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難:我與物業的哪些事

關於自主辦物業的開始

自從銅佳物業停止物業服務後,儒風苑小區處於無序和髒亂差的境地。這時候,許多業主期待物業的恢復,我一個,還有林勝修、黃新民、錢昭俊幾個人決定一試,那時候頭腦簡單,只想到大家都想有物業,一定會支持。

於是,我們利用一個星期,一個單元一個單元跑,一家一家敲門。有的業主非常支持,有的業主持觀望、懷疑的態度,有的業主反對,有的業主根本不給我們開門。儘管如此,我們總算到得了70%以上業主的支持。

接著我們學習與物業有關的法律法規,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同意,嚴格按照程序召開業主代表大會,成立了業主委員會。我當了主任,三年來業主委員會成員包括單元樓長,沒有得到一分錢報酬,一年只有一瓶價值60元的食用油,錢都是好心的業主看著我們辛苦工作贊助的。

我當了三年業主委員會主任,我對小區種菜實行了零容忍,我拔了有的人辛辛苦苦種出的菜,對在小區門口不聽勸告擺攤買肉,我到業主家裡做工作。對不按規定出入,堵塞道閘的行為我罵了人,對將車停在化糞池上和堵塞通行通道的行為我也罵過人。我沒有得過任何利益,也沒有得到過任何表揚,甚至有的領導還有看法,認為我當了這個業主委員會主任,分散了精力,影響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我都不在乎,我做事,不是為了得利益,不是為了得表揚,不是為了某個領導喜歡。我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喜歡做老百姓盼望我們去做的事。

業主委員會換了一次屆,進進出出,許多人明白了其中的滋味。所以,如果以後,誰想搞物業,誰想當業主委員會主任或者成員,你首先得破除賺錢得利的想法,你必須要有奉獻的精神,必須面對責難與不理解,做到無怨無悔。忠告!

天下第一難:我與物業的哪些事

關於制度管理我們的路還遠

許多業主認為,小區物業管理需要制度。言下之意,我們沒有制度。這是一種誤解,我特別重視制度建設,不信大家可以去門衛室看。但是,正如我們國家的法律,許多的事,不是沒有法,而是有法不依,有法難依,執法不嚴,執法難嚴。

我們門衛工資低,1400元一個月,根本就請不到高素質負責任的人。我對他們執行制度的第一條,就是保證人身安全。除了給他們上保險,我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一旦出了人身安全,那無底的費用,誰能夠出?怎麼出?即使這樣,我們一些業主十分不理解門衛的管理,親戚開車來了,不讓進,他罵人;打麻將的來了,不讓進,他罵人。為此發生過兩次砸道閘,三次沖壞道閘的事,雖然都報了警,最後都不了了之。我們一些業主將通行卡轉給自己的親戚朋友,甚至是拼車的,自己卻不用卡,道閘開慢了,都罵人。

所以,要實行制度管人,首要的是要有一批遵守制度、敬畏制度的人。而這條路還有很遠,國家的法律尚且存在執行難的問題,我們小區的自治,強行談制度,其難度有多大,不是業主委員會一個自治組織所能夠解決的。

關於收回物業的那些事

成立業主委員會之後,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收回物業。由於小區業主拖欠銅佳物業的物業費,他們不願意交出物業。雖然事情在情理之中,但我們認為是兩個法律關係,他們可以走法律途徑追討物業費,卻不能以此不移交物業。

那些日子我和林勝修、錢昭俊多次跑建設局、房管局,多次與銅佳物業談判。雖然有關部門明確了門衛室和物業管理用房所有權歸全體業主,應該移交,但真正的移交卻非常困難。

在這種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先行恢復物業再說,我們把事情做好了,讓領導看到了,我們再在適當的時候提意見。這一招還真靈,儒風苑的物業恢復了,而且有模有樣,引起了社會的好評。有一次,我向當時的劉學松副縣長彙報了小區物業情況,劉縣長說他會來看一次,後來,他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真的來了小區,我們當面彙報了物業收回的困難,劉縣長現場辦公,我們物業用房才真正拿到了鑰匙(至今我很感激劉學松副縣長,一個幹實事的人)。

以後,小區有許多業主提出要租那個物業用房,我都沒有同意。理由很簡單,收回那間房的時候,建築商提出願意用三個車庫交換那個物業用房,就說明了它的價值。如果我同意租給一個人,一旦物業停止,這間房就有可能轉化為私人的。所以,即使有一天我們不搞物業了,物業用房和門衛值班室,我們會把它的管理權移交給花園社區,這樣以後再恢復物業,也不會出現扯皮的現象。

建立和諧的鄰里關係哪些努力

今年漲洪水,一棟地下車庫被水淹達2米。小區只有我、王芳、馬中生、一位劉老哥還有一棟的王華,再就是我們志願者吳勤、羅勇、劉志國,在那裡疏通化糞池。十分感謝四棟的劉和庚贊助1000元,購買了兩臺抽水機。其它的人,特別是一棟的人,就象與自己毫無關係一樣,從我們身邊經過,不聞,不問,不看。

這樣我意識到,建設小區健康向上的鄰里關係非常重要。我在小區成立志願者服務隊,帶領導大家拔草搞衛生,成立戶外驢行隊,就是想通過搞活動,讓鄰居們都認識,通過認識增進友誼和感情,而不是相鄰而居,老死不相往來。我在小區建立儒風人家微信群,就是讓大家能夠在一個共同的地方,說說話,發發紅包,彼此之間多一份真誠與快樂,讓大家有家的感覺,有遠親不如近鄰的感覺。在這個群裡,只要是正能量的東西,我都持點讚的態度,比如投票的問題,能夠參選一些有益的活動,小區多出幾個“名人”對小區只有好處。我們這個社會,我們多為正能量點贊投票,陰暗的東西就會大大減少,我們就會生活在陽光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成立小區志願服務隊,貝貝幼兒園園長也是業主委員會成員林萍慷慨贊助了紅馬甲,我們穿著紅馬甲在小區義務服務,就是要倡導一種精神,一種正能量。它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有40多人加入進來,還有許多業主表示,以後只要是小區志願服務,我們都參加。但是,還不夠,我又成立小區舞蹈隊,我自己出錢為舞蹈隊安裝鏡子,要為她們拍專題片進行宣傳,將來還要代表小區去演出。如果可以,我原來的計劃還要成立小區跑團加入銅鼓跑團,成立籃球隊、羽毛球隊、老年人太極拳隊,通過成立這些隊伍,讓我們成為真正的鄰居,把小區正能量營造成來,小區的物業就會走向健康的道路,就會出現真正的“小區是我愛,關心愛護靠大家”的局面,小區的物業就會走向正常化,拖欠物業費的現實才能夠真正地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