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行動是抑鬱自救一條好的途徑

堅持行動是抑鬱自救一條好的途徑

針對抗抑鬱的方法其實大家知道的已經很多了,可是我們看到一些人康復了,而一些人卻未康復。沒有行動或者行動了未堅持也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何時該行動?行動包括哪些?如何行動?又如何堅持?本文分享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

對於抑鬱症自救的途徑,我的看法是:方法再多,抵不過行動和堅持。行動+堅持才是自我療愈的唯一方法。

這裡的行動不僅僅指運動、飲食,其實也包括靜心下來好好休息、去醫院治療、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閱讀、認知調整,等等。總之,找到合適你自己的方法,並且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戰勝抑鬱。

逆境中,堅持行動

01

看到同樣的事物,每個人有不同的感慨。沒有所謂對錯,只是看的角度不一樣。有段時間看《阿甘正傳》給我幾個很深的感觸。

一群“聰明的傢伙”欺辱這個“傻子”,車在追,阿甘用腿跑,由顛跛—至踏躍—到奔疾!腳掌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啪啪”的響亮的吻,振奮人心,讓人忘乎所以,地表上的巨大背影正如他未來的甦醒--卑微,平凡,卻蔥茂得讓人不敢直視。他心裡默唸:“我要用我的腿跑遍所有我要去的地方。“

好幾次,有抑友問我:西西,我該不該強迫自己?對於這個問題,在群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要問我,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還是聽從你的內心:

如果你的內心真實的聲音是:我真的累了,我需要好好休息。那麼好好休息。(特別注意的是,抑鬱極期建議放下一切擔憂,好好休息,恢復能量。)

如果你內心告訴你:我很恐懼,我很害怕,我再這樣頹廢下去,我要完蛋了。那麼,請逼自己一把,要麼工作,要麼學習,要麼運動,要麼做你喜歡的其他事。一點點開始去行動。

不管做哪件事,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對你的未來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我曾經在群裡說過,抑鬱時我去醫院看完醫生之後,連續休息了三天,為自己找了各種藉口,什麼事都不做,為了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和內疚,我對自己說,我病了,需要休息。

三天後,我知道,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我只是在為自己找藉口,我需要起來行動。先由簡單的早晚跑到學習到工作,堅持慢慢地行動。

運動和飲食我堅持了3年多,有時候看到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懷孕後我加入了媽媽群,看到很多人孕期各種不適,而我自己直到孕晚期,沒有便秘,只有接近臨產前腳輕微水腫,血糖正常,血壓正常,每次檢查都沒問題,也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容易疲憊,甚至連孕晚期的睡眠都很好,我想這就是持續堅持健康飲食的結果。

孕婦群裡很多孕婦都容易焦慮,而且越焦慮越容易出現各種狀況。我跟倫倫說:我從來沒把懷孕當回事,照樣工作,照樣學習,正常飲食,bb反而更健康呢。倫倫在分析我康復的原因時說,

我康復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自制力和執行力強。

02

為什麼我沒有容易焦慮呢?因為我相信我自己,已經做得可以了。

整個孕期,我一直在學習,看到自己的進步。所以我無需擔憂產後的工作;

我一直在改變自己不良的認知,看到自己的成長。所以我愉悅,情緒保持得很好;

我一直堅持健康的飲食,每天各種食物的種類超過二十多種。所以我身體健康;

所以,我為什麼要焦慮呢?

不焦慮就是把你的現在做好,現在做好了,未來怎麼可能差?又何必要擔憂?

看到群裡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的身體,其實好幾次我都忍不住想說“你運動、飲食、改變作息習慣吧。”

與其擔憂不如去改變,雖然這個過程很長,但持續下去,你會看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其實,抗抑鬱的方法,大家基本都知道。可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康復,有些人不能康復呢?個人覺得與缺乏行動和堅持行動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 減少慾望,將需要進行排序

《阿甘正傳》中,阿甘在部隊看到戰友打乒乓球,於是問戰友如何才能打好乒乓球。戰友跟他說,盯著球就可以了。果然,“傻傻"的阿甘照著此方法打好了乒乓球,因為結緣於乒乓球,阿甘後面成了名人,被邀請參加了很多賽事。

為什麼阿甘第一次學習打乒乓球,就能把乒乓球給打好?當然這裡大家肯定會說:這是藝術。

其實,我認為這是可能的。阿甘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傻,傻到不會像“聰明人”那樣想太多,做就去做了,不想那麼多。

阿甘75分的智力,但把這75分作用到了同一個地方。

其實,抑鬱症患者大部分智商都很高。但是卻把智力分別用在了好幾個地方,而這幾個地方還是反方向作用的。

群裡很多人會感覺到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會覺得上班痛苦,怕自己能力不行,怕壓力;不上班呢,又怕沒錢,怕養不活自己,怕比不過別人......這些種種其實何嘗不是因為慾望太多?

前段時間在溫暖家園讀書群,有個群友說:很擔心公司把ta辭退。我回答說:其實你不要在乎他人辭退與不辭退你,安心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在乎他人看法,事情做好了,自然沒人辭退你。

回憶我抑鬱的導火索,也是因為慾望太多。當時,不把領導當一回事,然後導致得罪了領導,自動申請辭職。

三個月後,廣州的領導和北京總部的領導到我家附近找我,我記得還在馬場路那邊請我吃的飯,並請我重新回去上班。給的產品部老大職位、高薪、以及年終分紅,我答應了領導,可是最終由於愛面子,在回去上班那一天我跑了......

