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臨近滅亡時爲什麼不退守東北?

全球扛霸子特朗普


我們都知道清朝始於中國的東北,也就是古代三海關以外的滿州。清朝後期太平天國起義和國外勢力一系列打擊後風雨飄渺,最終在辛亥革命後面臨被推翻的危險,不過經過多方勢力角逐和妥協,最終清廷退位,民國保留滿清皇室待遇,末代皇帝溥儀還能居住在紫禁城,滿清貴族並沒有像元朝一樣退回自己的發源地,這是為什麼呢?以筆者來看主要有一下三點原因:


一、滿人已完全被中華文化融合,滿洲成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與漢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和習俗,剛入主中原時,當漢人反抗激烈時,滿人都有撤回滿洲退守東北的打算。但清朝入關二百多年,雖然皇帝也多次強調要其族人保持自己的語言和習俗,但鑑於汗文化的先進性,隨著時間的推進滿洲人基本都漢化了,當然滿族和漢族之間的融合是雙向的。晚清滿族貴族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大部分都認為自己就中華大家庭裡的一員,滿洲也已經成為這個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誰要退守東北分裂國家將是歷史的罪人,要遭全體中華兒女(包括東三省)的唾罵和反對。這一點被後來的溥儀就任偽滿洲國皇帝時已經被證實了。


二、晚清滿族統治依賴漢臣,民國對清帝優待政策不錯

滿族入關之間就啟用了漢人做官,在逐鹿中原時,漢族大臣更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清廷不得不把消滅太平天國的希望寄託在漢人的地方團練之上。從此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漢人大臣崛起。最後清朝新組建的軍隊都交於漢人袁世凱去操練,幾乎都要成為袁世凱的私人軍隊。八旗兵拿著高額俸祿吃喝玩樂早已失去了應有的銳氣,滿洲可用武裝力量基本都掌握在漢人手上。辛亥革命後面對全國的形勢,袁世凱更是審時度勢給予清帝退位的條件是非常之優厚的, 保障了滿洲人與漢人平等, 保護其私有財產和尊位,等於是滿洲人被漢人和平奪了權,避免了一場血雨腥風。

三、東北利益錯綜複雜,早已不是當年的滿洲

滿清入關以後,對於東北這塊龍興之地,清朝是特殊對待的,只留少數人看守,被荒廢200多年,經過近300年的錦衣玉食的滿清貴族要再回東北大部分是不會耕作勞動的很難養活自己。另外隨著清末“闖關東”人口遷入,漢人在東北已經佔多數了。更關鍵的是日俄兩國,早已對東北虎視眈眈、垂涎欲滴。東北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基本是這日俄兩個國家建起來的。要知道日俄是不會輕易讓出既得利益的。


就這樣的一個東北,即使滿清貴族全回去,各方勢力勢必介入,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甚至還有滅頂之災。我們看到溥儀後來在日本人支持下就任偽滿洲國皇帝,基本就是一個傀儡。


盛唐豪歌李藝泓


時代變了。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反映了1650-1911年清政府的變化。

這裡我從歷史案例當時形勢分析一下。

1、咸豐北狩

在太平如火如荼的時候,大清又在莫名其妙中與英法開戰,基本陷入了兩線作戰狀態。後果就是抗過了李開芳,抗不過英法。從太平前線調回來的勝保諸將壓根打不過英法聯軍。

幸虧咸豐帝沒有“君王死社稷”的想法,果斷堅定的去了承德。(當時大臣也不同意,幸虧自己有主見)。慈禧也去了。

要注意咸豐去的是承德,這是他父輩去的地方,屬於大皇帝陛下的夏宮,元朝的皇帝也是如此。這裡是滿蒙漢的結合部,是大清皇帝最值得信任的地方。

這方面可以看看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當然咸豐沒有呆多久就死了,南京、北京都丟了,活太久,那得心多大。之後就進入新時代了。

(咸豐北狩)

2、甲午戰爭與工業內遷

如果說1860大清皇帝還眷戀他們的內亞傳統的話。在1895年真看不出來了。一個是龍興之地遼東被打爆了。無論是黑龍江、吉林的馬隊,還是出關的湘軍,反正都是慘敗。6萬人打不下海城。

所以東北和沿海地區都不是安全地帶。大清得考慮戰時工業生產的問題。

所以就出於安全考慮,力主由沿海地區向內地遷移、擴散;力圖統籌全國,集中發展若干重點軍事工廠,以提高效率並強化中央集權。(有點國府工業內遷的影子,沒錯,就是這樣。危機下的選擇都是如此)

有興趣可以看袁為鵬的《甲午戰後晚清軍事工業佈局之調整——以江南製造局遷建為例》。

非要再說大清內亞性,就是耍流氓了。這時候你覺得還有遷回東北的想法嗎?

