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東南亞國家,都是如何實現獨立的呢?

大鳳115


二戰前的東南亞只有一個獨立國家泰國,其餘均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其中緬甸、馬來亞為英國殖民地,菲律賓為美國的殖民地,越南、老撾、柬埔寨為法國殖民地,印度尼西亞為荷蘭殖民地。

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的同時,發動了所謂的“大東亞聖戰”對東南亞進行了閃電進攻,幾乎佔領了整個東南亞,當然日本是為了東南亞的石油和橡膠,但是在客觀上由於日本對於東南亞的美英等西方殖民軍隊的打擊,卻也嚴重削弱了西方列強在東南亞的統治力量。

日本的夢想中的“大東亞共容圈”

二戰結束後,日軍撤離東南亞,西方列強的順利也遭到削弱,東南亞各國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

緬甸從英國手中獨立建國,馬來亞半島地區成立馬來亞,後來變成了後來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在這個過程中,英國的反應相對溫和。

菲律賓從美國手中獨立,菲律賓是美國在1898年通過美西戰爭後從西班牙手中奪取的,當時有託管協議,美國託管菲律賓,二戰後美國承認菲律賓獨立。

印度尼西亞在日軍撤離後,荷蘭軍隊捲土重來,妄圖重新佔領印度尼西亞,結果印度尼西亞民族解放武裝與荷蘭軍隊進行四年的鏖戰,最終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

柬埔寨、老撾、越南是越南的殖民地,二戰中被日本佔領,二戰結束後,法軍捲土重來,重新佔領老撾和越南,經過長期的民族戰爭,老撾和越南贏得民族獨立,尤其是越南,在擊敗法國之後,又繼續與美軍作戰到1975年,最終贏得了完全的獨。

越南軍隊進入攻克西貢


大東北的小豆包


近代,資源豐富而且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東南亞被西方所瓜分。法國佔據了所謂的印度支那(越南、柬埔寨與老撾);英國佔據著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美國佔據著菲律賓;荷蘭佔據著巨大的印度尼西亞。整個東南亞唯獨泰國,利用英國他法國之間的矛盾保持著獨立。


二戰後最早獨立的國家就是印度尼西亞。1592年,當時的“海上馬車伕”荷蘭帝國入侵了這裡,建立了所謂的“荷屬東印度”。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撤離以後印尼爆發了“八月革命”,建立了印度尼西亞。後來不斷與荷蘭發生戰爭,直到1950年建立了真正的共和國。

菲律賓在16世紀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後來美國與西班牙發生戰爭,西班牙被迫將菲律賓讓給了美國。二戰中,菲律賓被日本所佔據,日本扶持傀儡建立了“菲律賓第二共和國”,二戰後美國重新佔領菲律賓,1946年正式同意菲律賓獨立。

1824年開始英國不斷入侵緬甸,最終吞併了整個緬甸併入了英屬印度。1937年英國放鬆對緬甸的管理,同意緬甸人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然而之後不久緬甸就淪為日本的佔領區。二戰後,緬甸宣佈獨立,但仍舊實際被英國控制,直到1948年英國才承認緬甸獨立。

馬來西亞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主要由馬來亞、沙巴、沙撈越、新加坡組成。二戰以後,重新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馬來亞十一州、沙巴州、沙撈越州、新加坡正式組成聯邦,脫離英國。

東南亞各國中,越南算是最晚獨立出來的。法屬印度支那三國中。二戰後三國獨立,但柬埔寨被打過入侵,直到1953年才獨立;老撾在戰後先後被法國、美國入侵,直到1973年獨立;越南獨立後南北割裂,直到1976年正式統一。


澹奕


二戰後,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獨立的浪潮,東南亞國家也不例外。它們紛紛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實現了政治上的非殖民化,走上了國家獨立的道路。在這些國家中,越南、老撾、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亞通過武裝鬥爭取得了民族獨立。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在二戰結束後,分別推翻了日本的殖民統治,面對法國殖民勢力的再次來襲,三國分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越南通過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迫使法國最終從印支撤出。1954年7月日內瓦會議的召開,也使法國被迫撤出柬埔寨和老撾,三國相繼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與前三國不同,印度尼西亞主要面臨荷蘭、英國勢力的迴歸,最後在聲勢浩大的印尼統一運動下,1950年蘇加諾宣佈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成立。除了武裝鬥爭,還有一些國家是通過和平手段實現獨立的,如菲律賓、緬甸、馬來亞和新加坡。美國在1946-1947年間通過一系列美菲協定,如《美菲軍事基地協定》、《美國對菲律賓軍事援助協定》和《貝爾貿易協定》確定了兩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及美國在菲律賓的特殊貿易原則後,將主權移交給菲律賓。英國於1947年與緬甸簽訂了《英緬條約》,使緬甸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馬來亞也是通過與英國談判達成協議後,於1957年8月宣告獨立。新加坡則是從馬來西亞中脫離出來獨立而成。文萊獨立的時間較晚,50至70年代,雖享有一定自治權,但國防、治安和國防事務都交由英國管理,後通過與英國多次談判簽約,才於1984年宣佈完全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