從此,我陷入了對過去無盡的後悔中,導致自己抑鬱了兩年。

從抑鬱中總結經驗,發現當時根本沒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完美,既要錢、又要權、又要面子、還要壓力小、自己時間多,而且這幾樣樣樣都重要,哪一樣都不能捨棄。

現在,我會把想要的排個序,做些取捨。當這些再次衝突時,我就知道只要沒動到最根本的需求,都可以捨棄。

再比如,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除了工作,還會把一部分精力放到領導會不會認可,會不會讚揚我的上面,結果自己過得很累。

而現在,我明白、也做到了,把所有得精力放在工作本身,不在乎領導的看法,反而工作做得更好,結果是領導自然也認可了。

當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到事情本身,就能把這件事情做好了,當事情做好了,我們要的自然也就能得到。所以,像阿甘那樣傻傻地只做一件事,也就沒有痛苦了。

  • 不急於要求結果,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每個人也許都會說。

我記得我抑鬱時或者說抑鬱前,倫倫總跟我說我不接地氣。

其實我那會根本無法體會什麼叫不接地氣,也其實不理解什麼叫活在當下。抑鬱康復後,我才理解什麼叫活在當下,也才做到活在當下。

03

那麼到底什麼是活在當下呢?我的理解:

1、遠期的目標

給未來的自己下一個定義,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說職場達到一個什麼位置?

但是這個成為什麼人,或者達到一個什麼位置是:清楚瞭解自己之後,根據自身環境確定的,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好,你就成為什麼。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寫的《抑鬱了,如何做到不在意他人看法》中寫的如何認識自己。

拿我自己來說,我說過從以前的我也想要成為一個CEO,人上人,而現在我知道,我的目標只是成為在互聯網產品領域的一個專家。

在我自己來看,至少目前這是我該做的。

跟倫倫討論過,也不是說我完全不會去創業,但是這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強求的事情。

我喜歡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我喜歡這工作中的創造力,但是我的性格,包括不喜歡束縛,不喜歡瑣碎的事情干擾,而且我的抗壓能力真的不強,其實我也挺怕吃苦的,而且創業需要的能力我也還不具備。

所以創業這個選擇至少目前不合適我。分析了很多人的創業歷程,我深深的知道:創業永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前些天,我跟歡歡說:“其實我抑鬱那會準備開店自創品牌做養生餐飲的,還看了好多店面,幸好啊,我當時沒做,不然真的虧死了。最近幾年都不想創業了,我覺得還是安分地工作比較適合我。”

某天晚上跟倫倫討論,我說溫暖家園其實還可以繼續發展的,還可以像以前一樣有周末的線下活動。但是這個我們自己做不了。

我們知道,按照以前的經驗,如果做線下活動,我們明白對群友的幫助其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更知道,等bb出生後,我週一到週五上班,週末我們要陪伴寶寶。所以,看看自身的環境,就該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也許有人說,我不知道我做什麼,我也不知道我遠期的目標是什麼?其實沒關係,先從小事一點點做,慢慢地就能找到信心,也能找到方向。那個時候,你就知道自己的遠期目標是什麼?

記住,暫時的迷茫是正常的,每個人或多或少經歷過迷茫。

2、中期目標

中期目標指的是近半年的目標或者說近一年的目標,中期目標是為實現長期目標而服務的。我之前在朋友圈說過我今年的目標。

比如,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專家,除了現有的互聯網行業經驗外,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所以,我就會制定看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經濟學、生物學、哲學方面的書籍。

目標的制定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也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做出。而不是受外界壓力影響而制定不切實際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和過於籠統的目標都等於沒有目標。

比如,我之前制定的孕期看50本書計劃,我是先根據我一個月的閱讀量和壓力情況來制定的,比較合理。

3、短期目標

當制定完遠期目標和中期目標之後,就可以制定短期目標了。

短期目標就是你每週或者每天的計劃了。

比如我會制定每週看哪兩本或三本書,為了實現每週的讀書計劃,我又會計劃每天看幾章。合理制定好目標之後,就會驅動你往這個目標實現的方向走。

目標制定好之後,沒有必要一天到晚盯著看。

目標只是指導行動,目標還受到很多未知因素的影響。

結果有可能你實現不了目標,但只要盡力了;也有可能結果比你目標要好很多,這可能助力於你自身能力的增強或外界環境給了你更多幫助;也有可能你剛好實現目標。

4、掃除雜念,做好此刻要做的事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掃除雜念,不要急於要求結果,也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純粹地去做事。

一開始可能很多雜念。

但堅持下去,你就能越來越專注,注意力越來越集中,效率也越來越高。

記得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為什麼你看書速度那麼快,看完後還能給大家講得那麼清晰?為什麼我看完之後什麼都不記得?是不是我記憶力不好啊。”。

我回答說:”其實不是記憶力的問題,而是注意力的問題,你的精力不集中,看書很多雜念,當然什麼都不記得呀。“。

當你有雜念的時候,停一下,觀察你自己在想什麼?然後進行調整,把自己拉回工作狀態中。

活在當下,靜下心來做好眼前的事,結果一定不會差。

活在當下,焦慮會減少,甚至因為你完全沉浸於在做的事情(心理學上說的“流”的狀態)完全感覺不到焦慮;

專注於當下,你會發現你所做的每一點都慢慢積累起來了,最後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信心,然後你就越來越有安全感。

行動吧,行動才是唯一的解藥。調整認知、減少慾望、活在當下—抑鬱症,豈有不好之理?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