(龍興之地遼陽、瀋陽還安全嗎?)

3、慈禧西狩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武衛軍精銳連戰連敗,慈禧逃出北京城,走的是居庸關、懷來,張家口一線。

他在這裡也停留了一些日子。很明顯,他在考慮去哪。

最終西南行去了西安,在西安重建中樞,有了與西方人談判的資本。

如果去了東北,基本就是被俄國人活捉,成了傀儡。或者交給西方人。最最好也就是流竄,四處逃跑。

一句話“回不去的東北,可以去的西安”。

巧合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公車上書提的遷都地點就是西安。大清如果遇到危機就只能西遷,沒有其他選擇。東北居於日俄兩大帝國之間,危險前所未有。

(慈禧西狩)

4、末日新政

痛定思痛,慈禧迴鑾後堅定要改革。對龍興之地與滿漢關係都有新的界定。

第一:滿漢可以通婚。

第二:開發蒙疆。第一條國有鐵路就是張家口、綏遠修建,甚至計劃修外蒙,即控制蒙疆。大量漢人進入開發。蒙古親王不再是大清皇家的盟友,而成了西南的小土司,等著改土歸流。

第三:東北建立行省。

這基本已經將漢制要推向所有的地方。那你說清王朝的重心在哪?自然是關內。

當關內反了怎麼辦?要麼鎮壓;要麼談判。

東北是回不去鳥。

(遼陽、瀋陽直接戰場了。戰後東北基本成為日俄勢力範圍)

總結

順治的時候,因為孫可望、李定國作戰兇猛,形勢不好,會退往關外。

咸豐的時候,那時候黑龍江、蒙古馬隊還是帝國最重要的支柱,退往塞北也可以考慮。

到了洋務運動以後,朝廷依靠的是裝備新式武器的湘軍、淮軍;武衛軍;北洋軍。而且朝廷的政策越來越把塞北當做待開發之地,加上東北形勢越來越惡劣。回不去了。

慈禧曾經與咸豐去過承德,在40年後慈禧再次出逃卻去了西安,這本身就是大清體制與歷史形勢的轉變。


一枚明粉


容我胡扯一回,首先,清不同於歷史上被滅國的朝代,清是遜位,它和平的交出政權,體面的走下政治舞臺,並以外國君主的身份定居在紫禁城,享受著民國政府的優厚供養待遇,避免了元順帝向北跑路的下場,起碼證明了一點,清的合法統治在其未退位前,至少得到了士紳絕大多數人的承認,否則袁老師就不用費勁勸清帝遜位,孫文也不用捏著鼻子~用後民國時代的說法:被袁老師竊取了革命果實了,同時至少可以認為,清室是愛國的,1911年,日俄戰爭都打完五年多了,日本軍方和日本政客,是巴不得清皇室率政府機構轉移至東北,據記載,清帝遜位後東北總督趙爾巽還在任上,並在清帝遜位前派張作霖武力震壓了東北的革命,辛亥革命前,孫文被革命騙子矇騙,以為東北是星星之火可以點燃一片之地,結果錢花光了革命者們滅頭土臉地回來了,說這麼多廢話,就是告訴大家,當時的東北,如果清室肯撤回東北,至少可以擁有很多張作霖式的粉絲,可以同日本勾結,複名滿洲而立國,偏居東北,別國不知道,日本會絕對支持是肯定的,所幸,清是愛國的,退位詔書寫的分明:滿蒙藏疆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之部份,我搶的地盤,正式交給民國了。


大清完顏丹


徐達打到城市副中心通州時,元順帝扔下97年的元朝歷史和建設得還算不錯的元大都,向北逃回草原去了。金代末年,也不是不想回東北老家,只怪蒙古人掐斷了京津冀的出關路線,才不得已向南方討生活。

回到1911年的大清朝,武昌起義之後,攝政王載灃火線提拔遠在河南的袁世凱回京組閣,有一幫人很不高興,正是滿清親王和貴胄們,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他們。眼睜睜看著南北議和,聽著共和制度的腳步越來越近,為了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不落入袁世凱和民國之手,決定成立“宗社黨”,建黨方針就是挑頭轟袁世凱下臺,再與南方革命黨死戰,打不過也沒關係,大不了出山海關,回到東北的“龍興之地

