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盪個鞦韆就能「出國」?

世界那麼大,時間那麼短;縱萬千河山,我帶你領略。大家好,我是小美。今天小美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特殊的村子——銀井村,也叫芒秀村,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了,一個村子怎麼有兩個名字?是別稱還是另有原因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銀井村就是位於雲南省瑞麗市姐相鄉的銀井寨,處在瑞麗和緬甸的交界處,上個世紀60年代,銀井寨立起了71號界碑,把村子一分為二,屬於中國的叫銀井村,屬於緬甸的叫芒秀村。也就是所謂的“一寨兩國”。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每天大公雞的一聲清脆打鳴,叫醒的是兩個國家的村民。同住在一個村子裡,兩國的村民們來往自然非常密切,為了方便穿越國界,他們人人持有特別通行證。每天可以看到緬甸的“小留學生”穿過國境線來上學,然後又回到緬甸家中。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在這裡能見到緬甸婦女的手工織布,還能與緬甸商人擦肩而過。中國的瓜藤常爬到緬甸的竹籬上結瓜,緬甸的母雞不時跑來中國村民院裡下蛋,中國村民的牛跑到緬甸人的地裡……種種類似的情況對當地人來說早已經習以為常。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還有就是被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一架鞦韆蕩兩國”。鞦韆立在國境線旁,緬甸民居就近在眼前。如果一不小心蕩得太高,就出國了;用中文和緬文刻著“一寨兩國”的水井,見證了中緬幾代人的友誼。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據說,從前銀井寨有一戶人家的房子正好起在邊界線上,從他家客廳到臥室就相當於出國了,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不過如今再沒有這種事情發生了,因為現在邊境線兩側20米內不允許有建築物。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雖然一個寨子裡常年住著兩個不同國家的人,但這並不影響村民們過上寧靜的生活。一個寨子裡的兩國村民語言相通、習俗相同,外人很難分辨誰是中國人,誰是緬甸人,而且村子裡很多人都是“跨國婚姻”,相處非常融洽。

一個村子有兩個名字,分屬中國和緬甸,蕩個鞦韆就能“出國”?

因為“一寨兩國”獨特的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紛沓而至。但並不意味著來到這兒你就能隨便出國,想到緬甸去是需要辦理特別通行證的。村子裡立著的71號界碑也在時刻提醒遊客,不能隨意跨出國門。怎麼樣,這個奇特的村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歡迎關注美景天下聞,更多旅行資訊,盡在嗨走自駕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