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國藩學習(修養篇)(17)——順天理,盡人事

曾國藩在其筆記中寫到:“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眾所周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總是處在不確定性的過程之中,如何看待這種不確定性和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歷程,也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慧慧。

曾國藩指出,在遇到困難和災難的時候,只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儘自己的最大力量,窮盡自己的智慧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後,順遂事件的自然發展,並對任何可能產生的結果都能夠做到坦然接受。曾國藩的這個思想與古羅馬哲人愛比克泰德是完全一致的。愛比克泰德明確地指出,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要敢於坦然面對,而對於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卻要謹慎處置。

世人多少智慧,他們往往對於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抱有無相的和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和希冀,而對於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卻很隨意,這樣的做法與哲人的做法真的是有天地之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