可惜那塊龍興之地,並非一塊流淌著奶與蜜的土地,剩下的只有血與火倒是真的,一是經過日俄戰爭的摧殘和爭奪,早已衰敗不堪,另則經過清末多年的闖關東實踐活動,漢人成了這片土地的事實上的主人,基本盤都沒了。

基本盤在哪兒?大部分都在京城呢,從乾隆時期開始算,八旗鐵騎失去戰鬥力已近200年,每月只有發餉那天來精神,其他時間沒人賣力氣。

宗社黨人中,唯有領袖良弼最賣力氣,手頭也有點人馬,可惜老天也幫袁世凱,沒過多久,良弼就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剩下的幾位沒膽的沒膽,沒人的沒人,也沒人提殺回東北老家這茬了。真要是殺回去,又有幾個鐵桿的追隨者呢?京城的家底怎麼辦,土地、宅子、財產、父母、妻兒,有幾樣兒能帶回老家?

剩下的善耆溥偉與日本人勾結,

從1912年6月開始,嘗試著組織“勤王軍”,配合日本的“滿蒙獨立運動”。9月20日,善耆意欲起事,所購買的47軍火在運輸途中被奉系軍閥吳俊升截獲並收繳,行動流產。1916年3月,宗社黨“勤王軍”再度招兵買馬,在遼南等地招降納叛,醞釀起事。後來因為袁世凱死,段祺瑞上,日本對華政策轉變,遂遣散勤王軍而再度流產。

日本人拉溥儀去東北偽滿洲國當皇帝之前,宗社黨的恭親王溥偉幾乎提前登基“明光帝國”皇帝,因為他影響力太小,再加上後來日本人成功的拉來了溥儀,才使得溥偉沒當成“偽末代皇帝”。


歷來現實


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大一統王朝往往都是漢族建立的,但有兩個是例外,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清朝,它們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這兩個王朝雖然在某些方面比較相似,但也有一些區別。例如,當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後,元順帝逃回了草原老家,繼續當統治者;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溥儀帝卻選擇留在內地,仍舊住在北京。那麼,清朝皇室為何不像元朝皇族那樣,逃回老家另起爐灶呢?

討論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兩個時期的一些列情況來看。我們先來看元朝,元朝實行森嚴的等級制度,將國民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群體,限制彼此之間的交流,激化彼此之間的矛盾。元朝皇室並不積極進行漢化,反而大肆圈地,將農田變為牧場。所以總的來說,元朝時期的各項矛盾非常尖銳,當時的漢族起義軍幾乎都對蒙元統治者恨之入骨,如果元朝統治者落入了起義軍的手中,無疑會落得個極其悲慘的下場。

當時的漠北草原雖然貧瘠荒涼,但大體仍是蒙古各部落的天下,只有少數牧場為哈卡斯人、阿爾泰人、吉爾吉斯人等非蒙古部族佔有。作為蒙古人的元朝皇族,回到這裡繼續做皇帝,很容易就可籠絡當地的蒙古各部首領,建立傳統草原部落體制的遊牧政權。故而元朝皇族回到北方草原後,依舊可以稱王稱霸、統轄一方,甚至還可以時不時南下劫掠,給明朝造成一些小麻煩。

反觀清朝,雖然入關之初,滿洲貴族推行了“剃髮”等一系列惡政,嚴重激化了民族矛盾,但自康熙帝時起,清皇室便積極奉行滿漢融合的策略,鼓勵滿族人學習漢族人的先進文化。在幾代皇帝的努力下,大批滿族人說漢語、興漢俗,已經逐漸和漢族人無法分辨,他們居住在繁華的大城市裡,逐漸不再留戀牧獵時代的生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舒適生活的滿族顯貴,很難再想回天寒地凍的東北老家。

另外,即使他們想回東北老家當皇帝,客觀條件也不會允許。眾所周知,清朝末年,積貧積弱,列強頻頻入侵,不斷將中國的土地鯨吞蠶食。當時的中國東北已被俄國、日本兩大列強劃為勢力範圍。同時,清朝末年迫於人口壓力開放了邊關,大量來自山東、河南的漢族人不斷“闖關東”,逐漸成為東北地區的主體人口。所以清朝皇室想在此地重建政權,估計也得不到支持,即便建立成功了,恐怕也只會淪為“偽滿洲國”之類無實權的傀儡。

