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我们看到,在人口聚集度已经很高的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东京、纽约依然在吸附人口。从这个观察中,我们隐约看到人口的聚集是没有止境的。不过,我们也要反过来问:过去人口是往城市聚集的,未来一定会这样吗?交通、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会逆转这一趋势吗?

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时候人们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完成交流。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慢慢成为很多企业的常备设施,很多人甚至可以远程上班,还需要拥挤在密密麻麻的城市里吗?虚拟现实常常可以以假乱真,真需要面对面交流的话,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发达的道路系统,人们可以很快见面。未来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那么未来城市聚集的趋势会不会逆转呢?

现实中的两个额外的考虑,使得人们希望城市聚集的趋势被扭转。一个是房价。现在大城市房价这么高,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希望能够逃离大城市,卸下沉重的住房负担。逃离北上广的声音,在每次房价上涨的浪潮中都会响起来。

第二个是城市的拥堵、污染、噪音等不太舒适的因素,使人们开始怀念“花园城市”的小镇生活,甚至“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觉得会逆转,有的人觉得不会,还有的人觉得中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中短期,大概十年二十年,城市肯定会聚集的,因为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长期看有可能城市会分散,因为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效率会越来越低,成本会越来越高,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太高。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小城市发展不受局限,机会和大城市是均等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解决教育、通讯问题,而且人类攻克了重大的疾病,因为医疗资源的聚集也变得不重要,城市作为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未来会有分散。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各种观点都有,我们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我们不妨从二个提问开始:

第一、技术进步不是第一次发生,过去也发生过,过去的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很显然是加剧了城市聚集的趋势那么,今天的新技术和老技术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第二、历史上,各种制度演化变革,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这个世界最基础的元素。从原始部落开始,他们进行物资交换时,往往事先交换酋长,然后才能交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公司之间交易需要签订合同;普通用户在平台购买产品需要第三方担保,夫妻结婚需要遵循婚姻法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基本的信息交换和建立信任。信息的处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如何产生。

人类过去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比如马车、火车、汽车、电报、电话,都是加剧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我们生活在大城市,是因为这里的文明化程度高,各方面的信任成本和沟通共识成本更低,让我们生活和工作起来更高效。倘若新的技术不仅不加剧聚集,还逆转聚集,我们就一定要追问,新技术和老技术到底哪里不一样?

今天,我们了一个不一样的希望,因为它在一个经济生态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需要把信任共识写进程序,这是怎样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我们在设计自己的命运!简直就像我们有个CRISP的工具,试图基因编码一样。就像人工智能在破解人脑上碰到的根本性挑战一样,区块链在设计人类社会共同演化出来的经济制度方面的挑战也将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因为它直接面对的是人性。只有在这个高度上理解Token,才能对我们面临的历史机会和挑战有足够的敬畏和真正的使命感,才能理解今天和昨天到底哪里不一样。

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在全球各地看风景,同时也随时在线工作。办公服务、个人身份或任何实物可以被数字化重新定义价值高效流动起来,公司等中心化的体制还需要存在嘛?根本没有雇佣关系,有的都是创造力在零成本高效交换。

反对者肯定会问,那么人还是人嘛,人几千年来都是群居的,见面的体验何等的美妙,是用技术无法替代的。

如果你的荷尔蒙、感知感官都可以被技术赋予呢?事实也是如此。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被传颂了二千五百多年的老子哲学观点,解释的就是世界万物终归顺其自然。

而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反自然。听起来很恐怖,但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只是在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