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去地產化來勢洶洶:6天前剛剛入股華人文化,如今又將太古冷鏈收入囊中

万科去地产化来势汹汹:6天前刚刚入股华人文化,如今又将太古冷链收入囊中

萬科正在加速“去地產化”的進程。

7月3日,萬科聯合阿里及騰訊,領投了華人文化集團,三方共斥資100億元。

7月5日,萬科子公司北京萬科、萬科橫琴醫療健康與中信資本(天津),擬共同參與投資“深圳信寰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基金,目標規模為17億元,投向醫療服務等行業項目。

7月9日,萬科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萬科物流”),宣佈併購太古實業旗下太古冷鏈物流資產包,包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廈門、廊坊、寧波在內的7座冷庫。

短短6天內,萬科在文化娛樂、養老、物流三大板塊長驅直入,手起刀落,乾淨利索。

關於此次萬科物流對太古冷鏈物流資產包的併購交易價格,萬科有關方面表示不方便透露。

如果說6月29日的萬科股東大會上,董事會主席鬱亮稱“萬科十年後不是房地產公司”後,市場還在猜測萬科接下來的動作是否會與所言相符的話,那麼,

現在萬科已經用行動證明,其在“去地產化”道路上的速度與決心。

万科去地产化来势汹汹:6天前刚刚入股华人文化,如今又将太古冷链收入囊中

加大物流地產佈局

此次萬科併購太古地產的冷鏈物流資產包並未令人感到意外。

自萬科於2014年提出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現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後,物流地產一直是萬科轉型道路上的重頭戲之一。

2014年,萬科物流正式成立,並先後在武漢、上海、貴州成立或收購物流倉儲公司。

萬科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3月26日,萬科物流地產累計獲得62個項目,累計建面為482萬平方米,已建成運營項目共26個,未定運營平均出租率達到96%。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瞭解,截至目前,萬科的物流地產項目已增至74個,運營及在建總面積達568萬平方米,進駐城市33個,主要聚焦全國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城市。

此外,2017年內,萬科還參與完成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普洛斯的私有化,並與四家公司一同設立60億元規模的物流地產基金。

當時有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解決規模和資本兩方面的問題後,萬科物流接下來要解決的便是如何整合行業資源、實現招商盈利。

如此來看,萬科物流此次併購太古地產的冷鏈物流資產包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了。

併購完成後,萬科物流旗下的冷鏈物流項目將覆蓋國內一線城市及內陸核心港口城市。

鬱亮表示,希望藉此次合作,能夠加強雙方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交流,包括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中共同尋找合作契機、發揮重要作用。

物流地產尚未盈利

相比商住地產而言,物流地產的回報率較高,但回報週期長,資金沉澱較多。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工業部主管羅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就工業而言,一線城市的淨投資回報率目前在5.5%—6%之間,但是二線城市卻有超過6%的淨投資回報率,且與回報率在3.5%—4.5%之間的辦公樓相比,物流地產的回報率其實是相對較高的。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認為,儘管物流地產並不會在短期內帶來高回報,但市場對現代化、智能化物流地產的穩定需求,對地產商無疑是有吸引力的。

“首先,穩定的需求可以給地產商底氣去玩地產信託,從金融上賺錢;其次,新型智慧化倉儲等將打通‘倉’與‘貨’的數據,使得物流地產商構建物流數據池,從而影響供應鏈服務謀求商業價值。這也將使得物流地產商從傳統‘坐地收租’的經營模式轉向以增值服務獲取更大價值。” 楊達卿說。

除了投資回報週期長,物流地產市場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指出,中國物流地產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外資瓜分了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內資企業需要通過差異化發展才能站穩腳跟。

万科去地产化来势汹汹:6天前刚刚入股华人文化,如今又将太古冷链收入囊中
万科去地产化来势汹汹:6天前刚刚入股华人文化,如今又将太古冷链收入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