說道這裡有人可能會要問了:元朝皇室是因為害怕被殺掉而逃到漠北,那麼清朝皇室就不害怕被殺嗎?這個就要考慮所處的時代了。元朝滅亡時,世界尚處於中古時期,人們的思想還沒有那麼先進,濫殺備受崇尚,朝代滅亡,往往整個皇室都會被斬盡殺絕,所以元順帝會選擇逃跑。而清朝滅亡時,世界已經處於近現代時期,大規模的殺戮已為世人所不齒(至少表面上如此),並且,當時的中國受列強勢力滲透,如果清皇室遭滅頂之災,列強肯定會趁機編造一些藉口以進一步入侵中國。

因此,清朝皇室根本不可能回到東北老家當皇帝,只能留在內地。清帝退位,可以得到每年400萬兩白銀,足夠養活遊手好閒的皇族。而且,當時國內外各方勢力爭奪激烈,在各方勢力爭奪的夾縫中,失去權勢的清皇室勉強可生存下去。


劉紀堯說史


溥儀年紀小什麼也不懂,由隆裕太后垂簾聽政,可她也沒有慈禧太后的本事,自武昌革命黨起事成功以來就早已六神無主,朝政幾乎全由攝政王載灃以及慶親王奕劻主持,可載灃自大且無能,奕劻年老貪腐,其他的宗室子弟有能力者如:端方、良弼等早年也都被革命黨人刺殺殆盡,而此時朝廷可動用鎮壓武漢的北洋軍也是出兵不出力,袁世凱再度復職並且幾乎大權獨攬,借洋人之力迫使南北議和,最後清廷喪失控制力,全國十八省紛紛宣佈獨立,袁世凱為謀取民國大總統之職決定火中取栗,暗示全國各地的北洋將領們聯合通電逼宮,清廷大勢已去,宣統帝不得不下詔書退位。

至於滿清宗室為何不退回關外老家,一來溥儀和隆裕太后真是孤兒寡母,宗室們也沒有有膽識之人,要麼在京城混吃等死,要麼躲進了天津、大連或者青島的租界裡,總之沒有什麼宗室真正還念著宮裡的皇上。

二來就是袁世凱的深謀遠慮,辛亥革命伊始,革命軍和革命黨人打著旗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也就意味著在法理上只有關內十八省屬於漢族、屬於民國(原明朝疆域350萬平方公里),而其他的疆土如東北、新疆、西藏、蒙古以及寧夏等都是外族之地,這導致了邊疆地區極度不穩定,紛紛出現兵變,英國、沙俄等也藉此機會策動西藏、新疆和蒙古獨立,很快無論是孫中山還是袁世凱都是意識到了這一嚴重性,一個大中國很可能因此而崩盤,於是袁世凱逼宮時一定堅持清帝退位以禪讓的形式解決,並且在禪位詔書上最後寫上了一句“共同建立一個由漢、滿、回、蒙、藏共同建立的大中國”,這樣就在法理上保住了這個大中國領土的合法性,當然也包括了東北,也正是如此起初民國的旗幟是“五族共和旗”而非“青天白日旗”。

再就是袁世凱堅持優待清室,不僅紫禁城和頤和園等皇家園林歸清室,還每年支付四百萬兩銀子的供養費用,這何嘗不是對清室的安撫。儘管這四百萬銀子從沒有支付到位,但小朝廷守著宮裡無數的珍寶文物,賣賣活著也挺好,達到了袁世凱穩住清室,讓他們在紫禁城裡“樂不思東北”的目的。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諾大的中國搖搖欲墜,包括東北在內的無數領土都是處在朝不保夕的環境之中,就東北而言,日本人早已對此覬覦已久,胡帥張作霖也可以講沒有什麼革命熱情,而且對清室是有幾分忠誠的,一旦宣統帝和隆裕太后來到了這裡完全會成為割據政權,這不僅符合法理而且會有多種中外勢力的操作,一旦如此,後果無法想象,出去容易收回難。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是孫中山和袁世凱等人的高瞻遠矚,不僅在法理上而且從實際上阻止了這個惡果的發生,保住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大中國,無論歷史對北洋和國民黨等有什麼評價,我認為至少他們在這個政權交替的混亂年代為保護中國領土和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隨遇而安321



清末龍興之地東北已成為沙俄與日本的勢力範圍,兩國為了爭奪東北的控制權,大打出手,甚至1904年在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清政府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祖地被兩個強國打的天翻地覆,對於東北早就沒有了控制。

