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取名法,看看你喜歡哪個?

《論語》中的取名法,看看你喜歡哪個?

導語

古人取名講究:“文《論語》武《周易》。“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幾千年來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對個人修為有著極其重要的啟迪和幫助!《論語》中合適起名的字,一起來看看!

學而第一

本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謹信——“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

為政第二

政德——“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八佾第三

鬱文——“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翕純、徼繹——“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徼如也,繹如也。以成”。

素繪——“繪事後素。繪事後素”,意為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素”是白底,“繪”是繪畫。此名暗含人生哲學,人之初都是一張白紙,看你如何畫出賞心悅目的畫卷了。

從周——“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從周”本意是孔子說:“我主張周朝的(禮制)。”也可聯繫上下文理解,如《為政2·14》“君子周而不比”。此處“周”意為團結。

純如——“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這幾個“×如”意思都還可以。例如寫南京大屠殺書稿的已故作家張純如。

里仁第四

適莫——“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賢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遊方——“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貫之——“吾道一以貫之”。成語“一以貫之”即源於此,取始終如一之意,貴在持之以恆。例如日本平安王朝詩人紀貫之。

公冶長第五

君若——“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君道、恭、敬、惠、義——“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邦道——“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簡斐、斐然——“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安、信、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敏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是孔子向子貢解釋衛國大夫孔圉的諡號“文”的由來。話說筆者前上司的女兒就叫這個名字……

斯可——”再,斯可矣“。整章是說魯國大夫季文子每件事考慮多次才行動(“三思而後行”),對此孔子說:“想兩次也就可以了。”(“再,斯可矣”)。

斐然—— “斐然成章”。有文采的樣子。

雍也第六

敬簡、簡行、行簡、言然——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君儒、子儒——“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莫道、斯道——“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文質、然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其然——“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博約——“君子博學與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文彬——“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仁靜——“知者動,仁者靜”。此句緊接名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之後。

述而第七

文、行、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中的取名法,看看你喜歡哪個?

泰伯第八

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謂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煥文——“煥乎其有文章”。煥,光明之貌。

致美——“致美乎黻冕”。謂極其華美。

子罕第九

卓爾—— “如有所立卓爾”。成語“卓爾不群”,謂優秀卓越,超出常人。

如斯——“逝者如斯夫”。如斯,意為“像這樣”。譬如林語堂的大女兒,名叫林如斯。(林語堂有三女,長女林如斯,次女林太乙,小女林相如,名字各有千秋。)

思遠——“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鄉黨第十

顧言——“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怡如—— “怡怡如也”。怡然自得貌。

時哉—— “山樑雌雉,時哉時哉”。時哉,譯作“得其時”。

顏淵第十二

子諾——“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輔仁——“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明遠—— “……可謂明也已矣;……可謂遠也已矣”。明、遠,謂看得明白、看得遠。

子路第十三

如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君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中的取名法,看看你喜歡哪個?

憲問第十四

義然——“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其然——“其然,豈其然乎“。

季氏第十六

君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思——“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子張第十九

臣政——“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