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夏季,常常斜風伴著細雨。在語言當中,“風”和“雨”經常一起使用。“雨”,看得見摸得著;那麼,對於“風”這種有實無形的事物,古人又是如何理解和表達的呢?

“風”最初沒有自己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是借用“鳳”的字形,寫成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等形狀。有的文字學家認為,這種借用純粹是因為二者讀音接近,而沒有意義上的關聯;但也有文字學家認為,鳳鳥振翅引起空氣流動,從而形成風,因此,借用“鳳”的字形來表示“風”這樣一種難以刻畫的形象,這包含了古人對風產生過程的理解。

後來,“風”和“鳳”的字形逐漸區別開。最晚到了小篆時期,“風”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字形,寫成。

“風”從一開始就是指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與我們今天對“風”基本意思的理解並無二致。惡劣的大風天氣跟過量或不足的降水一樣,都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傷害,因此,古人對颳風現象非常重視。通過對商代甲骨卜辭的考察,我們可以知道,那時候的人對風已經有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能夠初步區分風力大小,並且對大風給農業生產可能造成的影響有了認識。比方說,在甲骨卜辭中有“其遘大風”“今日不風”之類的說法,這是當時人對大風天氣的占卜和預測。

民間的習慣像風一樣流行,影響到一大片區域,因此,“風”發展出風俗、風氣等意思。風土、民風、移風易俗等詞語中的“風”就是這樣來的。再比如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其中的“風”也是“風俗”的意思。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再進一步,民歌、民謠當中反映了民間風俗,因此,“風”也被用來指民歌、民謠等。正如宋代朱熹《詩集傳·國風一》所言:“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詩經》中的《國風》就是古代十五國民歌的彙編。

《漢書·藝文志》:“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其中的“風”指的也是民歌、民謠等詩歌形式。現在,我們仍然使用的“採風”一詞,既可以指蒐集民歌,也可以指了解、體驗民風民情。

消息像風一樣傳播,因此,“風”還可以指傳播出來的消息,比如通風報信、聞風而動等。然而,有的消息雖然流傳很廣,卻無憑無據,像風一樣,一吹而過,所以,“風”有時也表示“傳說的”“沒有確實根據的”之類的意思,比如風聞、風言風語等。

《論語·顏淵》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把小人比作草,而把君子的言行比作能使草偃仰的風。也就是說,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後來,“風”就被用來比喻君子的言行作風,例如漢代司馬遷《報任安書》:“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風采、風度、風範等詞語中“風”的意思應源於此。

跟“雨”一樣,“風”曾經也可以表示動作意義,即“(風)吹”。還是漢代劉向《說苑·貴德》中的那一句:“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其中,第二個“風”跟第二個“雨”用法類似。因此,“風”也可以比喻教育、感化。例如《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再如《史記·平準書》:“天子於是以式終長者,故尊顯以風百姓。”以上兩句中的“風”字都有教育、感化之義。在表示這類動作意義時,“風”應該讀成fèng。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明代畫家戴進(字文進)繪《山雨欲來風滿樓》

“風”現在作為部首使用。以“風”為部首的字大都跟“風”義有關。例如:“颯”和“颼”都形容風聲,“颶”指“颶風”,“飈”指“暴風”,“飄”本來指的是“旋風”“暴風”,現在主要表示“隨風搖動或飛揚”等意思。

一年四季,風吹不斷。既有“吹面不寒楊柳風”,也有“秋風蕭瑟天氣涼”,更有“朔風勁且哀”。風雨歷練,成就人生,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說完了風,我們再來說“雨”。

“雨”在甲骨文中寫成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等形狀,字形讓人一目瞭然,表現的是雨點下落的情形。至於上面的橫線,大多數文字學家認為,它表示高空的雲層。許慎《說文解字》:“雨,水從雲下也。”也就是說,“雨”最初指的是從雲層中降下的水滴,即“雨水”。例如《詩經·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大意是,茂盛的黍苗茁壯生長,雨水及時地滋潤它們。

許慎緊接著又說:“一象天,冂象雲,水零其間也。”這是從“雨”的篆書字形出發做出的解釋。實際上,在“雨”的甲骨文字形中,就有上面多出一橫的寫法,而從小篆開始,這樣的寫法基本上被固定下來。小篆之後的“雨”,上面一橫表示天,對於此種觀點一般爭議不大。

其實,“雨”字中無論是甲骨文字形上面被視為雲層的橫線,還是小篆字形上面被視為天的一橫,都意在表現雨水的由來,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認識。

在我國古代農業社會,雨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十四節氣中就有“雨水”和“穀雨”兩個節氣跟降雨有關。古人對“雨”的重視和認知反映在他們對不同程度降雨的說法裡面。例如《爾雅·釋天》記載:“暴雨謂之凍,小雨謂之霢霂,久雨謂之淫。”南朝梁元帝蕭繹《纂要》也有記載:“疾雨曰驟雨,徐雨曰零雨,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

長知識丨說一說“風雨”

“雨”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還可以從古代詩詞中窺見一斑。自古以來,跟“雨”有關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好雨知時節”“小樓一夜聽春雨”“天街小雨潤如酥”……大概每個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能隨口吟出幾句。

“雨”又從指“雨水”發展出表示“下雨”的意思。例如《荀子·天論》:“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雩是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動。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下不下雨跟祭祀祈雨活動沒有直接關係。

“雨”還從“下雨”之義進一步發展出表示“雪或其他較小物體降落”的意思。例如《詩經·小雅·采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裡的“雨雪”是下雪的意思。再如《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大致意思是說,古代倉頡造字的時候,天上像下雨一樣下糧食,晚上還有鬼哭。這段文字用誇張的手法說明了文字的產生在人類文明史上所引發的巨大沖擊力。

雨水滋潤萬物,因此,“雨”也被用來比喻潤澤、教化。例如漢代劉向《說苑·貴德》中的名句:“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句中的第二個“雨”字正是這種用法。師長的諄諄教導就像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好雨一樣。現在,人們用“春風化雨”一詞來比喻良好的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雨”在表示“下(雨、雪等)”“潤澤”“教化”這類意思時,讀yù,而不讀yǔ。

“雨”在古代還常常被用來比喻朋友。這是因為,杜甫曾在《秋述》一文中寫道:“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意思是說,以前,即使下雨,賓客也來,而現在一下雨就不來了。後來,人們就用“舊雨”指代老朋友、故人,用“今雨”指代新交的朋友。例如宋代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人情舊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減年。”宋代張炎《長亭怨》:“故人何許?渾忘了江南舊雨。”清代錢謙益《八月初二日渡淮》:“關心舊雨還今雨,回首長亭復短亭。”這些詩詞中的“舊雨”和“今雨”分別指的是故友和新交。

◎本文原載於《月讀》,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