清朝臨近滅亡時肯定考慮過重回東北龍興之地,不過東北早就是沙俄與日本的天下了,這兩個國家都是狼子野心,落在他們手裡可不好說了,而辛亥革命後,南方革命黨與袁世凱為了讓清帝和平退位,提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清庭已經沒有退路了,當然順勢而為,清朝國祚結束。

現在網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清朝對中國領土貢獻很大,客觀來說清廷的確對中國疆域有貢獻,但絕沒有他們鼓吹的那樣大,上圖是本人在國家圖書館拍的照片,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清末實際控制的領土,清廷不退回東北的最大原因是東北已經控制不了,其次是袁世凱與南方革命黨商議的清廷優待條件甚好。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其一,歷史上清朝滅亡得到時候主要是孤兒寡母,歷史上很多政權比如西漢、後周都是孤兒寡母選擇交出政權,過著安逸生活。

其二,制度上來說,清朝有親王制度。那麼很多人就想問這個制度又和清不去關外啥關係?歷史上能夠繼續政權的國家都是有皇室的宗親在外駐節的。然而清朝就不一樣,基本上沒得。親王基本上都是出將入相,王府在京城,連地位崇高的鐵帽子王也沒有一個是在外地駐守的,可以回來勤王的。

其三,袁世凱的北洋軍閥,主要是集中在華北地區,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南方各省紛紛獨立,不受控制。袁世凱的如意算盤當然是當總統,然而南方當時已經有人不服他的統治,外蒙古也獨立,如果清政府在退回東北,那他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其四,滿族已經安於現狀,沒辦法在過那種艱苦奮鬥的生活了。當年那些無敵的鐵帽子王也不復存在。

最後,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東北。其實也能想象,遼寧和東北基本已經廢了。外東北地區被俄羅斯佔領,東北版圖深入俄羅斯境內,東、北、西三個方向被俄羅斯包圍。南方的藩屬國朝鮮已經是敵人日本直接領土;清朝的盛京祖陵和瀋陽故宮這些地方,早就被俄羅斯和日本侵略者光顧多次了。可以說東北當時狀況並不好。


順德貝勒府


謝謝邀請!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個人所知,大概說幾點吧。

首先,我們從結果看。1911年,清朝的退出,辛亥革命的作用,沒有想象的那麼大,而是各方勢力角力和妥協的結果。(需要說明的是,不僅僅是清朝政府、袁世凱代表的北洋和革命黨,還有地方勢力以及洋人等的介入。)這種妥協或者可以稱之為“協商”,是滿清皇室對以後的待遇,抱樂觀態度。至少,不會像中國的其他王朝後裔,很多被誅殺。因為,協商本身就表明,一方不可能獨大,至少最初是這樣。這樣的結果,使滿清皇室,勉強可以接受,並在北京長待。

再就是,清朝覆滅前,不能說沒有人建議去其他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恐怕當屬“宗社黨”了。他們是抱著與大清共存亡的心理,想著誓死不讓權的。還是舉那個很有名的例子,讓汪精衛一舉成名的事件,極力說降汪精衛的肅親王善耆(1866~1922年,川島芳子的生父),可是至死不忘復清的。當然,他們肯定會考慮,如果北京待不下去,是否撤回關外。



我們再看一下,撤回關外有無可能。①清朝末期,光緒帝去世前一年,東北改建制,改奉天將軍為“東三省總督”,並加授欽差大臣頭銜,命徐世昌為第一任東三省總督,正式建立東三省。這很能說明,清廷已經相當重視東北的建設與發展。

但是,這是被迫的,日俄兩國,早已對東北虎視眈眈、垂涎欲滴。甚至,連藩屬國朝鮮的難民,都想霸佔一塊兒,建立個“小朝鮮”。開始,是向清政府申請居留許可,後來直接打算常住,並在趕走日本以後,併入朝鮮本土。再不重視,東北這塊兒所謂的大清“龍興之地”,遲早會危險。

②滿清入關以後,為了保住所謂的風水,把很多原來的部落,無論是聯盟還是被打敗要提防的,多數遷於關內,只留少數人看守;當然,後來也做為流放地。但是,流入東北的人很少,東北兩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被廢200多年。雖然後來有“闖關東”,遷入的人口,與土地相比,簡直不對稱。這個,由時下的東北人口來看,也可以想見。

這就造成東北基本沒被開發,沒有多少發展基礎,很難養活足夠多的人。更何況,經過近300年的滿清貴族,去到那裡,大部分是不會耕作勞動的,只是消耗資源,很難生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之前叫東北為“北大荒”。

