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建築業對外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資金短缺,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擁有雄厚的資金和融資能力已成為能否贏得工程項目的重要因素。一些發達國家的大承包商憑藉其融資能力強及其政府出口信貸等的支持,在競爭中佔據十分有利的地位。我國對外工程承包企業融資能力普遍較弱,已成為承攬大型國際工程項目的最大"瓶頸"。

(1)融資渠道窄。國際上通行的項目融資在我國尚未開展,企業境外融資還面臨著很大的障礙;國有商業銀行一般不願向無抵押和擔保的工程承包企業提供鉅額貸款;我國政策性銀行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支持力度也較小。

(2)融資擔保難。國家設立的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規模小,而且使用資金的程序複雜、審批時間過長、支持範圍有限。

(3)融資成本高。據統計,大企業的融資成本一般在10%左右,一些中小企業甚至達到20%-30%。現在我國銀行對外工程承包貸款利率為3.8%,雖然低於國內其他企業貸款兩個百分點左右,但遠高於國際通行工程承包貸款利率。

2、面臨市場準入障礙和技術壁壘

我國在技術和法律方面仍未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國內的設計標準,設備材料標準自成一體,尚未與國際市場接軌。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實行專業執照或企業許可、人員註冊資格等制度,許多國家的市場準入條件和管理法規往往制約了我企業進入市場。國際服務貿易的標準化對工程承包商的資質要求和對服務的質量標準要求,將成為市場準入的新的技術壁壘。

3、企業自身能力亟待提高

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練,我國對外工程承包企業已具備了較強的施工能力和設計能力,且具有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但與國際大型工程承包集團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工程融資方面,我國企業資金實力不足、缺乏信用記錄和國際融資經驗;在施工技術方面,缺少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缺乏國際採購網絡系統和國際採購經驗;在進行成本控制,處理糾紛索賠等方面經驗不足;缺乏國際通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先進的工程項目計算機管理系統;缺少熟悉國際市場技術標準、操作規範以及市場運行規則的各類人才,包括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4、惡性競爭嚴重,經營秩序混亂

隨著越來越多的我國工程承包企業走出國門,企業之間相互壓價、惡性競爭現象更加突出。有的企業僅以中標為目的,不計成本和利潤,報價遠低於合理的價格水平。此外,低價競標可能導致業主擔心工程質量無法保證而拒絕授標,對中國工程承包行業造成惡劣影響。

5、安全和風險問題日益突出

當前,金融戰爭,貿易戰爭,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因素增加。突發事件和地緣政治動盪不安帶來的風險,給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