平為9.8%,其中農產品15.1%,工業品8.9%。相比較於香港的零關稅,大陸的進口稅稅率確實比較高。

二、香港的進口管制和壟斷很小。從經濟學了上來說,管制和壟斷必然導致產品供給減少和社會福利的損失。結果產品又難買到,價格又高。2012年的時候,有網站對比過大陸和香港地區奔馳的價格。對比發現,大陸新奔馳ML63 AMG官方售價189萬人民幣,而香港同款新奔馳價格換成人民幣是121萬元。關稅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進口松茸鍛造成大陸地區價格高昂。

正是由於此,導致香港成為購物天堂。有統計顯示,2016年有4000多萬大陸游客到香港旅行,為當地帶來了35%的營業額,佔到香港旅客的75%。並且,來港遊客中人均花費達到兩萬港幣,這其中應該有相當部分是用來購買服飾、珠寶、電子產品。


紅谷新視界


首先,香港是遠東的物流中心。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集裝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應鏈上的主要樞紐港。比如很多進出大陸的貨物都要通過香港來中轉。這樣香港貨運量大,平均到每個產品上的運費就低,價格自然就便宜了。

包括很多航空快件,也都是要通過香港來中轉。

其次,香港是個自由貿易港,也就是對大部分進口商品不徵收關稅。沒有關稅,物價自然就便宜了,比如奶粉。為什麼不收關稅呢?因為香港已經沒有製造業,進口的產品和香港沒有競爭關係,收關稅沒有任何意義。比如對汽車收關稅可以保護國內的汽車業,但香港沒有汽車業,那就不需要保護,也就不需要對汽車收關稅。

第三,港幣和美元掛鉤,這是個好處也不是個好處。美元貶值的時候,港幣也貶值,這時候香港物價就顯得便宜了。但當美元升值時,港幣也升值,這時候香港物價就不便宜了,很多人就改去韓國、日本購物了,因為那個時候的韓幣、日元匯率相對美元低,物價更便宜了。


上丞工作室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香港幾乎所有商品都是免稅的

在香港買東西感覺便宜,往往是一些化妝品或者電子產品等,和大陸相比價格較便宜。事實上,所有商品在進口的時候都會收取一定量的關稅。而對於廠家而言,這一部分關稅就會轉化成價格,表現為價格的上升。

以蘋果手機為例,由於香港、臺灣、大陸三個地區的徵稅政策完全不同,導致了香港、臺灣和大陸相同型號的手機價格參差不齊。

香港對於很多商品都實行免稅的制度。例如假設香港和國內進口,到岸的價格都是一百元,而香港不需要繳納稅務,零售價可能就是100元;相反,在大陸可能需要徵收關稅50%,增值稅17%和消費稅30%,那麼100元的商品,總共要繳納關稅50元;消費稅30元及增值稅17元,最終價格就可能會提升到197元左右。價格差異就出來了。

並不是香港所有的東西都是便宜的

如果單純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香港的經濟水平可以比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因此,日常居民所需要的吃穿住行的費用並不低,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遠遠超過國內一線城市。比如我們經常可以聽說在香港吃一碗普通的面就要人民幣一百多元,而買一個麵包可能都要三四十元。

之所以我們會產生香港的東西都是便宜的錯覺,就是因為大部分旅遊客通常會購買的都是高端奢侈品、電子消費品等商品。這部分商品由於離岸退稅制度的存在,使得稅收幾乎為零,那麼商品的價格就是廠家銷售的價格。

寸金寸土的香港什麼最貴

有比國內便宜的東西,就自然有比國內更貴的東西,這裡最典型的就是房價。香港由於土地資源的稀缺,使得香港在地產和房產都屬於珍稀品。並不是所有香港人都能夠在本地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產。在供需嚴格不對稱的情況下,香港的房價已經嚴格扭曲,而香港的房價往往還面臨著全球投資客的影響,極難受到香港管理層的控制。

由於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扭曲,對於普通人來說,買一棟房子甚至是一種奢侈的夢想。所以很多年輕人在結婚的時候,甚至都不會要求有一套自有房產。更多的香港人會選擇通過租房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一生。當然了,租房也能夠獲得很好的生活體驗。只要選擇好的平臺,租房也會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謝邀。我在深圳工作,母公司是香港公司,工作原因經常回去香港。每去一次,都會幫同事朋友捎帶一些商品,如化妝品,奶粉,藥油什麼的。說實話,之所以大家都喜歡香港商品,一部分原因是香港對於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有自己嚴格檢驗檢疫制度,購物不怕買到假貨(據說現在也開始有假貨專坑內地遊客)。二是價格方面確實有優勢。究其原因,我梳理了一下,大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香港因歷史原因,一直是英國殖民地,是國際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購物天堂的美稱。香港開埠以來,基本沒有農業,最初只有一些加工業,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深圳特區的設立,主要的生產業轉移到了珠三角地區,由此開始以第三產業為主。因此,香港的所有商品都是來自於進口,成為了國際著名的免稅港。當年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就以發達地區的身份加入了WTO,WTO締約國之間大多數商品是免稅的,只有特定的商品收不高於百分之五的關稅!香港基本都是免稅商品,,但除了煙、烈酒和動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對其他進口物品徵收關稅且至今沒有徵收增值稅,同樣的進口商品在內地,入關征收了17%的進口稅率,稅費就轉加至商品的單價中,由消費者承擔,而在香港,免稅17%的商品最終零售價肯定要比內地便宜。

其次是人民幣兌港幣匯率。大家都知道,匯率是每天波動的,民間俗話說,以前一元港幣大過一元人民幣,現在是反過來,人民幣值錢了。給人的直觀感覺是一百元港幣的商品用人民幣購買直接就是打了近8折。


以上兩個方面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香港商品價格比內地要便宜很多了。在事實上的價廉物美誘惑下,香港成了內地人購物最佳地方。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各項政策的指引下,內地的國際商貿活動也非常頻繁,在WTO的框架內,商貿也接軌國際,很多進口商品香港有的,內地也有,且價格也開始走低。這幾年,加上部分香港人對內地遊客的歧視,在內地消費者心目中香港已慢慢失去了耀眼的光環,香港已不再是內地購物的唯一首選地。特別是各地自貿區的設立和逐步完善,香港購物慢慢的會成為歷史名詞。


蝸牛真不是牛


謝邀!筆者近期多次就港貨問題發表了不少文章,今天此話題亦是港貨,足見眾多人士對港貨話題喜歡和關注,同時證明港貨的質量及價格上確實有其吸引之處。

香港的東西平在那裡、貴在何處?相信很多朋友赴港購物時不會作詳盡的對比,看到合心意就只有買買買。

現簡單分類列出港貨與國內商品的價格情況,謹供參考。


1、藥品、藥油,保健補品普遍較平。

2、百貨類的化妝品、洗滌產品、高檔服裝、名手錶,電飯煲、名手袋、正品運動鞋等較平。
3、海產肉類,如海產乾貨、花膠、幹瑤柱、幹尤魚。海產鮮貝、挪威三文魚、牛扒等較平。但鮮牛肉(國產)、鮮豬肉(國產)卻比國內貴很多,冰鮮雞也很貴。


4、進口鮮蔬水果較平,國產蔬菜、荔枝、龍眼則比國內貴

5、飲食類的如麥當勞、肯德基較平。茶餐廳與臨近的深圳相差不多、但附送奶茶或飲料及套餐港偏貴。酒樓廣式早茶及午晚飯市會比國內貴很多,但香港的盆菜則很實惠,食材質量也很好。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