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有一個小孩7歲還不能說話,但他父親認為他會大器晚成,他就是文徵明。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到後來,果然是大器晚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認真欣賞下文徵明奇才:

1.書法一如其人其詩,遒美勁健,處處不離法度而灑脫自如,功力與意趣俱足。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氣質

文徵明鑑識精明,立意高遠,又泳涵經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風,絕無跋扈囂張之氣。特別是應詔入京的三年,因專業書寫誥敕,不僅書藝大進,且書風尚漸整齊。梁巘評“文衡山書方整遒勁,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師,求之圓潤,而神韻蘊藉矣。”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用筆

文徵明汲取了趙孟頫的圓潤、歐陽詢的嚴整、二王的飄逸和黃庭堅的清勁。起筆多用露鋒,或露藏兼之。行筆中鋒,筋骨血肉勻當。轉折處方圓兼用,富於變化。點拂波捺之間,使轉運行之際,筆筆有自,處處見法。用筆之妙,珠圓玉潤,清氣拂頰,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姿媚之內。特別是八十歲以後的作品,心手相忘,全以神運,出神入化。清人評價道“衡山太史書畫瓣香松雪,筆法到格,乎入吳興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閒適之趣味,別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潔所至”。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2.文徵明自作詩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春日遊石湖愣伽寺

釋文:清陰夾道樹交加,三月江村處處花。野飯初燒燕來筍,山僧爭薦雨前茶。煙霏草色滄波遠,暖送鶯聲翠柳斜。白首不教孤勝賞,新年三度醉楞伽。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初夏虎丘悟石軒燕集分韻得清字

釋文:碧山收雨綠陰成,白苧翻歌夏意清。春事不嫌三月盡,勝遊剛喜四難並。品泉有客追鴻漸,悟石無由問道生。斜日滿原松影亂,可中亭上按簫聲。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九日吳山登高次海峰韻

釋文:山搖古翠落清觴,風散晴煙入莽蒼。潦水收來秋浦淨,暮雲飛盡楚天長。野翁短髮羞吹帽,士女蘭舟競採芳。老去未忘千仞興,振衣聊覆上層岡。

3.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小楷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徵明小楷書法精品《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老子列傳》合冊,紙本,縱20.9釐米,橫11釐米,每頁八行,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局部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局部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章法

文徴明書作章法與其繪畫布局有異曲同工之妙。王澍《虛舟題跋》中評價文徴明《蘭亭圖》的章法十分精到:“為《蘭亭圖》者,不難於“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獨能傳出“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意,乃佳。待詔此圖,用意閒遠,能使繁者簡,實者虛,恍如親見當年遊目騁懷嘯詠自得,一段和明悅暢意象”徴明經營章法的妙處。他的書作大都從高處落墨,以遠處養勢。疏而不散,曠而不空,大有一瀉千里之感。文徴明的行草書作,章法大都取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在一行中沿著中線左右搖擺。從字與字的關係看,隨著筆法和墨色的變化,寫出疏密錯落有致、輕重大小相間的形態。從整體看,上下左右映帶,筆斷意連,氣勢連貫,和諧統一。筆性流利,火候溫潤,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

可見其藝術與人生都已登上極高境界,堪稱中國藝術史的一大奇蹟。

4.他的畫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簡介】紙本,設色,現藏故宮博物院。 本幅右上隸書石湖二字,左下鈐印:文壁印白方,停雲生白方。又行書 分得石湖,衡山文壁。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簡介】冊頁,紙本,設色,尺寸不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文徵明所作小幅畫之一,蕭疏簡練,格調高雅,淡逸文靜。

他7歲還不能說話,後來書法竟超越了唐伯虎——知道是誰嗎?

【簡介】立軸,紙本,設色,縱132釐米,橫34釐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圖以遠山橫亙,平灘雜樹作遠景;中景則畫懸崖巨峰,江帆碧水;近景中佈置繁密,山石樹木間屋舍儼然,板橋溪水,靜中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