後來建立“滿洲國”,日本大量移民,當然有為了日本自身的利益考慮,但也表明,東北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再就是,日俄的影響。1904~1905日俄戰爭以後,兩國仍然是明裡暗裡在較勁,清政府兩方都不敢得罪,就任其發展。結果是,日本和俄國瘋狂發展,東北的大城市基礎設施,基本是這兩個國家的軍隊建起來的。至今,東北仍有遺存。

這也是現在很多人特別奇怪,怎麼也沒聽說日本運兵,“九一八事變”時就有那麼多日本兵。那些都是在滿清時就過去的,甚至有部分,就是當年日俄戰爭時留下的駐軍。您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國共內戰時,斯大林要挾的談判籌碼,有大連等海港的使用權。因為,他們經營了太長時間,除了實際作用外,多少“有那麼一點點感情”。

這樣的一個東北,即使滿清大部分主體人員回去,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甚至生存都是問題。這由後來的張作霖和“滿洲國”的統治就知道,溥儀連定個年號、祭祖穿什麼衣服等細枝末節,都要請示日本關東軍,日俄是不會輕易讓出既得利益的。

當然,滿清貴族長期的安逸享樂,以及八旗子弟的腐化和墮落,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支撐——軍隊,都難以建立,即使回到東北,也難以立足。

而且,強行回去,很可能會引起滿清以外各方勢力的擔心,反倒可能會弄巧成拙。

最後,新政已經開始實行,而且效果非常顯著。清朝政府,沒有預料到民心思變,過於心切,導致需要按部就班進行的新政日期表,反倒成了招致大清滅亡的導火索之一。他們萬萬沒想到,大清會亡的那麼快。

尤其是攝政王載灃,每次民眾請願,政府都答應——你們說“新政”10年完成,太慢。那就改5年!5年還慢,那就3年!3年還不行,那就1年。誰知道,1年不到,你們要起義,這不按套路出牌呀?

當然,還有其他諸多原因,筆者僅列其一二,望讀者也看其他回答,多方綜合,相信對您的理解,大有裨益。


漫卷詩書


清政府的滅亡,不在於實力,而在於西方文明的衝擊帶來的人心的離散。列強的一次次侵蝕,一次次改革、一次次革命,一波又一波的新思想,人們對大清的封建的統治已經產生懷疑,人們要的是西方那樣的民主政治,包括統治者自己都對自己的統治產生了懷疑,所以他們嘗試了改革。過去幾百年靠儒家禮教建立起來的統治思想已經不管用了。早些時候靠儒家禮教薰陶出來的曾國藩、李鴻章,他們還是一心忠君愛國,竭盡所能維護著大清王朝的統治,可是到了在一波波新思想浪潮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逐步掌握走上政治舞臺,他們不可能再像曾國藩李鴻章那樣拼了老命來維護大清的統治。


所以辛亥革命一響,各省紛紛宣佈獨立。事實上,辛亥革命的那一幫革命黨的軍事實力根本不是北洋軍的對手,相對於早些年的太平軍,革命軍根本不值一提。可問題是當年有一心保大清社稷的曾國藩李鴻章,而現在掌握北洋軍的袁世凱可不像他的前輩們那樣對大清忠心耿耿。

事實上在那個時代,誰掌握了北洋新軍,誰就可以統治中國。清政府擁有北洋軍,可是他卻不是皇帝的,他是袁世凱的。袁世凱靠北洋軍把革命軍打得找不著北,可袁世凱卻藉機玩起來兩面派,手握當時中國最厲害的武裝力量,一面和革命黨玩議和,一面有用革命黨要挾清政府逼皇帝退位。於是乎,大清跨了。

是,東北是大清的龍興之地,可是當手握絕對軍事實力的袁世凱告訴你:“你該退位了,不然我就不聽你的話了”。你已經被架空了,請問大清拿什麼退守東北?

所以說,不要把推翻大清統治歸功於革命黨,真正推翻大清的是袁世凱,而他的目的不是什麼民主共和,只是為了政治投機攥取國家最高權力。教科書上講:“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我就呵呵了,請問不是袁世凱,你革命能成功嗎?

當然也不要因為袁世凱的行為促成了革命的成功,就僅僅把他定位為反革命。拋卻革命的成分不談,他和歷朝歷代通敵叛國,陰謀造反攫取最高權力的造反派沒有任何區別,和他最像的大概就是司馬懿了吧。不過司馬懿還沒有通敵,老袁可是通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