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文:以作風紀律建設爲抓手 開啓法院工作新篇章

作風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內容。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新戰略,是一個重要的實踐總結和理論創新,標誌著我們黨對黨的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搞好人民法院的作風紀律建設,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是人民法院全面工作健康發展的核心問題,關係到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 始終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堅持嚴字當頭、一嚴到底,全面推進人民法院作風紀律建設,推動人民法院全面從嚴治黨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以新面貌新作風開啟新時代新篇章。

田立文:以作风纪律建设为抓手 开启法院工作新篇章

01

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人民法院的永恆主題

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的司法機關,其作風紀律建設是黨的作風紀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法院自身的作風紀律如何,關係到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關係到公平正義,關係到黨的形象,關切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乎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是確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前提,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應有之義。

(一)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黨的優良傳統。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基本歷史經驗。作風紀律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外在表現,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在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無論是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黨的作風紀律建設,尤其是每個重要時期和歷史節點,我們黨都會果斷決策,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及時修正自身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證明,只有堅持從嚴治黨,才能把黨建設好,並帶領群眾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要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一以貫之、堅定不移,繼續加強作風紀律建設。

(二)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敢於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提高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目的就是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黨始終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其工作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必須始終把審判執行工作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旗不能變、路不能偏,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人民法院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三)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人民法院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作風紀律是“立身之源”“幹事之要”“成事之基”。作風紀律關乎命運、決定成敗,可以說,優良的作風紀律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決定社會公信的核心因素。作風紀律不僅僅是黨員幹部的“個人行為”、一個單位總體素質的體現,它還直接關係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關係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在當前人民法院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新挑戰,良好的紀律和工作作風更是人民法院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嚴格的紀律作風做保證,不僅會貽誤工作,降低質效,還會影響司法公正,損壞司法形象,動搖司法權威,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進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多次強調,人民法院要加大正風肅紀力度,不斷改進司法作風,要全面加強紀律建設,以嚴明的紀律確保公正高效廉潔司法。人民法院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

2

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迫切要求

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是使命所繫、戰略抉擇。新時代新使命,人民法院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只有通過全面從嚴治院,把人民法院建設好建設強,人民法院才能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解決重大矛盾。

(一)新時代新任務要求人民法院加強作風紀律建設。首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對人民法院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與人民法院工作發展不平衡、保障群眾權益不充分、部分工作機制不健全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目前,各級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大幅上升,大量社會矛盾,尤其是深層次矛盾湧入司法領域,讓人民法院應接不暇,壓力倍增。為適應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司法為民的溫度,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這給人民法院提出了更加明確、艱鉅的課題。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發揮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用法治手段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優化資源配置、助推經濟轉型升級,這些更需要人民法院進一步更新司法理念、強化作風紀律、提升工作水平。其次,全面依法治國和司法改革深入推進對人民法院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帶頭厲行法治,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處處凸顯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人民法院處於司法改革和發展的關鍵階段,司法公開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力度不斷增大,對法官辦案的質量效率要求越來越高,這既為加強人民法院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也對人民法院建設提出了更高的作風紀律要求。

(二)新時代新問題要求人民法院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問卷調查顯示,92.9%的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比2012年提高了17.9個百分點。儘管從嚴治黨取得重大勝利,但所面臨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2018年兩會上報告,2017年,各級法院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幹警1011人,對1762名履職不力的法院領導幹部嚴肅問責;最高人民法院查處本院違紀違法幹警53人,各級法院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違紀違法幹警3338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31人。

數據不容小覷,形勢依然嚴峻,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面臨的風險挑戰存在長期性、複雜性、嚴峻性。一些組織和個人在涉及司法重大原則問題上態度曖昧、斷章取義,甚至個別律師和當事人在敵對勢力的暗中資助下“暗度陳倉”“裡應外合”,企圖製造輿論事件綁架司法。受這些因素影響,少數法院領導和幹警在黨的領導等方面還存在不少模糊認識。一些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總開關”常年失修,“四個自信”沒有築牢;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不忠誠的“兩面人”惡性難改;有的地方“四風”問題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

黨的隊伍和自身狀況發生重大而深刻變化。改革開放以後入黨的黨員佔黨員總數近80%;年輕黨員、幹部逐步成長起來,這些同志普遍學歷較高、知識廣博、朝氣蓬勃,為黨的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確保了黨的事業後繼有人,但也要看到,年輕黨員普遍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鍊和艱苦環境的考驗,對黨的歷史和黨的基本理論學習不繫統,對黨的理想信念宗旨理解不深刻,黨性錘鍊不足,同人民群眾感情不深,做群眾工作本領不強。

這些問題同樣存在於人民法院,青年法官作為法官隊伍的新生力量,優勢在年輕、專業基礎好、有熱情有活力,但有的青年法官自由渙散,紀律意識不強;有的青年法官存在工作經驗不足、國情意識不強、理想信念不牢、待人接物不得體等缺陷,為群眾工作的開展帶來障礙。人民法院面臨著空前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考驗將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影響社會穩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鐵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客觀形勢在倒逼我們大力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向縱深發展。

3

抓好四個關鍵要素是加強作風紀律建設的重要法寶

好作風就是凝聚力,好作風就是內動力,好作風就是執行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我們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就是要祛病療傷,激濁揚清,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人民法院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加強作風紀律建設,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抓好關鍵思想;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審判紀律,抓好關鍵制度;要堅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抓好關鍵規範;要堅持領導幹部作表率,抓好關鍵少數。

