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體要關停了

在智能手機尚未火爆的年代,最受大家歡迎的社交產品便是PC端聊天工具。只是長江後浪

退前浪,這些工具發展到今天,不可避免的面臨淘汰的局面。

就在近日,曾經風靡一時的 PC 端聊天工具雅虎Messenger(雅虎通)迎來了它的最終結局。

比QQ還要老

7月17日,即時通訊軟件雅虎Messenger按照規定宣佈關停服務,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針對用戶的數據處理,雅虎提供了6個月的緩衝期。據瞭解,用戶可以登錄Yahoo ID後進行認證,並選擇下載聊天記錄。

在上個月之時,雅虎就已經宣佈會在7月17日關停雅虎 Messenger。儘管是在意料之中,但它的關停,還是引發了很多網友的感慨。畢竟這款成千上萬人使用了十幾年的聊天工具,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

對於00後而言,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熟悉雅虎Messenger。實際上,這款軟件誕生的時間比QQ還要早。

眾所周知,雅虎是PC互聯網時代的霸主,是美國著名的門戶網站。所以在1998年,雅虎就已經敏銳的嗅覺到了用戶的需求,適時推出了雅虎Pager。這個時間節點,比1999年推出的QQ還要早。到了1999年,雅虎Pager才更名為雅虎Messenger。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作為互聯網第一代即使通訊軟件,雅虎Messenger必然有它的特別之處。依託於雅虎郵箱所帶來的流量,它最早推出的聊天表情、語音聊天室、超級視頻等功能,深受用戶的喜愛,並推動著即時通訊的發展。

2007年之時,雅虎Messenger的市場佔有率曾位列美國即時通訊市場的第一名,全球的用戶日活數量超過5千萬人。

儘管相對於現在並不算是一個大數字,可從當時的市場來看,五千萬的日活可以與微信相娉美。當時光來到2009年,雅虎Messenger更是來到人生中的巔峰,用戶達到了1.226億。

但互聯網江湖總是如此多變,花開之後便很容易迎來花落。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雅虎Messenger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衝擊。

產品步入中年,時代卻在變化

正如我們所見,雅虎Messenger是一款依靠於PC端的社交軟件。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其已經開始漸漸喪失優勢。再者,MSN、QQ、WhatsApp、Snapchat和微信的崛起,進一步瓜分市場。

而原本就已經沒有亮點的雅虎Messenger,根本就沒有了競爭力,從而導致用戶的進一步流失。

說到底,還是時代在變化,產品卻沒有適應大家的要求。縱觀社交工具的歷史長河,曾經爆紅的產品都有非常強的吸引性。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Yahoo Messenger二十年發展史

具體是指,當週圍的人都在使用同一款社交軟件後,後續就會有用戶不斷加入其中,形成很強的用戶粘性,促成一款超級社交軟件的形成。

而這一切的源頭,還是產品本身要有足夠的吸引力,再把用戶充分調動起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就連雅虎自己也在官網上表示,隨著通信應用市場不斷髮生變化,雅虎需要開發、引入其他更加令人激動的通信工具,更好滿足用戶所需。即使深知這一點,摸清楚用戶的習慣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目前,雅虎正在開發一款名為“雅虎松鼠”聊天產品,還處於內測的階段。可要重新撬開社交軟件市場,恐怕也不容易。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放眼全球,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和Messenger已經成為幾十個國家老百姓最為常用的聊天工具,line則是主導日韓市場,蘋果iOS系統本身就捆綁了iMessage。中國市場就更加不用說了,國民級軟件微信是每天大家都會打開的應用。

事實上,雅虎Messenger關停並非個案。在這波時代大潮中,倒下的可不止雅虎一個。

那些已經遠去的社交工具

就像那些年錯過的愛情,社交工具的黯然退場總是在我們不經意中發生,給我們留下一份甜蜜又悲傷的回憶。

就拿飛信來說,曾經因為可以與移動用戶之間,無限發送免費短信,加入多方語音通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風靡全國。小米的米聊則比微信還要先誕生,搶佔了先機。除此之外,QQ在去年8月6日關停的朋友網,也是大家都追捧的社交應用。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而在互聯網時代的早期,MSN也曾經是白領階層以及高校大學生必備,是洋氣的代名詞。

這款由微軟開發的軟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深受一大批用戶的喜愛。只是和雅虎Messenger所面臨的問題如出一撤,微軟在2014年10月之時,正式停止對MSN服務,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主動告別互聯網的知名社交軟件。同時,近日微軟也宣佈Skype 7.0 經典版將於 9 月 1 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這款比QQ還要“老”的軟件要關停了

朝夕共相處,好景卻不常在。

在成功者鮮花與掌聲的背後,許多應用都是以曇花一現的姿態呈現,爾後又被我們遺忘在角落。不管怎麼樣,隨著用戶習慣的不斷改變,想要在市場立足,產品還是要趕緊調整姿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