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中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衝擊

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顯示,我國經濟亮點眾多,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但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等個別指標的增速有所放緩,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也引發各方關注。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7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進行了全面解讀。

自信!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

投資增速放緩原因幾何?

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延續了近兩年投資增速在一位數的態勢,增速有所放緩。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說,投資增速放緩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一個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

一方面,多年來我國基礎設施投資持續高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另一方面,本著有必要、有條件和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緩建了一批項目,客觀上也造成了投資增速的放緩。

不過嚴鵬程指出,投資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速下滑,因為投資增速是與當前我國經濟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相適應的。從增速變化來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發展。從結構優化來看,需求結構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

從動力轉換來看,與傳統產業更多依靠資本投入相比,新動能的培育發展更多依靠技術、人力資本等要素,對資本的依賴明顯下降。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4%,增速同樣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緩。

自信!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

嚴鵬程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等同於最終消費。

近年來我國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佔全部消費的比重不斷提高,按照現有的統計口徑,這一變化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中體現得並不充分。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只看增長數量,更要看發展質量。就目前來講,我國投資、消費結構正在持續優化。

中美經貿摩擦是否影響下半年經濟運行?

自信!中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

嚴鵬程說,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衝擊。

當前,我國財政赤字率、政府負債率較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較高,企業負債率趨於下降,宏觀調控有足夠的空間和政策工具可用。

大幅度開放是否會衝擊國內產業?

6月末,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佈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國內外反響積極。但也有人擔憂,大幅度開放是否會衝擊國內產業?嚴鵬程這樣回應:

隨著我國產業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的日益完善,我們已經具備更高水平開放的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不僅不會對國內產業產生大的衝擊,而且也有利於促進內外資企業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開展合作,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機構首席讀數據

對於中國的宏觀經濟表現,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16號表示,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期,也與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一致。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表現與降低國內債務水平的努力一致。中國已經高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中國政府擁有相應政策工具來穩定經濟增長。他還說,應對經貿摩擦最積極和持久的辦法是與廣泛的貿易伙伴進行談判,進一步開放市場,並通過世貿組織等多邊機制解決爭端。

記者:呂紅橋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