(一)抓好關鍵思想: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清醒是政治上堅定的保證。沒有正確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有正確的政治觀點,不可能有堅強的黨性原則,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作風紀律表現。政治立場是法院工作的重大根本問題,來不得半點含糊,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予以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根本保證,黨的建設是人民法院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人民法院事業發展進步的重要法寶。始終堅定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習近平總書記還將理想信念作為好乾部標準以及政法隊伍建設“五個過硬”的首位要求和根本保障。人民法院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納入幹警培訓、支部學習等的必修課、第一課,克服學習不繫統、不深入、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等問題,始終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人民法院作為政法機關,要重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教育引導廣大幹警堅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信仰。牢牢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刀把子”,必須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裡,必須時刻聽從黨中央指揮。這一點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必須理直氣壯講、堅定不移執行。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人民法院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深刻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和基本方略。要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法院正確的政治方向。緊緊依靠黨委領導推進法院工作發展。人民法院工作的發展,需要黨委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黨的領導是推進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堅實後盾,法院的一切工作都應當始終在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開展。堅持重大事項向黨委報告制度,要及時將法院重要工作、重大事項主動向黨委彙報,比如審判執行中的重大敏感案件辦理情況、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情況、開展各類重大專項活動等情況,以及在審判執行、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應主動向黨委、黨委政法委彙報,緊緊依靠黨的領導解決法院工作開展中的問題。

(二)抓好關鍵制度: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審判紀律。一要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所有黨的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總書記多次強調不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表現為“七個有之”,可謂直指人心、點中要害、入木三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們要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對於發生在身邊的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行為,法院領導幹部要敢於挺身而出,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制止的制止,該糾正的糾正,決不允許任何人拿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兒戲,堅決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法院系統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管理,對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幹警自媒體賬號要加強管理和監督。二要嚴格遵守黨的組織紀律。組織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黨 97年來櫛風沐雨、歷經坎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極其重要的保證就是紀律嚴明。人民法院黨員幹警一定要對組織襟懷坦白,在組織面前不隱瞞自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對黨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要有組織觀念、程序觀念,該請示的必須請示,該報告的必須報告,決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隱瞞不報,或者不如實報告、糊弄黨組織。要堅決服從組織決定,牢固樹立組織觀念,遇事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決不允許違規參與非組織活動,決不允許與組織討價還價或拒不執行組織決定,決不允許弄虛作假欺騙組織或對抗組織。三要嚴格遵守審判工作紀律。對人民法院來說,審判工作紀律是組織紀律的重要內容。

我們要加強審判工作紀律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幹警增強紀律意識,自覺遵守審判紀律規定,維護司法審判的嚴肅性。要健全審判工作紀律制度,嚴格執行干預過問案件的“兩個規定”,堅持任職迴避規定,嚴格管理贓款贓物、執行案款等,確保審判工作規範有序。要加強違反審判紀律查處力度,各級法院監察部門要強化審務督察,加強對違反審判工作紀律等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保障良好的辦案秩序。

(三)抓好關鍵規範:堅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審判權、執行權事關生殺予奪、是非黑白。對司法權運行的管理、監督和制約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課題,一些模糊認識必須得到糾正。一要正確理解和把握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係,強化上級法院對下管理監督力度。少數法院領導幹部錯誤地認為上級法院管不上、管不著,對上級法院部署打太極、打折扣、搞變通、拖延執行;上級法院對下管理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不敢管、不善管、不會管甚至不願管,有的同志甚至認為黨組領導和紀檢監察只針對本級,沒有對系統調查處理的權限,等等。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儘管在審判業務關係方面上下級法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但是我們法院領導幹部一定要有全局意識、大局觀念,站在全省乃至全國法院的整體形象來思考問題。在上下級法院黨建工作、紀檢監察工作方面,就是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一點要旗幟鮮明地講、堅定不移地堅持。上級法院黨組對下級法院在思想政治、紀律作風等方面有必要強化領導意識。二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對法官放權與加強監督制約的關係。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原則上取消了院、庭長審批案件制度,應當說對於提升審判質效產生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一些法院的院、庭長對如何進行審判管理監督缺乏準確把握,有的院、庭長對於加強監督管理認識模糊,缺乏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導致權責不清、工作停滯、管理缺位;有的地方出現了審判質量下降,裁判尺度不統一等問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取消院、庭長案件審批權,是“去行政化”,但不是“去管理監督”,強調院、庭長的管理監督也不是要回到案件請示審批的老路,而是要創新監督管理方式,加強對案件程序性事項的依法審核,強化審判綜合指導力度,切實統一裁判尺度。

(四)抓好關鍵少數:堅持領導幹部作表率。“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特點。人民法院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必須抓好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一個法院的風氣怎麼樣,幹警的精神狀態怎麼樣,關鍵在於“一把手”、在於主要領導、在於“頭雁效應”。 違紀違法案件的發生,問題雖然在下面,但是根子在上面、在黨組和“一把手”。

法院領導幹部要敢於亮劍、堅決清除法院系統害群之馬。法院黨組尤其是“一把手”,都要把主體責任實實在在地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敢於亮劍、敢於站出來說話、敢於表明態度,決不能當老好人、搞“愛惜羽毛”那一套,對違紀違法行為尤其是司法腐敗行為,要始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在查處違紀違法問題上決不能搞“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不能包庇縱容,要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決不姑息。要切實運用好執紀監督“四種形態”,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把監督執紀的關口和防線前移,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抓早抓小,防止小錯釀成大錯。

田立文:以作风纪律建设为抓手 开启法院工作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